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列举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意义
道德修养: 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
法治观念: 知道海协会、海基会,了解“九二共识”及其意义
健全人格:认识江泽民的八项主张、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等史实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
责任意识:了解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情况,培养责任意识
台湾
澳门
香港
就差你一个了
新知导入
目标导学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追根溯源
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面积约36000平方公里(2300万人口),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海峡长度约380公里,宽度约190公里,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是我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
新知讲解
1、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性质有何不同
2、其解决途径有何区别
性质 解决途径
港澳问题
台湾问题
侵略遗留问题
中国内政问题
外交途径
(国家与国家之间谈判)
自己解决,
决不允许任何国家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台湾问题的由来
(1)内战遗留问题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政府,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
(2)反华势力介入: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与香港、澳门问题需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不同,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的中国内政问题,只能通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自主解决。
新知讲解
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邓小平
【思考】大陆对台政策的演变
解放台湾
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新知讲解
对台政策演变:
时期 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
20世纪50年代 中期
改革开放后
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新知讲解
《反分裂国家法》
《反分裂国家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4日通过,于2005年3月14日公布施行。
《反分裂国家法》是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新知讲解
☆政治往来
☆人员往来
☆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
二十余年来往,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事例
目标导学二 日益密切的交往
新知讲解
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改革开放后)
大陆对台 台对大陆
197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5年
2005年 2015年 《告台湾同胞书》,倡导三通
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重点)
汪辜会谈
江泽民“八项主张”
胡锦涛会见连战(胡连会)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习马会)
重点
加强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1987年,被迫调整;开放探亲
新知讲解
日益密切的交往
1、原因:
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⑵ 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2、表现:
⑴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⑵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两岸“三通”基本实现。
新知讲解
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
80年代以来,三通逐渐放宽限制
每年有几百万台胞到大陆旅游观光
1992年汪辜会谈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一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
1993年,上海汪辜会谈,落实“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立场。
新知讲解
1995年江泽民 发表《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就台湾问题提出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新知讲解
“相逢一笑泯恩仇,把酒言欢话明天”
胡宋会面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新知讲解
“习马会”(2015年)
为什么说是里程碑?
新知讲解
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三通
新知讲解
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经济共赢
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新知讲解
2008年12月23日,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 抵达台北。 寄予了两岸人民的美好祝福。我们也期盼祖国早日统一,台湾早日回家!
经济文化交流
新知讲解
经济文化交流
新知讲解
思考: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有哪些?
有利因素
①海峡两岸交往密切频繁;
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③“一国两制”政策的巨大感召力;
④香港、澳门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⑤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海峡现状
人心所向
榜样借鉴
政策保障
根本保证
历史依据
不利因素
外部因素:国外反华势力
内部因素:台独分子
新知讲解
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习近平出席发表重要讲话。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亲望亲好,中国人要帮中国人。
广大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知讲解
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
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能做什么?
新知讲解
板书设计
1、“家信的等待”是两岸期盼团聚的心声。下列对“家信”“等待”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
① 完整两岸一家亲,同宗同祖
②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③当前阻碍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是外国的干涉势力
④我们坚决维护中国的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课堂练习
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军事力量强大
C.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课堂练习
3、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 )
A.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后
B.“九二共识”后
C. “汪辜会谈”后
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后
A
课堂练习
4、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下列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②连战动向中国大陆
③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④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B
课堂练习
5、“九二共识” 的核心内容是( )
A.“一国两制”政策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C
课堂练习
收获与总结
请以“这节课,我学到了……;在今后,我要……”进行总结。
课堂小结
1.整理本节知识点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作业布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