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黄河颂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黄河颂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8 14:4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黄河颂
一 、单选题
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B.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C.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D.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2.下列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赞美人或事物的歌曲或诗文)
B.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指弯弯曲曲地延伸)
C.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这里比喻精神的城防)
D.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3.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C.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D.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4.下列对《黄河颂》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并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B. 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C.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长句为主,兼以短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D. 诗中综合运用了呼告、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热情歌颂了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更好地展现了黄河的气势及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哪怕找不到大海,也要迈出寻觅的脚步;哪怕脚印被掩埋,也请珍惜走过的路。
B. 我市今年举办的旅游节,融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异彩纷呈。
C. 明天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
D. 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6.(2019四川南充陈寿中学第一次月考改编,6)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流出了______,流出了_______。
A. 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
C.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
D.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7.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B. 你一泻万丈,皓皓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榜。
C.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D.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8.下列诗句朗读时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 我/站在/高山之巅
C. 掀起/万丈狂澜 D.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9.下列画线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澎湃(pài) 发源(yuán) 屏障(zhàng)
B. 浊流(zhú) 流泻(xiè) 构筑(zhù)
C. 哺育(bǔ) 山巅(diān) 劈开(pī)
D. 体魄(pò) 宛转(wǎn) 扮演(bàn)
10.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般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叹惜自己挣钱太少就是羡慕别人赚钱太多,可苏拉底在逛完市场之后,却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啊!”
B. 在农村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束手无策,胆大的就盲目操作造成用电事故。
C. 沪昆铁路横穿高安并设立火车站,交通将迅速发达,吸引着海外投资商纷至沓来,不久的将来,高安将跻身于中等城市的行列。
D.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站在山顶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B. 人是社会之本,人的素质如何,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C. 写字练习进入汇川区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 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12.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张华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B. 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C. 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
D. 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马医生说:“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二 、综合性学习
13.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中华文化。学习了《黄河颂》一文后,班级开展“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
⑴活动一:【探寻黄河文明】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籃,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那里有流传很久的历史故事,有古老的战场,这些都是黄河文明的见证。请你跟随班级一起感受黄河文明,列举黄河文明的历史事实。(各列举一例)
历史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黄河的古战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活动二:【传承黄河文化】
黄河不仅有古老的文明,还孕育了中华文化,许多
成语、俗语、歌曲、古诗词都与黄河有关,请各列举一例。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
歌曲: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活动三:【保护黄河母亲】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然而人们对其近乎漠视的污染和掠夺威胁着这条母亲河的健康。保护母亲河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黄河严重的生态危机,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
三 、诗歌鉴赏
14.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也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
啊!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副歌)
震天的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鉴赏要点
《五月的鲜花》与《黄河颂》在思想情感上是贯通的,读过这些诗,我们心潮里汹涌澎湃的韵律是一致的。
问题探究
⑴怎样理解此诗的主题?
⑵你认为哪些句子是全诗的核心句?
⑶你还读过哪些爱国诗篇?试举一例。
四 、文言文阅读
15.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果不得见。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质于邯郸 质:
王信之乎 信:
去魏也远于市 去:
愿王察之 察:
(2)由文中的故事,后人概括出一个成语“三人成虎”,它比喻 。
(3)庞恭对魏王讲“三人成虎”的故事有何用意?
庞恭从邯郸返回,得不到召见的原因是什么?
五 、现代文阅读
16.
又临黄河岸
①不知为什么,每当看到黄河,我的眼中就会渗出热泪。
②大约是少年时候的记忆老盘旋在我的心里吧!那时,日寇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俯冲的敌机,飞落的炮弹,爬满火车顶的难民……我被大人们塞进闷死人的车厢,暗夜中逃过黄河。在渭水之滨的山村里,我捏紧小拳头,眼里闪着泪星儿,跟流亡的大学生们学唱那首悲愤的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③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才第二次看见黄河。火车北上,欢腾地驶过新生的中原。当列车员告诉乘客们,火车就要跨过伟大的黄河的时候,我急忙把前额贴在车窗上,看浩荡的浊流沉着而有力地漫过大地。一瞬间,我的眼睛润湿了,我胸中涌出了那首崇高的歌:“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④大前年的秋天,我去访问呼和浩特。好友邀我一道去登大青山。汽车盘旋而上,窗外掠过如花的红叶和挺秀的白桦树。一路上,好友给我说了好些抗日战争时期蒙、汉人民并肩战斗的故事,那昔日的厮杀声和马蹄声,犹在耳边。车停在山巅,他遥指苍莽的土默特平川,深情地说:“看,黄河!”可不,远处不就是我久违的黄河吗?像一根不见首尾的丝带,云中而来,雾中而去,千回万转,把我的无尽思绪缠入过去,引向未来。
⑤去年夏天,我又临黄河岸不是在北方,而是在四川的若尔盖大草原。
⑥谁都知道,四川省属于长江流域。可粗心的人们不曾留意,这巴山蜀水,却也属黄河的版图。黄河,这万水之父,来自巴颜喀拉山,奔过青海高地,急转直下,轻轻地擦过四川西北的边缘。
⑦我来到若尔盖的辖曼牧场,一下车,就央告牧场的同志,快带我去看看黄河。于是备马置鞍,牧场的副场长求吉同志,热心地伴我同行。
⑧马蹄溅溅,踩过一条小溪。前面是一大片数千亩的人工草场,种植着披碱草、燕麦和紫花苜蓿。求吉告诉我,眼下这寂静的草原,也曾有过一番沸腾的景象:为建设美好家园所激奋的牧民们,用拖拉机的队列翻起了亘古以来沉睡的处女地,播下优良草种,造就了这草原上的草原。正是由于近年来他们狠抓草原建设,牲畜才摆脱了靠天吃草、夏足冬欠的困窘,更快地繁衍起来。
⑨看四处,牧草高及马胸,繁花美似彩毡。这是草原牧民用辛勤的汗水描绘出来的美景。肥美的牧草,让马儿走到这里,也只顾着埋头吃草,却把我们搁在马鞍上。我想着心中的黄河,于是扬起马鞭,马儿跃过沟渠,直奔一带浅山。
⑩求吉先登上山头,他翻身下马,欢叫着对我招手:“快,快来看!”
啊,黄河,我又一次,又一次看到了你!
千里草原上,从天地相接的远方,迂回曲折,慢慢悠悠地走来了黄河。没有奔腾的激浪,没有啸叫的怒涛,安详、舒展而从容不迫。这里河面不过百十来米,两岸像刀削般整齐,那深沉的河水,呈现着淡淡的绿色,清晰地映出白云的影子。黄河,似乎在沉思,在暂时地歇息,在默默地积蓄力量,在期待着明天的奔腾……
是这样的吗?黄河!此时此地,你多像今天的中华民族。我们黄河的子孙们,经历了多少苦难和欢欣、黑暗和光明、失败和胜利……空前浩劫的十年,把我们民族的元气几乎耗尽,留下了贫穷、迷惑、创伤和艰辛。哀叹吗?不!那是弱者的声音。我们需要的是智慧的目光,是积淀的力量,是飞机起飞前的滑行,是健将跳高前的一顿……正如这黄河的沉思、歇息、积蓄和期待!
沿着黄河岸,我和求吉并辔而行。黄河在草原上流着,也在我的心上流着。这沉着而有力的洪流,冲去我胸中的痛苦和哀伤。我不由得昂奋而自豪了。啊,我们伟大的、多难却不败的中华民族呀,纵然是身负贫穷落后的重荷,纵然是步步艰辛,但却更加紧密地团结着、凝聚着无尽的力量,坚韧顽强地向着光明、富足,向着最美好的未来走去!
哦,我的眼中又渗出了热泪。我的心中颤动着昔日和今日的颂歌:啊,黄河,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伟大坚强!
(有删改)
【微词典】苍莽:指无边无际的样子。 苜蓿(mù xu):俗称金花菜,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 亘(gèn)古:整个古代。
⑴文中写了作者的三次流泪,表达了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次数 地点 流泪原因 内心情感
第一次 山村里 ① 悲愤痛苦
第二次 火车上 想到祖国获得新生 ②
第三次 黄河岸边 ③ ④
⑵第⑨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上文所写的______________,引起了下文所写的______________。
⑶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远处不就是我久违的黄河吗?像一根不见首尾的丝带,云中而来,雾中而去,千回万转,把我的无尽思绪缠入过去,引向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啊,黄河,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伟大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真挚的感情,感人至深。请结合第③段或者第 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正确的节奏划分应为: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2.【答案】D;
【解析】“一泻万丈”在句中形容黄河水流迅速。
3.【答案】C;
【解析】C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而其他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答案】C;
【解析】 应是“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

5.【答案】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D.问号应在引号内。故D不正确。
ABC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从历史发展演变的时间角度来理解此题。自然环境(“黄土地”)是先形成的,人类(“华夏儿女”)是后出现的,有了人类才会有文化(“黄河古文化”)。
7.【答案】B;
【解析】皓皓→浩浩,榜-→膀。
8.【答案】D;
【解析】D项诗句朗读时停顿有误。改为: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谓语部分与宾语部分划开。故选D。
9.【答案】B;
【解析】考查字音的识记。B.浊流(zhú)-(zhuó),ACD三项正确。故答案为B。
10.【答案】D;
【解析】A项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琳琅:精美的玉石。符合语境。
B项束手无策:遇到问题,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策:办法。符合语境。
C项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符合语境。
D项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不合语境。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A项用词不当,将“山顶”改为“山峰”;C项句式杂糅,删去“目的”或“为了”;D项句式冗杂,删去“还有”或“也是它的来源之一”。故选B。
12.【答案】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口语表达是否合理的辨析能力。口语表达是语文的常考题型,与人交流语言要委婉,礼貌用语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身份,而且有利于相互交流,所以在交往时,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A项“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应改为“家父”;B项“不耻下问”是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用法错误;C项“有幸”使用不礼貌。故选D。
【答案】(1)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巨鹿古战场、官渡古战场。
⑵成语:中流砥柱、河清海晏。
俗语: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跳进黄河洗不清。
歌曲:《黄河大合唱》《黄河颂》。
古诗词: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⑶(示例1)今天你把垃圾倒进黄河,明天黄河把你的人生冲进大海!
(示例2)污染水源,等于自断后路!;
【解析】(1)活动一:所写的历史故事和古战场与黄河有关即可。
(2)活动二:此题主要考查和黄河有关的成语、俗语歌曲、古诗词,重在积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3)活动三:广告语要紧扣活动主题,要有感召力,突出保护母亲河的要旨,给人以启迪即可。
14.【答案】(1)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能力。由诗歌内容可知,这首诗是“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
(2)本题考查对主旨句的理解。“震天的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一句表达了抗敌的热情斗志。
(3)本题考查对爱国诗歌的积累。
答案:
(1)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
(2)震天的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3)示例:岳飞的《满江红》等。;
【解析】
《五月的鲜花》曲作者是阎述诗。阎述诗家在东北,从小就喜欢音乐创作。1935年,光未然在报纸上发表了一首小诗,阎述诗受到了诗歌的感染,想起自己在参加学生运动时的情景:敌人用刺刀阻止同学们的脚步,许多人付出了鲜血的代价,但大家仍然情绪高涨,没有一点退缩…他激动地提笔为这首诗谱了曲,当晚就交给大家,并很快成为鼓舞情绪的“战地”歌曲。这首诗,就是如今大家熟悉的《五月的鲜花》。
回答本题,注意结合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感情,注意字词的准确运用。
15.【答案】(1)做人质;相信;距离;明察.
(2)谣言或流言反复传播,足以惑乱听闻。
(3)提醒魏王应明察秋毫,勿听信流言。
(4)魏王听信谣言,认为庞恭不忠。;
【解析】(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注意“质”是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做人质。
(2)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流言反复传播,足以惑乱听闻。
(3)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分析即可。根据文中的“愿王察之”可知庞恭对魏王讲“三人成虎”的故事提醒魏王应明察秋毫,勿听信流言。
(4)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文段讲的是一位大臣举例提醒魏王,应明察秋毫,勿听信流言,但最终魏王还是听信谗言,远离了忠臣的故事。庞恭从邯郸返回,得不到召见的原因是魏王听信谣言,认为庞恭不忠。
16.【答案】⑴①想到国土遭到日寇践踏(人民颠沛流离)【条】②兴奋激动【条】③想到历经磨难的祖国正走向美好未来【条】④昂奋自豪【条】;
⑵①草原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 ②看到黄河的情景;
⑶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河比作“不见首尾的丝带”,形象地写出了黄河蜿蜒绵长的流动之形;又用“缠”和“引”将黄河“云中而来,雾中而去,千回万转”之态与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畅想巧妙地结合,表达出作者的无限感慨。
②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两个“伟大坚强”连用,热情赞颂了黄河的品质,表达了对中华儿女的赞颂和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的欣喜之情。;
⑷示例一:第③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火车行驶时的“欢腾”,描写“我”看黄河时“急切”的样子,间接地写出了祖国脱离战争之苦,获得新生,表现了“我”的兴奋、激动之情。最后一句引用《黄河颂》中的句子,将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直接、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获得新生后的中华民族的赞美之情。
示例二:第 段通过议论,写“我们黄河的子孙们,经历了多少苦难和欢欣、黑暗和光明、失败和胜利”,揭示了中华民族的曲折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祖国会更美好的信心。;
【解析】⑴ 点拨:本题属于概括分析题。根据表格中提示的地点,先确定答题区域,然后寻找关键词句概括回答。如第一次流泪在第②段,抓住当时的社会环境——国土被日寇践踏思考。其他两次流泪分别是在第③④段和第⑤— 段,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⑵略

⑶ 略

⑷点拨:本题属于效果作用题。第③段从修辞入手,第 段从表达方式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