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回忆鲁迅先生
臧克家
第一课时
2023春部编版七下语文精品同步课件
(节选)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去世。伟人的去世令许多人悲伤不已,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女性作家,她曾经得到过鲁迅的帮助和扶持,在万分悲痛中,她用清新、冷静的笔触勾勒了一位普通却又绝不普通的亦师亦友的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是一位叱餷风云的伟人,他的倔强、他的批判精神给世人留下了很深的影响,而我们对他的了解也只限于这些方面。鲁迅先生有没有我们不熟识的一面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展现鲁迅先生的作为一位长者、恩师,一位普通人亲切平和的一面。
深情导入
“鲁迅”知多少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主要作品有杂文集《二心集》《华盖集》,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毛泽东评价其: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鲁迅(1881—1936年)
比较经典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后花园、祖父和我》)
学习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把握鲁迅先生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
2.品味细节描写,学习撷取生活的细节展现人物的方法。
3.揣摩重点语句,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作者简介
萧红,原名张迺(nǎi)莹,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反抗父亲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她的一生在苦难中挣扎、抗争,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等。
萧红(1911-1942)
写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1936年,鲁迅去世了,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
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
字词积累
舀( ) 咳嗽( ) 调羹( ) 深恶痛绝( )
揩( ) 绞肉( ) 薪金( ) 不以为然( )
碟( ) 草率( ) 悠然( ) 阖一阖眼( )
捆( ) 吩咐( ) 抹杀( ) 疙瘩( )
字音
词义
深恶痛绝:
不以为然:
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厌恶、痛恨到极点。
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然,是,对。
yǎo
ɡēnɡ
sòu
wù
kāi
jiǎo
xīn
rán
dié
shuài
yōu
hé
kǔn
fù
mǒ
ɡē da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感知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做好圈点勾画,概括文中鲁迅先生的生活片段。
注意使用“鲁迅先生 ”的格式
示例: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
鲁迅先生走路的样子
鲁迅先生不在意校样
鲁迅先生包书
鲁迅先生夜里工作
……
感悟形象
请选择鲁迅先生的生活片断,感悟鲁迅先生形象。
注意使用“从鲁迅先生 ,可见鲁迅先生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回答。
示例:从鲁迅先生看电影这个片段中,可见鲁迅先生是一个很会关心他人,很会照顾人的人。
感悟形象
一位呵护、了解孩子的父亲;
一位尊重、体贴妻子的丈夫;
一位热情开朗的朋友;
一位关怀慈爱的家人;
一位关心、栽培青年的师长;
一位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作家。
体会情感
朗读语句,感受作者萧红对鲁迅先生的情感。
“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不以为稀奇。
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以后也住到北四川路来,就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刮风的天,下雨的天,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
爱戴敬仰、赞美怀念
分析旁批
[旁批一]“喜欢吃硬的东西”,有人认为这里暗示了鲁迅性格的刚硬,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同意。“喜欢吃硬的东西”反映鲁迅坚毅、倔强、刚硬的“硬骨头”性格。
[旁批二]“我”的“天晴啦,太阳出来啦”的回答是否有所暗示?说说你的理解。
双关语,一方面是说天气放晴了,另一方面暗含着对光明的新社会的向往之情。
[旁批三]鲁迅先生一边对潦草的书信“深恶痛绝”,一边仍展读每封来信,这反映鲁迅先生对待青年怎样的态度?
对青年严格要求又深切关爱,体现了鲁迅宽容可亲的性格。
分析旁批
[旁批四]“许先生,周建人夫人……海婴,周建人先生的三位女公子。”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省略了一些人,说明无论多少人,鲁迅先生总是先人后己。
[旁批五]如果把第43段中“陪到八点钟,十点钟”这句删掉,效果有何不同?
细节描写。突出会客时间之长,客人之多,表现了鲁迅热情待客、真诚耐心、平易近人的性格,也体现了他的辛苦,更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如果去掉,就减少了形象感,达不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探究写法
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
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写许广平主要通过她的言行,衬托鲁迅先生的辛劳、乐观、坚强。
探究写法
据说当年有位友人看了萧红的这篇文章后,不屑地评价说:“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的?”但就是这样一篇片段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甚至略显琐碎的文字,却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你喜欢这样的写法吗?小组讨论,然后说说你的理由。
本文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鲁迅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一改人们心目中“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让人觉得可亲可敬,让我们明白了写文章必须有真情实感。
课后作业
1.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2.推荐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