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24.司马光
目
录
说教材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法
说教材
《司马光》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他是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本套教材出现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选自《宋史》,讲述的是司马光砸瓮救小伙伴的故事。全文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瓮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说教材
课文还配有一幅插图,对应着故事的结局:瓮被砸破,里面的水喷涌而出,司马光在一旁扶起得救的小伙伴。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通过图文对照,感受司马光乐于助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课文最后有三个课后习题,这三个课后习题能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明白这节课学生应该掌握什么、应该怎样教学。
说教材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这种文体,文言文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文言文和古诗有相通之处,在这之前,学生学习了借助注释说说古诗句的意思,所以学生是有一定学习经验的。另一方面,教学时要注意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文言文,朗读时要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借助注释、插图等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掌握文言文学法,进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悟文中人物形象。
依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学生实际情况及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教学体系,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注意到词句间的停顿。
3.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知道故事主要内容,感悟司马光的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4. 在白话文与古文的对比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
结合课标对该学段学生和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我将能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并理解、背诵文言文作为教学重点。基于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我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从而感受到司马光是个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孩子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
整堂课主要以读为主,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范读,自由读、表演读、分角色读。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对文言文有初步的认识;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古文的意思;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的艺术魅力,体会古文的韵味。教学时,我会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谈话法、讨论法、朗读体会法、游戏指导法、评价激励法等。对于文言文中难理解的部分,我会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课文插图去学习,运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自学能力。
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双边互动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乐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具体的学法是“圈点画”、“交流讨论”、“自主探究”、“自评互评”,以及多样的朗读方法等。
说学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好的导入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我设计的导入环节是先从讨论姓氏开始——老师姓什么?学生姓什么?今天要认识的小朋友他姓什么?引出单姓和复姓,然后让学生回顾、齐诵《姓氏歌》,最后揭题说司马光就是我们今天这个故事的主角。板书课题,并让学生一起书空。
(二)初识课文,过关生字词
先让学生自由默读,并想一想这篇课文与平时所学课文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现代文和古文的区别,发现文言文语言的特点。再让学生回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培养学生自主读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采用多形式的识字教学,先范读,然后指名读,最后以开火车的方式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达到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效果。
(三)反复诵读
好的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能激情激趣。这是学生首次接触文言文,所以要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能正确断句、流利朗读。我先通过对比读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读文言文要有节奏,引导学生断句,让他们明白应怎样停顿,然后再通过自由读、跟读、男女分读、表演读等方式反复诵读,切切实实让学生感受到读书学习是一种乐趣。同时,我会在学生读完后进行适时评价。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的肯定,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等。
(四)疏通全文
分别出示表示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的四张插图——做游戏图、跌落水图、光砸瓮图、获救图。先分别请学生说一说图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课文对应的语句,让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难点。知道课文大意后,组织学生表演体会司马光救小伙伴时的表情动作,同学之间互相评议。课堂表演是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全身心感受,让学生自由组合当堂表演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措施。表演结束后让学生凭借印象将故事的内容写一写,然后请同学来说一说,大家评一评谁是“说故事小能手”。表演加深了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印象,这时候再让学生尝试把故事内容写下来,能达到更好的巩固效果。
(五)拓展延伸
提问学生:幸亏司马光及时相救,落水的孩子才得救了,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夸夸司马光呢?小组交流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体会司马光助人为乐,遇事冷静、机智勇敢的高贵品质。播放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曲声中再次大声诵读。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长大后的司马光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主持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告诉学生他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和他幼年热爱学习是分不开的,激励学生要好好学习,付出才会有回报。
(六)作业布置
我会让学生回家后将这篇文言文背给他们的爸爸妈妈听,要求:一背正确,二背出节奏,三背出味道。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感受司马光的美好品质,体会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