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7 23: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依据学情、课标、课程内容、主题等,确定了“提炼主题——模块教学——创设情境——问题探究”的启发性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标为导向,将教学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以多种手段,如图片史料、文字史料、影像史料等创设情境。围绕主题,通过基础性问题——关系性问题——评价性问题的启发与引导,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逐步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历史感悟、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主题是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本课上承中国现代的外交事业发展,下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港澳回归既是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新时代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涉及到许多时政热点。因此,讲授本课对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外交事业成就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热爱祖国、维护统一、为振兴中华努力读书的家国情怀。 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同时,日常生活中大量影视片段和媒体资源的接触,会使学生对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基本现状有初步的了解。但这段史实毕竟发生在学生出生之前,而他们对其历史根源不是很清楚,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还比较陌生。此外,本课涉及的不仅包括语文、政治、地理等多科的知识,还联系到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等内容,学生理解较难,因此,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适当补充,多加引导。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学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港澳回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国家强大是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根本保证,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维护统一、为振兴中华努力读书的家国情怀。(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1.通过史料实证,使学生掌握港澳回归的过程、历史意义以及“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及内涵; 2.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史料阅读与分析能力,提高史证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历史感悟能力; 3.通过视频及图文材料呈现,加深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认识,正确看待今天的港澳台问题,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及内涵、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基本史实 教学方法: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难点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过程 教学方法:史料图片解读、史论结合法、情景感知法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历史视频、文字材料、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研读、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引领等
板书设计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 香港回归 三、澳门回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播放相关历史视频,引入话题。 问题:视频中展示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的激动人心的场景,那么关于港澳回归大家了解多少?它们被割占的历史是怎样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过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将共同学习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我们将围绕“统一之梦”整个主题,从四个方面学习本课内容。 展现本课课题以及四个子目。 观看视频,认真思考,完成导入。 播放视频,进行相关介绍,提出相关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新课教学
梦之源 荆荷飘零望统一 阅读历史材料,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内容,梳理香港被割占的历史过程。 问题:阅读材料,简述香港被割占的历史过程。(清晰展示) 依据地图,讲述并梳理出香港被英国割占的历史过程。 展示地图,补充简介澳门被葡萄牙割占的历史过程。 补充:引入材料,点明香港、澳门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阅读历史材料,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思考八年级上册学习过与香港有关的条约。重点理解为何“1997年”是香港回归的关键时间节点。 了解香港被割占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表达论述的能力以及对事件的归纳能力。
梦之缘 伟大构想促统一 引入话题“一国两制”,呈现两则历史材料,进行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解读,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结合历史材料和教材,思考问题,邓小平针对统一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伟大构想? 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内涵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思考“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内涵。 总结讲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历史意义。 学生思考并进行分小组讨论探究“一国两制”的内涵。 结合教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归纳总结能力。落实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要求。
梦之圆 游子归家话统一 过渡:在“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的指引下,1982年,中英正式启动了关于香港问题的外交谈判。在这场世纪谈判中,我们中方表现出最“硬”的立场,坚定地表明我们的外交态度:主权问题,不容谈判!寸土必争! 介绍双方谈判代表:中方——邓小平“钢铁公司”和英方——撒切尔首相“铁娘子”。 问题:情景再现,观看《邓撒会谈》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1.双方就哪些问题展开了谈判? 2.由始至终,邓小平代表的中方态度如何? 过渡:通过讲述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谈判过程中的多次激烈交锋,直至中英二十二轮谈判结束,最终于1984年9月26日公布《中英联合声明》及其三个附件,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通过图文展示香港回归祖国的神圣时刻。 补充:拓展介绍外交官安文彬的“接你回家,一秒不差”的感人故事,表明我国外交家们在国家主权问题上“据理力争”、“寸土必争”、“寸秒必争”的坚决态度。 再次播放关于香港交接仪式的视频,讲述邓小平遗憾没有亲眼见证香港的回归,点明这个不小的遗憾和回归后港人对待邓小平深刻的怀念之情。 介绍中葡双方有关澳门问题的艰难谈判,于1987年4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行使主权。 通过图文展示澳门回归祖国的神圣时刻,视频播放澳门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分小组讨论,总结港澳回归的伟大历史意义。 图片展现香港、澳门如今发展繁荣的场景,带领学生感受“一国两制”方阵的伟大和正确。 观看视频,通过视频使学生初步认知外交谈判时双方代表各自的立场和观点的对立,理解港澳回归外交谈判的艰辛。 通过材料和教师的讲述,使学生深刻认知香港回归背后的艰辛与不易,感受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坚定决心。 引导学生识记、感悟 学生讨论回答,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材料,帮助学生理解。 回归课本,点明基础知识。 通过动态的视频观察、教师讲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通过动态的视频观察、教师讲述,感受港澳顺利回归背后国家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对未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与归纳总结的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落实时空观念;突破本节课重点知识。
梦之愿 浅浅海峡盼统一 展示图文史料,论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点明古代史及近代史中有关台湾的知识点,与前面学习过的知识内容形成形成呼应,构建学生的立体史观。 展示图文,说明台湾近现代历史上与祖国大陆想分离的历史原因,回顾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及解放战争后国民党败退台湾的重要知识点。 图文展示并论证近年来大陆与台湾的多方交往和友好往来,点明“两岸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的观点。 拓展介绍两岸骨肉分离的史实和高秉涵老师护送战友遗骨回家的感人事迹。 联系现实,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深感受到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国家付出的艰辛努力,我们应该为我们国家感到骄傲与自豪!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 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永远昌盛,港澳长久繁华。 期盼台湾早日归来,祖国早日统一。 愿诸君将振兴中华、维护统一之责任, 置于自身之肩上! 认真感受,深化理解。 体会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付出的伟大努力和巨大贡献。 知道,了解,感悟,思考。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为振兴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而努力读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联系现实,升华感情,深化主题,培养学生关注热点问题,正确看待今天的港澳台问题,落实家国情怀要求。
课堂小结 以思维导图入手,再次点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加深学生理解。 跟随教师思路进行课堂小结。 总结提高,巩固新知。
随堂检测 完成相关题目,巩固提高。 认真完成相关题目。 习题演练,巩固新知。
教学反思
课堂容量精简的同时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课程逻辑的同时,也要注重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始终是历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