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重力(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08 03:3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 《重力》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生活现象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及重心概念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
4.了解重力的由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观察,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教学难点】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3. 教学用具
小球、细绳、弹簧测力计、钩码、坐标纸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阅读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一、导入重力概念
1.学生观察漂亮的瀑布图片,思考:是什么力使瀑布飞流直下?
2.学生观察运动员蹦极的图片,思考:是什么力使蹦极的运动员急速下坠?
3.学生观察跳伞运动员跳伞的图片,思考:跳伞运动员为什么会落向地面?
经过学生观察思考,对重力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与此类似的现象?充分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引入重力的概念。
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面受的力
教师通过图片说明: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
二、探究重力的大小
【提出问题】重力有大小吗?你如何感受到重力是有大小的?
学生充分交流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猜想假设】学生通过刚才的讨论很容易得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教师肯定猜想,指出:在缺乏足够依据的情况下所做出判断称为假说,假说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你认为这个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你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怎样测量?在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自己的意见,形成如下实验方案。
1.需测的物理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实验器材:测力计、钩码一盒
3.实验步骤和记录
试验次数 质量(kg) 重力(N) 重力/质量(N/kg)
1
2
3
【实验探索】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找多组学生出示实验记录,对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给予肯定,教师进一步补充说明。至此,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确定: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mg(g=9.8N/kg)
例题:一辆汽车的质量是3t,则这辆汽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10N/kg)
练习: 一中学生的重力是500N,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g=10N/kg)
三、研究重力方向
【提出问题】从刚才同学们的举例中可以看出,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学生猜想】向下。
【演示实验】学生的观察自由下落的物体和重垂线
【师生归纳】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提出问题】建筑工人在砌墙时,为了检验墙砌的直不直,要用重垂线还检查一下,大家知道这是利用了什么道理吗?并请一位同学上前展示。
四、自学重心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重心的概念
1.重力的作用点叫做什么?
2.均匀规则几何体的重心在什么位置?你能想出一个简单方法,测你的直尺重心吗?
3.怎样测出不规则薄板的重心所在位置?为什么这样做?请你试着做一做。
课堂小结
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学习小组之间交流。
教师学生讨论交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课后习题
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它的方是 的,利用这个性质,建筑工人常用重锤线来检查墙壁是否 ,还可以用重锤线来检查桌面或窗台是否 。
2、跳高运动员跳起腾空时,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受到 的作用,这个力是由 施加的
下面关于重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B.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D.苹果下落是由于苹果熟透了的缘故
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的奥妙是( )
A、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重心较低,不易倾倒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里面有自动升降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