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9 09:3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3课 土地改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理解公民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道德修养: 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过程
法治观念: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健全人格: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责任意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调查、搜集与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纲领:秦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宋——“均贫富,等贵贱”;明末——“均田免粮”;清代——《天朝田亩制度》。这些材料反映出农民斗争的愿望是什么?
关于这方面,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我们一起来探究:土地改革。
新知导入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民犹饿死。
农民辛勤劳作却极度贫穷,原因何在?“农民犹饿死”的根源是什么?
目标导学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新知讲解
住的是……
农民被迫卖儿卖女
被迫逃荒要饭的农民
史料1: 农民老李在1948年过的是这样的生活:没有属于自己的耕牛农具,每年只收7担谷子,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4斤油,7斤盐。
史料2: 解放前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
结合图片和材料,旧社会农民过着怎么样的生活?过着这种生活的根源在哪里
封建土地所有制
新知讲解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打土豪,分田地。
敌后抗战时期(1937-1945年):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一年后近九千万农民分得土地。
农民土地所有
地主土地所有
农民土地所有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了哪些土地政策?
新知讲解
研读表格内容,分析土地改革的原因?
全国土地改革前各阶级占有耕地情况统计表
土地情况 劳动工具 劳动情况 户数比重 耕地比重
地主 占有 有 不劳动(剥削他人) 7%
50%+
富农 占有+租入 有 自己劳动+剥削他人 中农 占有+租入 有 自己劳动 36% 36%-
贫农 占有+租入 有部分 自己劳动+被人剥削 57%
14%
雇农 租入 无 被人剥削 (1)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新知讲解

旧中国的经济十分落后,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农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无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因此,进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
——栾雪飞、刘颖:《20世纪50年代初大陆与台湾土地改革比较》
思考:结合课文和材料,讨论土地改革的原因。
(3)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2)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新知讲解
(1)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2)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3)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思考:结合课文和材料,讨论土地改革的原因。
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新知讲解
土地改革的经过
(1)时间:
(2)地点:
(4)内容:
(5)具体做法:
(3)法律依据:
1950年
广大新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6)结果: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阅读课本13-14页,回答问题
新知讲解
新解放区土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
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月3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正式颁布。
由此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拉开了帷幕。
争阅土地改革法·1950年
新知讲解
农民烧地契
农民丈量土地
农民拔除界碑
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新知讲解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的结果
具体表现
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
免除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地租;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新知讲解
土地改革的过程
土地改革
发动群众
土改工作团深入群众发动农民参加土地改革。
没收、分配土地
将地主在乡村中的权威彻底打倒,通过分配地主家产给贫苦农民,实现了农民“翻身”。
划分阶级
根据当时中国土改现状和需要,将农村阶级划分成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
复查总结
由人民政府颁发土地证,整顿与加强政权和民兵组织,引导农民发展生产。
2
4
1
3
新知讲解
结合图片,说出土地改革中的各项行为?
农民焚烧地契
拔出地主地界碑
没收地主财产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贫农分得土地
分得农具和牲畜
新知讲解
土改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新知讲解
产品分配
地主阶级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土地私有制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类别
名称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封建土地
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新知讲解
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新知讲解
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废除封建农奴主所有制,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使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
西藏农奴获得自由
西藏农奴悲惨生活
新知讲解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目标导学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新知讲解
材料2: 土地改革后,过去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得到
调整,农民作为土改最直接受益者,在拥有自己的土地后,生产
积极性空前高涨。土地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空前发展。
据材料说说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材料1:
①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战国
1952年
封建土地制度
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新知讲解
材料3: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
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
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③获得农民拥护,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据材料说说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材料4:据统计,1952年全国农业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48.3%,
粮食产量增长44.8%,棉花增长193.4%,油料增长168.1%。
④大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新知讲解
参加管理
忆往昔
看今朝
子女接受现代化教育
对承包的土地进行现代化管理
农民工拿到工资存折
新知讲解
新时代新农村新发展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
最低收购价政策
新知讲解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翻身作了主人,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这给我们今天的建设和发展有什么启示?
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制度,解放生产力,才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的发展。
以史为鉴
新知讲解
土地改革
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时间
1950年---1952年
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意义
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板书设计
1、下列关于土地改革结果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和农具
B.全国所有地区都完成了土地改革
C.以前农民向地主缴纳的地租被免除
D.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未完成土地改革
B
课堂练习
2、全国土地改革前,中国的上地制度极不合理。 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A
课堂练习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农民有步骤地进行土地改革。据统计,1951年农民对工业品特别是对轻工业日用品的购买力就比1950年提高了25%左右。这反映了土地改革
A.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B.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
C.扭转了工业生产状况
D.促进了农村文化发展
A
课堂练习
4、当前,我国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土地流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当时进行土地改革依据的法律文件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向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课堂练习
5、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
正确的是(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确立
B.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
C.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C
课堂练习
收获与总结
请以“这节课,我学到了……;在今后,我要……”进行总结。
课堂小结
1.整理本节知识点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作业布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