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8 07:59:2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词语,了解臧克家和闻一多的基本常识。
2.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行文思路及结构特点。
3.了解闻一多先生事迹,理解和感受闻一多的形象。
4.品读文字,理解细节描写作用,体会诗性的语言。
5.学习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大勇无畏的人格精神。
教学重点:
1.积累重点词语,了解臧克家和闻一多的其人其事。
2.感知文章的内容及结构,把握文章的结构和选材特点。
3.理解和学习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大勇无畏的人格精神。
教学难点:
1.抓住词句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品味文章诗性语言。
2.感受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学习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大勇无畏的品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观看《七子之歌——澳门》
刚才我们观看的是1999年春晚来自澳门的小姑娘容韵琳演唱的《七子之歌——澳门》,澳门回归之年这首歌曲传唱大江南北,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这首歌的歌词就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是闻一多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时为被列强掠夺的七个地方而创作的爱国诗篇,共七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著名诗人臧克家去领略他的恩师闻一多先生的精神风采,学习他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板书课题)
2.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词语,了解臧克家和闻一多的基本常识。
(2)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行文思路及结构特点。
(3)了解闻一多“说和做”,初步感受闻一多的形象。
二、人物简介
1.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年),湖北浠水人,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诗人: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期间为被列强掠夺的七个地方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1932年闻一多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他的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主战士: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闻一多先生不顾别人的劝阻,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播放视频《建国大业》闻一多)
2.臧克家
臧克家(1905—2004年),诗人,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他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因一篇《老马》而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中,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三、写作背景
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臧克家和闻一多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被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于是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闻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本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光荣事迹。
四、检查预习
字词积累
(1)字音
梳头(shū) 抱歉(qiàn) 锲而不舍(qiè) 目不窥园(kuī)
秩序(zhì) 深宵(xiāo) 沥尽心血(lì) 心不在焉(yān)
伴侣(lǚ) 校补(jiào) 慷慨淋漓(kāngkǎi)气冲斗牛(dǒu)
硕果(shuò) 卓越(zhuó) 仰之弥高(mí) 群蚁排衙(yá)
迭起(dié) 澎湃(péng pài) 迥乎不同(jiǒng) 兀兀穷年(wù)
(2)词义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目不窥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用尽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沥:滴。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五、梳理结构
1.解读标题
(1)细读文章标题,说说你可以得知哪些信息?
明确:闻一多——表明文章写作对象是闻一多先生;说和做——表明文章写作内容是闻一多先生说和做两方面的事情;言行片断——表明文章选取闻一多先生若干个说和做的片断来表现人物。
(2)老版教材中的文题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和现版本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你觉得哪个更好?
明确:这篇文章以“说”和“做”的切入点,通过记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它最初发表于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在之前入选初中教材时经作者同意更改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但在新版教材中又重新恢复了原题。(学生可就自己的喜好理由畅所欲言,言之有理即可。)
2.理清思路
(1)课文写了闻一多先生哪两个“身份”的说和做?请根据两种身份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明确:课文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说和做”。
7节: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8节: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2)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不同于一般人之处?(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
学者方面的特点(1~7节):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不同之处:
1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节:“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1、2两段领起作为学者方面的特点。
(3)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革命家方面的特点(8~18节):“说”了,跟着就“做”。
8节: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9节: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8、9两段过渡,开启下文,作为革命家方面的特点
(4)19、20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9节: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20节: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明确:
19、20两段总结全文,总体评价闻一多先生。
(5)作者是怎样将片段联系起来的呢?
明确:运用一些非常特殊的语句进行连缀。比如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正因为这些句子的作用,文章中这些看似零散的材料才能有机的整合,形成精密、严谨的结构,让人有浑然天成,一气呵成之感。
六、课堂总结
课文采用分总结构,结构严谨;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结尾总结,深化中心。
七、布置作业
1.课外积累一首闻一多的诗。
2.抄写课后读读写写的字词。
【板书设计】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
臧克家
学 者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革命家 “说”了,跟着就“做”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学习目标
1.了解闻一多先生事迹,进一步感受闻一多的形象。
2.品读文字,理解细节描写作用,体会诗性的语言。
3.学习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大勇无畏的人格精神。
三、感知内容
1.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什么?
明确:研究出《唐诗杂论》,写成《楚辞“校补”》,向“古典新义”迈进。
2.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先生“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明确:
说: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做:起稿政治宣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3.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革命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
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他的“说" 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
小结:选材典型,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凸显中心。
四、品读文字
1.析细节描写
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你能列举出几个例子吗?这样写又有什么好处?
用下面的句式回答:从 细节描写中,我感受到了一个 的闻一多。
明确:
作者在具体的事例中,加入了不少细节。比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再如,抓住闻一多在演讲中“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了他“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突出了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品诗性语言
过渡:臧克家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这篇文章的语言读起来像诗。
(1)赏析下面两个句子,找一找在语言表达上的共同点。
句1: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连用四个四字短语,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时的勤奋刻苦、呕心沥血。)
句2: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心会神凝”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研究的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引用别人对闻一多的别称,更说明他用心之专。)
小结:语言特点1:四字短句,典雅而有韵味。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句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运用比喻,把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这一行为比作工人钻探寻宝,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的研究是主动积极的钻研探求,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
句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化用典故,运用对偶,句式工整,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句3: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寻找使中华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力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表现了他深沉的爱国之情。)
句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将“深宵灯火”比作“伴侣”,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研究的废寝忘食。“漂白了四壁”出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深夜从事学术研究的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小结:语言特点2:善于修辞;形象而有内涵。
(3)根据示例,将下面句子分成一个个短句(按停顿分开,可以适当删节),用诗的形式分行朗读。
示例: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变形: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
动人心 鼓壮志
气冲斗牛 声震天地
(短句铿锵有力,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的高度赞美。)
原句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变形:
他“说”了
我们要准备 像李先生一样
前脚 跨出大门
后脚 就不准备 再跨进大门
(读出闻一多的一身正气,言行一致。)
原句2: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变形:
闻一多先生
卓越的学者
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
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口的巨人
他,行的高标
(运用短句,语言锵锵,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的高度评价和赞美。)
小结:语言特点3:多用短句:铿锵而有诗意。
五、归纳形象
1.通过对文章结构的梳理、选材的分析、语言的品味,你感受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闻一多?
明确: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救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2.给闻一多先生写一段颁奖词。
颁奖词示例:他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于一身,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首做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为新中国而战斗的前线。他严谨治学精神、他英勇无畏、他疾恶如仇、他凛然正气。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六、课堂总结
臧克家先生在文中从两个方面高度赞美了闻一多先生的精神。文章无论是严谨的结构、精当的选材,还是如诗一般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学习。臧克家曾经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闻一多先生光辉的一生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位中国人。
七、课后作业
1.查阅相关资料,为本文再补充一两件体现闻一多“说”和“做”特点的事例。
2.课外阅读推荐:《太阳吟》《死水》《静夜》。
【板书设计】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
臧克家
研究出《唐诗杂论》
学 者 写成《楚辞“校补”》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向“古典新义”迈进 口的巨人
起稿政治宣传单 行的高标
革命家 群众大会演说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参加游行示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