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政治认同: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的基本情况;知道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道德修养: 了解中日建交的情况;掌握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法治观念: 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自古至今对外交往的变化,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
健全人格: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乐于合作、团结互助的人生态度
责任意识: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增强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教学目标
在他们离开机场时,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乔治·桑特尔《尼克松传》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1971年7月15日,北京、华盛顿同时发表公告,这篇不到两百字的公告一发表,就震动了整个世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新知导入
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国徽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1.背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
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
在联合国的席位
2.概况: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
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
重大胜利
新知讲解
然而就在基辛格乘坐的飞机起飞后不久,就收到一条信息。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1年10月25日,结束访华行程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克制不住自己得意的心情,自信地向前来送行的叶剑英元帅笑道:
“中国进入联合国,还得再等一年。”
——《国家人文历史》2021第12期
新知讲解
1971年中国代表乔冠华、黄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中国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国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联
合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蒋介石集团长期窃据。
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新知讲解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1.自学求知:是谁给中国制造了难题?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 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美国
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来源:新华社
新知讲解
2.对学求知:美国为什么给中国制造难题?
材料一: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我们赢得了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在美国人头上,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杜鲁门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中国历史第四册
1.意识形态的对立;
2.美国敌视新中国。
新知讲解
3.中国如何能重返联合国?
向世界各国表明了新中国爱好和平、独立自主的“中国立场”
为世界各国的和平共处、平等互利提供了“中国方案”,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为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交往贡献了“中国智慧”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第一年里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方针
(1)广交朋友之“奠基工程”
温故知新
新知讲解
各国代表的心声
中国恢复联大席位“不仅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真空”,而且为联合国组织“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道路”,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
(2)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大势所趋,更是互利共赢!
联合国秘书长的心声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有权成为联合国的代表……要忽略意识形态。” ——首任联合国秘书长赖伊
(2)史料求知:针对中国重返联合国,世界的呼声是什么?
“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
——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没有中国的参加,联合国就是徒有虚名。没有中国的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世界上出现的诸如裁军、国际安全等紧迫的问题就不能得到解决。” ——科威特常驻联合国代表
新知讲解
(3)数据求知: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历程,折射出哪一国家控制力的减弱?
(3)从国际环境上看,美国国际控制力的减弱!
1950年 被美国操纵和蒋介石集团窃据的安理会以6:3否决。
1965 年 反对提高门槛的票数和赞成的票数首次打平。
1970年 51票赞成,47票反对,赞成票数首次超过反对票数。
新知讲解
(1)外交工作的努力,以亚非拉国家为代表的广泛支持;
(2)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大势所趋、互利共赢;
(3)美国的国际控制力减弱;
1964年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
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中国重返联合国,表面上看是一个程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国力问题。”
没有足够的实力作为支撑,五常的圈子就算硬挤进去,也是自取其辱。
——毛泽东
(4)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
(4)审图求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还有什么原因?
新知讲解
(3)意义:
提案通过后,出席联大的各友好国家的表热烈鼓掌欢呼
“乔的笑”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西方报道
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中国国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
1971年: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升起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知讲解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目标导学二:中美、中日建交
新知讲解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珍宝岛事件”使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苏联对中国造成极大威胁。
说一说:从材料中可以发现中苏、美苏、中美三者中的关系。
中苏:处于“敌对”的状态;“水火不容”;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中美:一直处于敌对中,但是……
新知讲解
材料二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尼克松这句话,可以看出美国认识到了什么?
从中国来说:①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②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从美国来说: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③美国陷入越战泥潭
结论: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新知讲解
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①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②改善中美关系成为当时两国共同的要求。(国家利益)
新知讲解
意义:
①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②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③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建交原则;
中美建交过程:
改善了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提高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新知讲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
台湾问题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新知讲解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1972年9月29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推动
《中日联合声明》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
中日建交
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三:全方位外交
新知讲解
①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④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1.背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举措:
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新知讲解
3. 成就
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②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017年6月中国与巴拿马建交
2018年5月多米尼加建交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全方位外交
2017访问瑞士
2016访问中东
亚洲开发银行
联合国
新知讲解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大国是关键
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周边是首要
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多边是重要舞台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拓展多边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外交总体布局——连连看。
全方位外交
外交总体布局
全方位
多层次
立体化
新知讲解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影响
新知讲解
传承与发展: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新知讲解
大国外交
莫迪(印)
马克龙(法)
普京(俄)
特蕾莎·梅(英)
积极推进与主要大国的关系
特朗普(美)
新知讲解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睦邻友好
你能说出他们是哪个邻国领导人吗?
杜特尔特(菲)
安倍晋三(日)
金正恩(朝)
新知讲解
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开始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知讲解
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等
(1)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第四次亚信峰会(2014.4)
(2)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4.11)
(3)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2016.9)
(4)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5)
(5)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2017.9)
多边外交活动
新知讲解
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大国外交》
新知讲解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
中美建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21世纪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发展国家间关系
加强国际合作
板书设计
1、中美关系“解冻”于20世纪( )
A、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D、 90年代
B
课堂练习
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开始于( )
A.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尼克松访问中国
D.中美正式建交
C
课堂练习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辉煌。下列外交成就取得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尼克松总统访华 ③中美建交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A
课堂练习
4、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
A、基辛格 B、布什
C、尼克松 D、克林顿
C
课堂练习
5、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合国大会是( )
A.第25届 B.第26届
C.第27届 D.第28届
B
课堂练习
收获与总结
请以“这节课,我学到了……;在今后,我要……”进行总结。
课堂小结
1.整理本节知识点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作业布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