(共4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导入新课
在我们中国江苏省有一个村被誉为“中国天下第一村”?当年这个村就是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成为“天下第一村”,那么,我国的改革开放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最先从哪个地方开始?是先人城市还是先从农村开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 8 课
经济体制改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聚焦新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聚焦学习目标
壹: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贰: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叁: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二: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一:1976年,安徽凤阳县犁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土地归公社所有,社员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却出现“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
——改革前的小岗村
1、改革前的农村状况——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集体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三:“干不干,三餐饭”“做多做少,一样吃饱”,甚至出现了“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的现象。
——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建立之初的供给制》
每临秋冬时节,小村家家闭门堵户,老幼相携,在他乡乞讨。1967年1月至2朋22日,凤阳人口外流9900人,至3月18日,达到18000人之多,大部分去南京及苏北。——摘编自凌志军《1978历史不在徘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改革的序幕: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从此揭开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这份“生死状”揭开了农村改革,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的 权利、责任、利益。
权利:分田到户
责任:保证国家集体的
利益:剩下全是自己的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搞“大包干”的农民合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开始富裕起来。
依据材料分析小岗村的变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材料: 1979年秋天,小岗生产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6 万多公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粮食产量总和。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人均收入由22元升为400元。
不变
生产方式
土地公有制
分配方式
由统一劳动变为自主经营
由统一分配变为自负盈亏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
制度
生产力提高
变
生产
关系
小岗村的变与不变
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实施:
(1)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目的: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意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年份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 110口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 115口 132300斤 800斤 200元
小岗村改革
前后比较:
思考:以上数据说明小岗村改革效果如何
材料:大包干后,群众干活“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一个比起一个能”、“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相关史事
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推广:
结果:
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普遍实行。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1984年中华人民共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发展 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年代 工业总产值(亿元) 粮食总产量(亿千克) 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量(千克) 农民人均收入
1978年 71.1 74.13 314.5 113.3
1982年 129.0 96.65 350.0 157.7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发展。
原因:
结果: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兴办乡镇企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4.农村乡镇企业: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2.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华西村是江苏省江阴市闻名全国的富裕村、文明村。搞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华西村的特色所在。
华西村从当初负债2.5万元起步,如今固定资产30亿元,拥有村办企业58家,2003年工业销售收入约达200亿元,农业只占工业的万分之一。2000多名村民,每户配备了小轿车,每家建起了400平米以上的别墅,年人均收入8000美元。最穷的村民家存款50多万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事件 核心内容 意义
土地改革 (1950-1952) 地主私有 农民私有 解放生产力开辟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合作社 (1953) 私有制 公有制 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1958) 一大二公 挫伤积极性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1978) 土地公有 包产到户 自主经营 调动积极性
农业大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岗村
生产责任制
1978年
尝试
发展
1983年
推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深化
兴办
乡镇企业
步骤:
解决农民温饱
让农民富起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二:那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材料一:(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
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思考:要想打破这种僵局,就必须怎么办?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获得了解放,但当时城市里的国有企业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2: 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我们都想干一番事业……然而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我们最大的烦恼……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冒昧大胆地向你们(省委、省政府)伸手要权”要的是什么“权”?这一“权”如何实现的?
①国家管的太多、太死;企业没有生产自主权,企业缺乏活力;工人劳动积极性不高。
②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③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经营责任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 改革在农村取得了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时间 1984年10月
3.会议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4.指导文件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以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5.主要措施:
前后对比 所有制结构 职权划分 分配方式
经济体制改革前 单一公有 政企不分 平均分配
经济体制改革后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7.影响:
影 响 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
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使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具体表现 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种购物票
改革前由于商品溃乏,只能实行计划经济,买东西还要凭票购买;
思考:为什么要凭票购买?
改革前由于商品溃乏,只能实行计划经济,买东西还要凭票购买;改革开放后,商品多起来了,还需要继续凭票购买?那该怎么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提出: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2年,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四大
1993年中共十四三中全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前后对比 改革前 改革后
制度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方式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配置
特点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 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推动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作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前由于商品溃乏,只能实行计划经济,买东西还要凭票购买;改革开放后,超市商品琳琅满目,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2021年10月16日00时23分发射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改革
城市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放国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课堂小结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堂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堂练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从中获得了( )
A. 土地所有权 B. 土地自由买卖权
C. 生产分配自主权 D. 加入农业合作社权
中国实行对内改革首先是从( )开始。
A. 农村 B. 城市 C. 行政机关 D. 事业单位
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私有企业改革
C. 大中型企业改革 D. 小型企业改革
当堂检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
A. 农业互助组 B. 农业合作社
C. 人民公社制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 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当堂检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