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7 22:0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铜鼓县中2022-2023(下)高二开学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都市圈(区)是指由起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下图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的“两圈四区”总体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青岛成为青岛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 )
A.辐射 B.集聚 C.转移 D.流动
2. 青岛都市圈形成后( )
A.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日益增强 B.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会越来越强
C.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水平提高 D.周边城市吸引企业的区位优势减弱
总部设在上海的H公司是一家以精品服装为导向,手工高级定制为核心的服饰企业。2020年9月5日,该公司在河南裴寨村建设的全品类高端定制产业园正式开业,一期预计年产各类定制类服装20万件(套),将为当地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H公司在河南裴寨村建设产业园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营销网络 B.降低用工成本
C.开拓当地市场 D.带动当地就业
4. 该高端定制产业园的建成( )
A.分散了H公司的市场风险 B.改善了上海的环境质量
C.加快了裴寨的城镇化进程 D.提高了裴寨的集散功能
黄河石林(图)地处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境内,腾格里沙漠南缘,是形成于距今210万年前第四纪以黄褐色河湖相砂砾岩为主的石林地貌奇观,其形成演化过程清晰地记录了青藏高原抬升以来这一地区古地理环境的变迁。石林中单个石柱、峰丛、峰林的相对高度一般都在60米-200米,其表面形成千姿百态的洞、穴、龛、槽等微地貌,在不同高度上分带出现,强烈反映了区域的环境特征。完成下面小题。
5. 黄河石林形成的地理过程( )
A.流水沉积—挤压抬升—河床下切—外力侵蚀、重力坍塌
B.流水沉积—地块抬升—河床抬升—流水溶蚀、重力崩塌
C.风力堆积—地块抬升—河床下切—流水侵蚀、重力坍塌
D.风力堆积—挤压抬升—河床下切—风力侵蚀、重力崩塌
6. 黄河石林微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
A.粒径较大的砾岩风化崩落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岩体抬升 D.第四纪冰川侵蚀
杭州湾(澉浦以东)为喇叭状的三角湾。长期以来,北岸受到侵蚀,南岸不断淤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北岸修建了长约50~150m的“丁坝”群。它一端与堤岸相接,另一端伸到水域中,与堤岸构成“丁”字形,故名“丁坝”。
7. 图中杭州湾北岸线向陆地凹,主要是受到( )
A.流水侵蚀 B.海浪侵蚀 C.风力侵蚀 D.风化作用
8. 修建“丁坝”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弱堤岸被侵蚀 B.加快轮船航行速度
C.加强河床侵蚀作用 D.便于游客观潮
读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与图中丙处山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岩浆活动 B.背斜拱起 C.板块挤压 D.断裂抬升
10.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与甲处相比,乙处地质构造更适合建设隧道
C.A处容易找到地下水
D.丁处岩石属于岩浆岩
牛轭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因其形状恰似牛轭,故被称为牛轭湖。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
11. 最易形成牛轭湖的地形是(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12. 由河道形成牛轭湖的地质作用主要是流水( )
A.下蚀 B.侧蚀 C.搬运 D.溶蚀
13. 牛轭湖常形成于原河流的( )
A.下游 B.上游 C.凹岸 D.凸岸
下图为北京时间2021年11月6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截止到当晚19时,北京有17个人工观测站观测到降雪,城区5站全部观测到了降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此日最接近( )
A.冬至 B.小雪 C.小寒 D.立冬
15. 据图推断( )
A.长江流域将迎来暴雪天气 B.京津地区大风天气持续
C.东北未来几日气温将回升 D.云贵高原维持晴好天气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甲风形成的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受信风带的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14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落下帷幕,阿根廷笑到了最后,捧起了队史第三座大力神杯。阿根廷位于21°S~55°S,52°W~72°W。位于南美洲南部,东濒大西洋。阅读关于阿根廷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的有利影响。(4分)
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6分)
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旱,试分析其原因。(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如下图)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但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一起,形成了数千米长,宽达1千米,厚数十米的“鱼带”,跋涉1 000多千米迁徙到德班附近海域。
(1)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4分)
(2)分析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对沙丁鱼大迁徙的有利影响。(4分)
(3)说出沙丁鱼大迁徙期间,德班常见天气特点。(4分)
19.阅读关于阿根廷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内格罗河是南美洲亚马孙河北岸最大支流,流经巴西西北部,沿途接纳布朗库河等支流,注入亚马孙河。该河河道迂曲蜿蜒,下游多沙洲,河面宽达30~50千米,河流沿岸沼泽多腐殖质,河水黝黑。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下图示意内格罗河流域地理位置和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景观。
简述内格罗河的水文特征。(6分)
分析内格罗河下游多沙洲、河道宽的主要原因。(4分)
(3)推测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黑、黄分明的成因。(4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绿山红遍,层林尽染,每年秋季正是日本的赏枫旺季。下图是日本的红叶观赏日期图。
(1)描述日本红叶观赏日期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4分)
(2)与N地相比,指出M地观赏红叶的时间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富士山海拔3 776米,是日本最高峰,山顶终年积雪。富士山是一座天然植物园,山上的植物多达2 000余种。
(3)判断富士山基带的自然地带,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开学考试地理答案
1-5BCBCA 6-10BBABA 11-15ABCDB 16.A
17(1)有利影响:①纬度跨度大,地表热量差异大,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②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与合作;③海岸线长,利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海洋运输;④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成为南极科学考察休整和给养补充基地
(2)自然方面:位于东部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降水适宜;土壤肥沃;牧草茂盛。人文方面:畜牧业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草场管理现代化程度高,围栏放牧;重视牧业科学研究,培育优良畜种;有铁路与港口,交通条件便利,便于畜产品的运输;市场广阔,便于畜产品远销国外。
(3)地处西风带,西南紧靠安第斯山脉,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
18.(1)厄加勒斯浅滩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受西风漂流的影响,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浅滩水域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
(2)5~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西风带控制,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向北(东北)流动,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该沿岸流属于冷水流,降低了德班附近海域水温,为沙丁鱼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该沿岸流(冷水流)与外海的厄加勒斯暖流交汇,搅动起深海的营养物质,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
(3)南半球冬季,多晴天,云量少;风力较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
19.(1)流量大,水位高,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水能资源不丰富。
(2)河道宽阔:下游流量大,河水以侧蚀为主,每年涌潮流速快,潮水高,对两侧河岸侵蚀力较强。河床较浅:下流流速缓慢,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涌潮逆流而上,泥沙堆积,河床较浅。
(3)内格罗河流经区地势落差小,河流流速慢,且两岸沼泽众多,河流底部及沼泽水中大量腐殖质的形成,使河水颜色变黑;而布朗库河,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植物的腐殖物很难在河底部张期存留,腐殖质少,河水含沙量较大(还存在有人类干预,破坏森林使当地水土流失的可能),因此河水颜色为黄色。
20.(1)变化特点:自北向南,日期逐渐延后;大致从10月20日到12月20日。原因:自北向南,纬度变低,气温升高,枫叶变黄变红的日期变晚,观赏日期延后。
(2)特点:M地晚(12月10日)。原因:受日本暖流影响,M地气温偏高,枫叶变黄变红的日期晚,所以观赏日期也晚。
(3)自然地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理由:富士山的基带与所在地的陆地自然地带一致;富士山位于35°N附近的亚洲东部岛屿上,受季风、海洋和暖流的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长。因此,其自然地带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