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钢铁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事业方面的政策和成就。反映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体现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防建设是外交的重要后盾,促进外交事业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布局,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本单元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学生情况分析网络时代,八年级学生在生活对国家的国防成就会通过很多途径有所了解,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要多和现实相联系,多和学生的知识背景相联系,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教学立意
课标要求了解国防成就,即国防自主化与现代化历程,其背后是科技强军推动强军梦的实现,助力中国梦。在此基础上我将课堂明线确定为:探究阅兵背后的自主化与现代化历程;我将暗线确定为探究人物故事背后的强军梦。因此,结合学情,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我将教学立意确定为:(一)钢铁长城何以铸:【纵向】通览海陆空三军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我国国防实力提高的过程。【横向】辅以多兵种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人民军队的英勇作战三个角度,认识到国防力量提高的原因,明确钢铁长城的实质内涵。(二)钢铁长城,守护华夏:【正面】讲述近年来我国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在强军兴军方面取得的新成果,为国防实力提供政治保障,走出新时代强军之路。【侧面】以境外媒体视野中的中国国庆70周年阅兵,带领学生进一步深思,强大的国防军事实力的重要性。【历史对比】结合新旧中国的国防对比,明确国防实力与综合国力之间的联系。(三)山河无恙,英雄归乡:【情景升华】通过第八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视频,了解军人的初心与使命,再引出中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启发学生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三者层层递进、相辅相成。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陆海空军、导弹部队发展过程,自主联系时空,构建时空观念,通过建国前、后阅兵展开横向对比,了解我国国防自主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归纳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依据相关资料得出历史认识或解释的能力以及唯物史观;通过图片史料、视频资料充分挖掘阅兵背后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能力史料实证能力。深入探究阅兵背后的人物事迹,设置情景教学,感受国防现代化之路的艰难,认识人民军队始终不变的职责与担当,渗透家国情怀;结合教材,概括新时代强军之路的举措,增强对科技强军的理解。最后运用视频资料,了解人民军队本色,启发学生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以上分析,我将重点确定为:了解新中国国防及军队建设成就。教学难点理解国防自主化与现代化的发展,建立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树立起为祖国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视频学史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对比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钢铁长城, 何以铸钢铁长城,守护华夏山河无恙,英雄归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人民解放军这座钢铁长城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呢?中间经历了哪些过程又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 观看视频并思考 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一、钢铁长城何以铸 结合图片及所学以时间轴方式回顾我国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陆上雄狮——陆军【图片寻史】展示多样化的陆军军种【归纳】陆军建设经历了什么变化?【总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海上蛟龙——海军【教师历史叙述】结合学生分析及相关图片,讲述我国海军从浅海防御走向深海防卫的过程。讲解海防成就背后科学家的故事“不孝子”“踮起脚尖”【合作探究一 】 历史对比: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空中战鹰——空军结合空军装备发展的历程,引出:发展科技,自主创新才能增强国防力量,铸就钢铁长城。展示空军英烈墙战略威慑——火箭军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教师补充】用军事小百科,明确导弹的概念,通过外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阅兵仪式的评价,达成对导弹威慑力量的深切认识。归纳新中国国防实力增强的原因【合作探究二 】 通过梳理陆、海、空、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你发现新中国国防实力增强,铸成钢铁长城的原因有哪些?①多兵种、武器装备不断更新的现代化部队②坚持自主创新,科技强军③英勇作战的人民军队党和国家对人民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英勇作战的人民军队用青春热血筑成了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回顾所学,以时间轴形式梳理出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归纳图片资料,概括陆军变化,积极举手发言【学生历史叙述】结合教材及地图册p37页时间轴梳理中国海军,在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小组讨论,记录员负责记录,派主发言人回答学生读材料归纳空军发展的几个阶段【学生历史叙述】阅读课本,完成表格结合本节所学小组归纳概括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时间轴的方式再认、再现历史发展脉络。明确陆、海、空军、导弹部队发展过程,自主联系时空,开展横向对比,达成历史解释。充分挖掘史料信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分段故事通过对“不孝子”“踮起脚尖”的解读,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建国初期自主化的艰难与成就,知道科学家在背后的努力和汗水,让学生追真正的星,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将新旧中国海防置于特定时代背景进行对比,培养学生高阶能力,会辩证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建立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横向联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达成对钢铁长城的实质内涵的理解:坚持自主创新的武器装备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归纳国防发展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钢铁长城,守护华夏 新时代强军之路【引言】军队建设的巨大成就还不足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这道坚固的钢铁长城还需要最顶层的政治保障。小组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形势下为推进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了哪些活动?。【教师归纳】政治建军:2014年福建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军队建制:五大军区、五大军种,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思考:人民军队“变”和“不变”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武器、装备不断更新,而守护国土、守护人民的责任与担当丝毫未变 学生自主学习,归纳集体回答 达成历史理解,建立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将历史与现实结合重构。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习主动性课件以灰白为主色调也符合国防自主化艰难起步的特征。通过人民军队“变”与“不变”的价值立意,传递了家国情怀
三、山河无恙,英雄归乡 【情景升华】以2021年第八批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视频待我回家代我回家带我回家 学生思考“待”“代”“带”我回家的三重含义写出中学生的初心与使命? 家国叙述:引导思考中学生肩负的使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责任感。
课堂小结 短短十二字是无数人民子弟兵一生的缩影,他们用青春、热血、生命铸就了共和国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也完成了自己的保家卫国的初心与使命。同学们作为中学生,你的初心与使命是什么呢?
作业布置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我国历次阅兵所展示的军事装备图片,加上说明,在班里办军事展览,展现我国军事装备的进步。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前半部分语速稍缓,与学生活动过程需要再宏观把控时间,加强引导,最后结尾就略微仓促。在备课过程中我努力去挖掘国防成就背后的人物,每个故事均设置大量体验式教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历史人物内心,感受建国初期自主化的艰难与成就。整堂课主色调依次为灰色和白色,侧面反映国防建设自主化、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与取得成就的喜悦。最后解说“待”“代”“带”我回家的三重含义时我已梗咽,声音颤抖。此刻我发现许多孩子为之动容,埋头在思索作为中学生,他肩上的使命又是什么?这一刻我才真正感悟到只有老师在课堂上注入真情实感,学生才可能真正培养起家国情怀。历史课堂终归是人的课堂,挖掘历史进程中的人,课堂才有情感,历史更有温度。
第15课
钢铁长城
强军梦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