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8 07:47:33

文档简介

启用前★注意保密
推测出“死海古卷”的撰写人数。著名的人工智能团队Deepmind与古希腊文专家合作,
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卷
不仅使得古希腊文字的修复准确率不断提高,而且还确定了这些文字的书写时期。所以,
甲骨学与计算机的深度结合;也正是这一波浪潮中的一朵浪花。
高三语文
为什么人工智能会与古文字碰撞出如此多火花呢?因为二者有很多天然的契合点。人
2023.1
工智能近期取得突破的重要领域,恰好能与古文字密切联系起来。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
注意事项:·
人脸识别运用的是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所有古文字本质上都是一种平面图像,识别
1.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起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困难。再如,运用广泛的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本质上是人工智能
2.用黑色水性笔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而古文字是古代语言的一种书面形式,当然也可以成为自然语言处
理的对象。还有大家经常用到的搜索引擎,背后都有知识图谱的加持,利用其中蕴含的知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识,搜索引攀才越来越智能。而古文字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语言、历史、文化等知识的
应用。结合知识图谱技术,使可以让这些知识服务于古文字研究。可以说,人工智能取得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重要突破的这些领域,自然而然会让人与古文字研究发生联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人工智能的助推下,古文字与计算机已经从初步连接开始走向深度结合,“计算古
尽管甲骨文常让人想到“古老”二字,但在甲骨文的研究历程中,各种前沿科技的运
文字学”正在路上。与计算机素有渊源的甲骨学,无疑又走在这一深度结合的前列,“计
用屡见不鲜,并为甲骨学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甲骨学与计算机的结合就是这样的例子。
笄甲骨学”已经启航。件随着这种深度结合,新的合作模式正在成型,新的发展特征正在
早在20世纪80年代,甲骨文字的计算机编码研究就已展开,通过创超专门的字库、设计
显现。
专用的输入法,甲骨文得以进入数字空间。20世纪90年代开始,两岸三地的甲骨文数据
(摘编自莫伯峰《“计算古文字学”正在路上》)
库次第兴起,各具特色的数据库不仅丰富了甲骨文的信息存储和管理方式,也促使甲骨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研究模式开始从纸质化向电子化转变。这些基础性先导工作,既是在甲骨学和计算机之间
A,计算机与甲骨学有很深的渊源,半个世纪以前,就有学者尝试将二者进行初步
搭趋了一座桥梁,同时也昭示了学科协同的无限可能。
连接,此举有力地推动了甲骨学的进步。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推动甲骨学与计算机深度结合。人工智能使得计算
B,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甲骨学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也因人工智能技术的
机功能更强大,与甲骨学结合的领域更多样化,涌现了一批引人注目的成果。比如,利用
介入而取得重大突被以及引人注目的成果。
计算机缀合甲骨,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有学者发文探讨其可行性。受当时算力和算法
C.在甲骨学与计算机深度结合这种研究形式的影响下,国外学者也开始探索利用人
的限制,一直难以取得实际效果。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近年来,巴有多家机构实
工智能进行古文字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就。
现了突破,这一设想终于成为现实。再比如识读甲骨文,过去只能依靠古文字学家的眼目,
D.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知识图谱等技术,都是解码古文字
而现在有些小程序利用手机拍照功能,便让普通大众也能认出一些甲骨文。除此以外,甲
的有利条件,“计算古文字学”正在路上。
骨图像校重、甲骨材质分类、甲骨文字体辨识、甲骨文残辞预测等等,这些过去只有甲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学家才能涉足的领域,现在也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的影子。
A.文章聚焦“计算甲骨学”发展,关联“计算古文字学”的相关研究,具有国际视野。
在甲骨学与计算机深度结合的背后,还有着更深的学科发展背景。放眼世界,“人工
B,文章几个重要的时间点虽没有依序展开,但仍清晰地展现了计算甲骨学的发展历程:
智能十古文字”的浪潮正席卷而来。以色列发现的“死海古卷”曾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
C、文章二、三段是并列结构,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甲骨学与计算机深度结合的意义。
的考古发现,人工智能通过“虚拟拼图”帮助残卷复原,丈通过辩析古卷上的笔迹类型,
D,文章语言不仅严密而且生动,运用修辞使文章避免了枯燥乏味,易于读者理解接受。
高三语文试卷.第1页共12页
高三语文试卷第2页共12页启用前★注意保密
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2023.1
1.D(3分)【解析】A项,“尝试将二者进行初步连接”“此举有力地推动了甲骨学
的进步”错,根据文意,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发文探讨其可行性”不等于进行了
尝试,且“受当时算力和算法的限制,一直难以取得实际效果”,可见并没有“有力
地推动了甲骨学的进步”。B项,“各个领域”错,根据文意,人工智能只是“与甲
骨学结合的领域更多样化”,而不是“各个领域”。C项,根据文意可知,国外学者
的相关探索并不是受到甲骨学与计算机深度结合这种研究形式的影响。
2.C(3分)【解析】二、三段应该是层进结构。
3.A(3分)【解析】“现在普通大众借助计算机也可以开展”错误,于文无据。
4.D(3分)【解析】监测“萨雷兹湖大坝施工的精确数据”错,材料三原文“在对塔
吉克斯坦的大坝变形监测中,北斗系统对萨雷滋湖大坝进行实时连续监测”,监测的
是“变形数据”而不是“施工数据”。
5.D(3分)【解析】A项北斗导航系统“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错,不合逻
辑。B项,根据材料二可知,“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只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
供数据传输服务”。C项,根据材料二可知,“测速、授时”不属于“精度单点定位
服务”,而属于“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6.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志的构成要素及寓意是什么?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哪些服务
功能?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海外应用中有哪些成功案例?(6分。一点2分,意近
即可)
7.A(3分)【解析】表达了“对漂泊异乡的厌倦”错,文中无此意。
8,①用词新颖,灵动自然。山路被祖先和故乡人踩得越来越“瘦”,秧田缠裹着梅岭
一梯一梯地向上“飘”,父亲割“亮”了梅树脚下的杂草,“瘦”“飘”“亮”用
词新奇,鲜明生动。
②使用叠词,富有韵律。如“纷纷冗冗”“层层叠叠”“弯弯曲曲”“隐隐约约”“绵
绵”“厚厚”“悄悄”“慢慢”等,既准确刻画出景物的特征,更让文句流淌着音乐
之美。
③使用修辞,生动形象。如:以“永生抹不掉的胎痕”比喻故乡,写出了故乡对作者
的深刻影响:“充满了野性”采用比拟的手法,赋予梅子灵性:“每每夜风吹过屋后
的梅岭,每每山鸟在竹林间唱响归巢的夜歌,每每月光穿过了屋檐下的山沟,父亲就
会按响他拴挂在木楼顶上的喇叭”采用排比句式,写出了父亲无尽的孤独。
④引用得宜,雅俗并存。苗家情歌、清人诗句的引用,使文章俚俗之趣与典雅之美并
存,别有风味。
(6分。一点2分,答出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第1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