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代诗歌三首-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代诗歌三首-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8 07:5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主备人: 班级 : 学生
【学习目标】:
运用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读出三首诗词的韵味。
反复诵读,感知三首诗词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完整说说自己的理解。
能快速会背前两首诗词。
【学习重难点】:
感情诵读,读出韵味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对三首诗词内容的理解
【课型】新授课
【课时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应该是亲人团聚、共度良辰美景的日子,然而,这一天里往往会有许多人因生活、工作所需而远离家乡,因此中秋之夜也是分离的亲人相互思念之时,而中秋之月自然也就成了古今文人吟咏抒怀之物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三首咏月诗词。(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赏析方法。
赏析古诗词赋,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从语言、意境、主题等方面入手分析。
1、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
2.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
3.分析技巧。分析诗中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诗歌的写法,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法等等。
(二)、查找资料,搜集作者相关信息及写作本诗词背景
1、《十五夜望月》选自《 》,作者 , 代诗人。
2、《水调歌头》是名,是北宋 派词人 的一首 兼 的抒情之作。作于 年节,作者曾在朝为官,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写作此词时,他正在山东密州,政治上不得意,与弟弟苏辙也有七年没有见面心情抑郁不欢。与其父 ,其弟 合称“三苏”。
3、《我的思念是圆的》作者 ,原名 , 代诗人。
(三)、给加粗的字词注音。(6分)
(1)栖息( )(2)咽下( )(3)婵娟( )
(4)宫阙( )(5)绮户( )(6)琼楼( )
(四)、反复诵读,感知诗词内容填写相关词句。
1、《十五夜望月》中,诗人写中庭月色,用“ ”使人不由联想到李白的名句“ , ”,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中。诗中暗写诗人望月,点题的诗句是:“ ”。明点望月,推己及人,扩大望月范围的诗句是:“ ”。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不正面直接抒情而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 ?”表现得蕴藉深沉。尾句中“ ”字用的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似的。
2、《水调歌头》中,“ , , 。”“ , 。”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
3、《我的思念是圆的》作者把无形的 说成是有形的 。可见作者对亲朋团聚的渴盼。
(五)、自主探究。
就你的理解,分别说说三首诗词的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并通过对朗读的语调、语速、重音的把握读给同学听。同位互读、互评。
你最喜欢哪一首?简述你的理由。
六、【拓展延伸】
1、比比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有感情的背诵上来。
2、比比看,搜集中秋咏月诗词谁最多。如有兴趣,不妨自己作一首。
第二课时
一、交流展示。
1、指名背诵并默写。
2、展示积累的咏月诗词。
3、你最喜欢哪一首说出理由。
二、合作探究。
1、理解诗意。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今晚明月当空,普天之下有谁不在凝望。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
2、你认为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
3、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后两句抒情,抒发了什么感情?
庭院月光鸦雀露水桂树------积水空明、澄净素洁、阴冷、寂静;怀人。
4、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却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来发问。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说“不知秋思落谁家?”把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的蕴藉深沉。
5、主题内容:这首诗写中秋望月表达别离思聚的情意。点染出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抒写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
总结: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像,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宛动人。
四、巩固提高。
1、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两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得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意境很美。)“树栖鸦”在三个字有什么作用?
“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2、“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运用丰富的联想抒写情思,联系上下文,就联想和抒发情思两个角度作些赏析。并对“无声”二字作点赏析。
诗人望月产生丰富联想,凄美忧伤;由湿润的桂花联想到了广寒宫的凄清,渲染了离愁别绪。
“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3、请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将情思表达得蕴藉深沉。一个“落”字,新颖妥贴,化静为动,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满人间似的,将无形的“情思”写得有形有声。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谈你的理解。
答:一个“落”字,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以实写虚、以实涵虚
5、这首诗抒写的是月圆之夜的思念之情,诗中哪几个词语能使人悟出写的是秋天的“月圆之夜”?树栖鸦、桂花、月明、秋思等。
五、反思总结:
第三课时
赏析《水调歌头》
一、交流展示。
1、读。
2、背诵。
3、名句默写。
二、合作探究。
1、理解诗意。
2、.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什么?
上阕饮酒问天;下阕问月怀人。
3、这是一首咏月诗,文中有哪些描写月色的句子 分别是从哪个角度下笔写的
4.上阕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何似”可理解为“怎比得上”,据此,你认为作者月下起舞之后,是羡慕天上的生活,还是感叹:清冷的月宫比不上人间?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月宫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此时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人间现实,表现了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5、.在下阕中,哪一句话是作者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这个发问作者自己解决了吗?怎样解决的?
感伤离别;祝福亲人
6、在这首词中作者连连发问,你认为上片问什么?下片问什么?但归根到底是问什么?
上阕问天,下阕问月,归根到底是问人生。
7、.根据以上的理解,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消极“遁世”PK积极处世心胸豁达、积极乐观
8、这首词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富含哲理,作者由自然现象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说明人月无常,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表达出词人豁达放旷的胸襟。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词人对人类最真挚的美好祝愿。
三、小结:主题内容: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四、总结全文。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致。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五、积累咏月诗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暇《江楼有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钱起
六、【巩固练习】
根据提示,填写相关诗句
《水调歌头》中能阐述人月无常自然常理的诗句是:“ , , ,”表达诗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_.想到月宫中去又怕承受不住寒冷的矛盾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段说说词中人在思考什么?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词中人可能想到了自己的仕途的坎坷,人生的失落,也可能在思念远方的亲人。
4.“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
怨恨。“恨”的内容可能是亲人的离别、人生的孤独等等。
4.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
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都有即使人各一方,但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的意思,这两句都表达了对人的美好的祝愿。
5.月亮的美称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至少两个)?
婵娟、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蟾、顾兔、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等
6.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你还能说出宋词中与豪放相并列的另一种风格吗?并举一两个作家。
婉约、李清照、柳永
7、下面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不正确( )
A.这首词是写诗人对亲人的怀念,因此,整首词充满了伤感压抑的情调。
B.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像,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的思索探求,作者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C.词中把“天”与“月”人格化了,创造了一种神话般的境界。
D.“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转”、“低”,以月光变化表示夜已深,“无眠”表示想念亲人,难以入睡,由此引出下面“何事”一问。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很有哲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我们要乐观地面对人生,面对挫折。
9、词的哪一句最能表现作者乐观通达的性格?为什么?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因为词人原想超凡脱俗,既然无法实现,转而喜欢人间生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以理排情,离别之恨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怀。
七、反思总结:
第四课时
赏析《我的思念是圆的》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县畈田将村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6年在上海出版。
2、背景:《我的思念是圆的》,写于1983年9月21日,是作者艾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了太多的飘零磨难,“文革”结束后,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变得浓郁起来。这首诗正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感触。
3、题目解说:“我的思念是圆的”,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的语言中包孕着许多东西,比如说,我有一个成熟而圆满的思念,我看到现实中的不圆,我追求美好的团圆……
二、合作探究。
1、诗人由“我的思念是圆的”分别联想到什么?
2.诗人问:“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请问,你会想起什么?
3.“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透过这一句,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感情吗?
4.艾青在这首诗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诗人借中秋之月表现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对人民幸福的期待,抒发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三、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