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运动》单元过关检测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曲线运动》单元过关检测及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3-12 16:4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3分,错选不得分)
1.某变速箱中有甲、乙、丙三个齿轮,如图1所示,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ω,则丙轮边缘上某点的向心加速度为(  )
图1
A.         B.
C. D.
解析:三轮的关系应该有v1=v2=v3,故ωr1=ω2r2=ω3r3,再用公式a=即可求得a=,故A正确。
答案:A
2.如图2所示,一根长直轻杆AB在墙角沿竖直墙和水平地面滑动。当AB杆和墙的夹角为θ时,杆的A端沿墙下滑的速度大小为v1,B端沿地面滑动的速度大小为v2,则v1、v2的关系是(  )
A.v1=v2 图2
B.v1=v2cos θ
C.v1=v2tan θ
D.v1=v2sin θ
解析:把A、B两点的速度沿杆和垂直于杆的方向分解,杆不能变长或变短,故A、B两点沿杆的分速度大小相等,即v1cos θ=v2sin θ,所以v1=v2tan θ,故C正确。
答案:C
3.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经过时间t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则经过时间2t,物体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v0+2gt B.v+gt
C. D.
解析:物体做平抛运动,vx=v0,vy=g·2t,故2t时刻物体的速度v′==,C正确,A错误;t时刻有v2=v+(gt)2,故v′=,B、D错误。
答案:C
4.农民在精选谷种时,常用一种叫“风车”的农具进行分选。在同一风力作用下,谷种和瘪谷(空壳)都从洞口水平飞出,结果谷种和瘪谷落地点不同,自然分开,如图3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对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3
A.谷种飞出洞口时的速度比瘪谷飞出洞口时的速度大些
B.谷种和瘪谷飞出洞口后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谷种和瘪谷从飞出洞口到落地的时间不相同
D.M处是谷种,N处是瘪谷
解析:由于风力相同,在风力作用下谷种的加速度要小于瘪谷的加速度,在出口处谷种的速度要小于瘪谷的速度,A项错误;飞离风车后谷种和瘪谷均做平抛运动(即匀变速曲线运动),B项正确;竖直高度相同,运动时间也就相同,故瘪谷的水平位移要大于谷种的水平位移,所以M处为瘪谷,C、D项错误。
答案:B
5.如图4所示,直线AB和CD是彼此平行且笔直的河岸,若河水不流动,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速驶向对岸,小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P。若河水以稳定的速度沿平行河岸方向流动,且整个河流中水的流速处处相等,现仍保持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加速驶向对岸,则小船实际运动的轨迹 图4
可能是图中的(  )
A.直线P B.曲线Q
C.直线R D.曲线S
解析:小船在流动的河水中行驶时,同时参与两个方向的分运动,一是沿水流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二是沿垂直于河岸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沿垂直于河岸方向小船具有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船所受的合外力沿该方向;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时轨迹与其所受外力方向的关系可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应弯向合外力方向,故轨迹可能是S。
答案:D
6.如图5所示,天车下吊着两个质量都是m的工件A和B,系A的吊绳较短,系B的吊绳较长,若天车运动到P处突然停止,则两吊绳所受的拉力FA和FB的大小关系为(  )
A.FA>FB B.FAC.FA=FB=mg D.FA=FB>mg 图5
解析:天车运动到P处突然停止后,A和B各以天车上的悬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线速度相同而半径不同,F-mg=,因为m相等,v相等,LAFB。
答案:A
7.如图6所示,在一个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转轴垂直于此平面,交点O的上方h处固定一细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B,绳长AB=l>h,小球可随转轴转动并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要使球不离开水平面,转轴的转速最大值是(  )
A.       B.π 图6
C. D.2π
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球受三个力作用,重力mg、水平面支持力FN、绳子拉力F。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在水平方向上所需向心力为mv2/R,而R=htan θ,又Fcos θ+FN=mg,Fsin θ=mv2/R=mω2R=m·4π2n2R=m·4π2n2htan θ,当球即将离开水平面时FN=0。FN=mg-m·4π2nh=0,得nmax=。
答案:A
8.(2012·上海高考)如图7所示,斜面上a、b、c三点等距,小球从a点正上方O点抛出,做初速为v0的平抛运动,恰落在b点。若小球初速变为v,其落点位于c,则(  )
图7
A.v0C.2v03v0
解析:如图所示,M点和b点在同一水平线上,M点在c点的正上方。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若v=2v0,则小球落到M点。可见以初速2v0平抛小球不能落在c点,只能落在c点右边的斜面上,故只有选项A正确。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9.(8分)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
(1)验证实验得到的轨迹是否准确的一般方法是:在水平方向从起点处取两段连续相等的位移交于曲线两点,作水平线交于y轴,两段y轴位移之比为________。 图8
(2)某同学建立的直角坐标如图11所示,设他在安装实验装置和其他操作时准确无误,只有一处失误,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在轨迹上任取一点M,测得坐标为(x,y),初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真实值为________。
解析:(1)由于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取的两段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经历的两段时间相等,而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因此两段y轴位移之比为1∶3。
(2)建立直角坐标时, 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
(3)根据平抛运动规律:
x=v0t,y=gt2,
联立得v0=x ,
即为初速度的测量值,
其真实值的计算应为
x=vt,y+=gt2,
联立得v=x ,其中d为小球的直径。
答案:(1)1∶3 (2)坐标原点不应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 (3)x  x (d为小球直径)
10.(10分)如图9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然后小球从轨道口B处飞出,最后落在水平面上。已知小球落地点C距B处的距离为3R,求小球对轨道 图9
口B处的压力为多大。
解析:设小球经过B点时速度为v0,则小球平抛的水平位移为
x==R,
v0=== 。
对小球过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F=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F′=F=mg。
答案:mg
11.(16分)(2012·福建高考)如图10所示,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0.5 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8 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 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图10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析:(1)物块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
H=gt2。 ①
在水平方向上有 s=v0t, ②
由①②式解得 v0=s=1 m/s。 ③
(2)物块离开转台时,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
fm=m, ④
fm=μN=μmg。 ⑤
由③④⑤式解得 μ=,
μ=0.2。
答案:(1)1 m/s (2)0.2
12. (18分)如图11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置以细线相连的质量均为m的A、B两个小物块。A离轴心r1=20 cm,B离轴心r2=30 cm,A、B与圆盘面间相互作用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4倍,取g=10 m/s2。 图11
(1)若细线上没有张力,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
(2)欲使A、B与圆盘面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圆盘转动的最大角速度多大?
(3)当圆盘转速达到A、B刚好不滑动时,烧断细线,则A、B将怎样运动?
解析:(1)当B所需向心力FB≤Ffmax时,细线上的张力为0,即mω2r2≤kmg,
得ω≤ = rad/s≈3.7 rad/s。
即当ω≤3.7 rad/s时,细线上不会有张力。
(2)当A、B所受静摩擦力均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圆盘的角速度达到最大值ωm,超过ωm时,A、B将相对圆盘滑动。设细线中的张力为FT。
对A:kmg-FT=mωr1,
对B:kmg+FT=mωr2,
得ωm==4.0 rad/s。
(3)烧断细线时,A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FA=mωr1=3.2m=0.32mg,又最大静摩擦力为0.4mg,则A随盘一起转动。
B此时所需向心力FB=mωr2=0.48mg,大于它的最大静摩擦力0.4mg,因此B将做离心运动。
答案:(1)ω≤3.7 rad/s (2)4.0 rad/s (3)A随圆盘一起转动,B做离心运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