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政治认同: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发展的具体表现
道德修养: 知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
法治观念: 理解我国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健全人格:认识宋代的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责任意识:培养辩证看待历史的意识
教学目标
这是一幅宋代生活图,由此,你能想到宋代经济的发展状况吗?
新知导入
1.原因
2.结果
(1)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2)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
(3)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1)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2)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西以西拓展,
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
新知讲解
唐宋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
曲辕犁:耕作
筒车:灌溉
秧马:插秧
新知讲解
牛耕
灌溉
插秧
收获
扬场
入仓
思考:观察《耕获图》,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景象?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耕获图》
我家祖上世代为农,我也可以考虑一下继承“家业”,那我该种些什么好呢?
新知讲解
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粮食作物
越南引进占城稻
一是“耐旱”。
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
三是生长期短。
“ 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新知讲解
白如玉,
穿黄袍,
只有一点大,
都是宝中宝。
水稻
“ ---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宋史》
占城稻又俗称“百日黄”,以早熟耐旱迅速推广种植。
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_______。
宋朝时,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工具改良,如复种技术、秧马。
粮食作物:
猜谜语:
占城稻
水稻
新知讲解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新知讲解
茶
生在山上,
卖到山下,
一到水里,
就会开花。
经济作物:
②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新知讲解
棉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
桃子里面长白毛,
到了秋天桃熟了,
只见白毛不见桃。
经济作物:
北宋:
广东 福建
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带
③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
新知讲解
类别 发展表现 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1.引进和推广原产越南的占城稻
2.南方水稻推广到北方
3.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
2.棉花由两广、福建推广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1.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4.丰饶的粮仓
农业的发展
新知讲解
特点: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
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泉州湾宋代
海船模型
“号为冠天下”的
蜀地丝织品
缠枝牡丹纹梅瓶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盛
新知讲解
手 工 业 纺织业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达;棉纺织业兴起
制瓷业 众多名窑;景德镇瓷都;南宋制瓷业中心在江南地区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世界领先;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海船配有指南针
新知讲解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丝织业发达: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宋·皇后服(复原)
新知讲解
宋朝织机
南宋棉毯
棉布成为衣着原料
新知讲解
制瓷业
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北宋时江西 兴起,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 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等技术精湛,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宋朝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
景德镇
江南
新知讲解
汝窑
定窑
哥窑
钧窑
官窑
五大名窑
拓展认识
定窑孩儿枕
景德镇瓷器
青白瓷观音坐像
新知讲解
宋代小孩持荷叶瓷枕
定窑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一带,宋代属定州,故名。定窑在唐初就创烧。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北宋中后期,定窑瓷器具有洁白如玉的釉色、精致细腻的纹饰、轻盈薄巧的器身的特点,一度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使得它跻身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新知讲解
汝窑
莹润如堆脂
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河南汝州而得名。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它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新知讲解
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原名新平镇,又因坐落在美丽的昌江之南而得名昌南镇,因当时镇里烧制的瓷器光致茂美,名扬海内,真宗皇帝派官员到镇里督造瓷器,贡奉朝廷,并命陶工在瓷器底部写上“景德年制”四字。景德是真宗年号,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就改名为景德镇,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新知讲解
造船业
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还配备了先进的 。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 。
广州、泉州、明州
指南针
船坞
新知讲解
宋代海船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设置水密隔舱、配备有指南针。
规模大、设计科学、技术先进
1974年8月从福建泉州湾出土了一艘海船,长24.20米,宽9.15米,深1.92米。全船有13个船舱。该船载重量有200吨,工艺高超。该船共出土香料木4700多斤和宋代铜钱,这是一艘航行于南洋的胡椒香料货船。
新知讲解
宋代商业
宋代商业
商业城市
特点:分布在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
代表:人口多达百万的开封和杭州
城郊市镇
概念: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商业贸易区
乡镇草市
概念:受都市商贸活动辐射而形成的商业区
空间:店铺数量增加,可以到处开设店铺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目标导学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新知讲解
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新知讲解
萧萧官树皆黄叶,处处村旗有浊醪。(浊醪:浊酒)
——[北宋]张耒《赴官寿安泛汴二首其一》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新知讲解
酒店
茶坊
店小二
修面
修车铺
香料铺
税官
刘家上色沉檀拣香
新知讲解
这块不起眼的铜版,正是目前已知的中国乃至世界最早出现的商标广告实物。铜版上部,“济南刘家功夫针铺”是店铺字号,并附有明确的商家产地;白兔捣药图便是店铺标记,类似于现在广告的视觉识别系统,而白兔就相当于现在的产品商标;“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是告诉买家一定要认准本店的白兔捣药商标进行选购,这与现代的“请认准中国××商标”,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铜版的下半部分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是说“我们家用最好的原材料,花费功夫造针,使用方便。如果有人批发购买,还可以优惠”。整个商标广告图文并茂,文字简练,包含构成商品广告设计的最基本要素:商标、标题、引导、正文,这不正是明明白白的广告文辞吗
知识拓展
世界最早出现的商标广告
新知讲解
宋代的娱乐场所叫“瓦子”。瓦子既是娱乐中心,又是商业中心,在瓦子中设置的固定的演出场所,称为“勾栏”。
小常识
宋代的瓦子
新知讲解
纸币的出现
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地位: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交子”
南宋纸币铜板拓片——“会子”
交子
新知讲解
市舶司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在主要贸易港口,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海外贸易范围广
新知讲解
广州
泉州
朝鲜、日本
西太平洋
印度洋
1.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
上谕大臣……又曰:“广东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新知讲解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①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提供了充足的货源。
②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
③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新知讲解
经济重心南移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 赋税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81:19
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最终完成
新知讲解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81:19
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特别是东南地区。
新知讲解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北方
唐中期
南宋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
奠定基础
开始南移
完成
新知讲解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原因
①北方战乱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
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最主要)
思考探究
新知讲解
①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交流;
③经济发展要重视引进先进科技;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新知讲解
1、泰国香米在我国畅销。早在宋朝时,人们就能品尝或种植外来优良稻米——占城稻,它引进于 ( )
A.越南 B.泰国
C.新加坡 D.缅甸
A
课堂练习
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从北方向南方逐渐转移的过程。下列对其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
A.北方劳动人民不够勤劳
B.北方政权不重视发展生产
C.南方开发时间比北方早
D.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
课堂练习
3、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到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 )
A.海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钱塘江流域
C
课堂练习
4、南宋时,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看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 )
A.茶树、烟草
B.棉花、占城稻
C.棉花、茶树
D.棉花、玉米
C
课堂练习
5、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
A.越窑 B.邢窑
C.景德镇 D.泉州
C
课堂练习
收获与总结
请以“这节课,我学到了……;在今后,我要……”进行总结。
课堂小结
经济重心
南移开始
农业发展
手工业发达
商业繁荣
经济重心
南移完成
唐朝中期
南宋
南方经济水平
宋代经济的发展
板书设计
1.整理本节知识点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作业布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