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1.课题分析本课位于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8课, 课标要求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许多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杂交水稻、青蒿素,是我国不同科技领域的代表成果,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双百”方针对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更加繁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2.内容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两大板块的内容:科技成就、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方面,课文主要围绕几个方面展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杂交水稻与青蒿素。文化事业的发展方面,课文主要围绕“双百”方针、优秀文化成果、文化自信展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处于八年级第二学期末,即将进入复习备考阶段,本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易于接受,关键在于引起学生兴趣,参与课堂。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1.通过梳理教材,列举新中国科技文化重大成就2.通过分析材料,概括科技文化发展的必要性与意义3.通过解读史实,感悟科技文化工作者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新中国科技文化重大成就教学难点感悟科学家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文字材料 视频(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根据线索提示,猜人物名字。教师讲述:他带领团队研制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伟大成就,那么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文化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让我们进入下面的学习。 根据线索猜人物 在互动中调动学生情绪,以袁隆平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学习目标 1.通过梳理教材,列举新中国科技文化重大成就2.通过材料分析,概括科技文化发展的必要性与意义3.通过史实解读,感悟科技文化工作者艰苦奋斗、勇 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齐读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便于学生自测学习成果。
活动 1.出示六张不同类型成就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类,概括主题。教师讲述:课前大家都阅读过教材,下面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找一找,下列图片代表的科技文化成就是什么?并尝试将其归类。提问一个学生武器 航空航天 农业 医疗 文学学习历史时要对细碎的知识进行整合,如何整合?从微观到宏观,需要同学们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概括。老师将这些知识整合为三部分,一二三军事航天方面的科技成就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可以称为“科技强国力”,四五农业医疗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可以概括为“科技保民生”,文学小说是精神文化的体现,可以归纳为“文化大繁荣”,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具体地看一看新中国的科技文化成就。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教材,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一、科技强国力 1.展示图示,照片,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认识两弹一星。教师讲述:同学们知道“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吗?核弹是以核聚变与核裂变原理制作的炸弹,威力巨大,一般用于大规模的战略打击,二战期间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两颗原子弹,直接扭转了战局。如果说核弹的作用像手榴弹,那么导弹的作用就像枪,用于远距离的战略打击,指哪打哪儿,追踪打击。人造卫星的用途很多,可以用于通讯、气象、军事等各个方面。1964年,大西北的戈壁滩上升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世界,这时,国际上有声音说,中国只是有“弹”无“枪”,无法进行精准打击。两年时候,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打破质疑,并且在1967年成功爆炸了威力更为强大的氢弹。这充分展现了中国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强大力量。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航天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成为继美国、苏联、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两弹一星”呢?2.出示材料,提问学生,概括中国发展“两弹一星”的原因。教师补充:当时中美处于对立状态,美国对中国进行封锁禁运甚至威胁,核武器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中国上空,我们研制核武器是自卫的需要。3.提示学生结合教材资料,讲述钱学森、邓稼先的故事,概括“两弹一星”精神。教师讲述:是什么支撑他们在戈壁黄沙中度过漫长岁月,但他们回顾自己的一生,钱学森会说,邓稼先会说,像他们这样热爱祖国、隐姓埋名的科学家还有很多,1999年,国家在人民大会堂对研制“两弹一星”的功勋们进行表彰,他们身上体现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被概括为“两弹一星”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弘扬。4.出示材料,提问学生概括“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作用。5.爆发中国航天历程视频,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完善时间轴。教师讲述:中国人民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仰望星空,如果现在要拍一个纪录片《中国问天录》,需要编写中国航天大事年表,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帮助完成时间轴。下面我们就从一个视频,从中国中国航天的精彩瞬间中感受中国人民的飞天情怀。 1.结合教材梳理知识2.解读材料,回答问题3.阅读教材,讲述历史人物故事。4.解读史料,回答问题5.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完善时间轴 1.通过两弹一星发展历程,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2.通过解读材料,培养学生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3.培养学生关注教材的意识以及历史解释能力,通过科学家的事迹,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社会责任感与担当。4.通过解读材料,培养学生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5.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与民族自豪感。
二、科技保民生 1.通过《史记》风格的材料,与插画,引导学生认识邓小平及其贡献。 教师讲述:下面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民生领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袁隆平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学习古代史的时候了解过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中会为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立传,今天有人仿照史记笔法,为袁老立传,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一段。择一事终一生,从对袁隆平的介绍中我们发现他一生的事业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团队成功研制了籼型杂交水稻,此后一直致力改良其性能,一直走在创新的路上。今天人们会用不同的形式纪念袁隆平的贡献,同学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以自己的方式向袁老致敬。杂交水稻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使袁老赢得人民如此尊重呢?2.展示图文材料、视频,引导学生概括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屠呦呦与青蒿素的贡献,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讲述:为解决我国吃饭问题做出巨大贡献,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另外,还推广到世界各国,增产效果十分明显,非洲的岛国马达加斯加甚至将我们中国的杂交水稻印到他们国家面额最大的纸币上,可见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的重要贡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让天下苍生不在挨饿。另一位科学家屠呦呦则令世人免受疟疾之苦。教师讲述:没有仪器就用大水缸代替,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这种艰苦奋斗,不怕失败,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么学习,另外,屠呦呦的成就让我们看到传统中医药学的价值,我们要重视中医药学的研究。 1.阅读材料2.解读材料,回答问题 1.了解历史表现的不同形式,史记传记的特点。2.通过解读材料,培养学生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文化大繁荣 1.引导学生总结教材内容并查找相关信息填写表格。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领域同样取得丰富成就,这离不开党方针政策的指导,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找出双百方针的相关内容。 教师讲述: 从类别中我们可以发现文化事业体裁广泛,形式多样。人民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风貌,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从中同学们能说出文艺作品与时代风貌的关系吗?时代决定文艺作品特点,文艺作品反映时代风貌。2.展示改革开放后的文化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教师讲述:改革开放后,中外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我国文艺工作者,文化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同时,中国艺术创作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进行创新演绎。我们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小片段,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教师讲述: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世界影响也越来越大,传播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中国文化事业为什么会不断取得伟大成就呢?习近平主席告诉了我们答案,我们有广袤的土地,深厚的历史,我们有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拥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那就是——文化自信。3.引导学生探究新中国科技文化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教师讲述: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根据图片提示,概括新中国科技文化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1.阅读教材,查找信息2.观看视频3.小组合作探究 1.培养学生关注教材,归纳总结意识。2.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与合作交流能力。
课堂小结 在教师引导下梳理本课知识、逻辑结构 回顾所学,建构认知体系,巩固知识。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目标明确,逻辑清晰,适合常规教学。但问题仍比较突出,如学生活动少,多为问答式互动,教师阐释篇幅过大,没有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另外时间预设不合理,为了提问而大量提问学生,容易导致超时,课堂容量较大。另外,课件与板书的配合不够和谐,出现忘记写板书的情况。此后要在研读教材方面多下功夫,合理安排篇幅、分配时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前、课中、课后,时刻将学生放在心中,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情,保持合适的教学节奏,自如调控学生情绪。要提高重视板书的意识,认真对待板书设计,以板书推进教学过程,课件板书配合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