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授课教师 科目课型
授课班级 课题名称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核心素养下的学习目标 了解西晋民族内迁及各民族交流和融合,运用唯物史观辩证的看待民族关系的发展,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审读,养成论从史出的意识,通过识读教材地图,培养历史空间的观察能力。
学习重点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的原因
学习难点 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
学 习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 学习环节及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揭释课题 1.教师:春秋时期,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这种现象出现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 A.加快了社会转型 B.冲击了贵族政治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推动了战国变法 2.教师随即再次抛出问题:那么产生民族交融的背景都有哪些呢? 3.教师出示学习目标。(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背景有哪些(背景有主观成分/被动因素之分)?;理解民族交融的方式和意义。) 1.学生马上可以回答,这种现象出现的最直接的影响时促进民族交融。 2.学生开始思考,并且在脑海里潜意识锁定本堂课重点。 3.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1通过问题和回顾导入,锁定和揭示本堂微课的一个知识点,即民族交融。让学生明晰该课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做好铺垫。 2.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 3.明确教学任务,让学生明晰学生目标。
二、西晋的建立 1.教师: 三国演义 第一回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鼎立之势形成之后,天下统一趋势日益增强。到了西晋,完成了统一。 在我们了解西晋之后,我们一起来分析西晋短暂的原因,因此导致中原人口南迁和北方民族内迁,从而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更好的突出国家的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教师:西晋初年,和汉初一样,由于社会统一,统治者轻徭薄赋,老百姓安居乐业,出示背景1 晋书 食货志 这样记载: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成安其业而乐其事。 2.教师:西晋从公元280年建立到公元316年灭亡,西晋的统一只持续了36年,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相关内容,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哪些因素有关? 3.教师:西周和汉初都实行了分封制度,比如汉初,刘邦分封刘氏子侯为同姓王,订立白马之盟,以巩固汉家天下,最后导致“七国之乱”,汉景帝花了3个月时间平定了叛乱。而当西晋爆发“八王之乱”时,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是怎么做的呢?教师出示背景1: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4.教师:面对混乱的社会状况和昏庸无能的晋惠帝,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先后起兵,争夺中央政权,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战争又给老百姓带来怎样的影响?教师出示背景1出自 晋书 惠帝纪 公私穷踧,米石万钱。 5.教师总结背景1:朝政越来越腐败,制度弊端愈发明显,社会动荡不安,不良风气滋长蔓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动) 教师过渡:又是什么让少数民族遇见中原文化?(人口迁移) 三、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1.教师:我们一起看看北方游牧民族在内迁前的真实写照,并出示背景2 敕勒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他们是我国北方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在水草丰美的草原上放养马、牛、羊等牲畜,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又为何要内迁中原呢?老师总结八个字对联:北方天灾对中原人祸。 2.教师出示背景2出自 后汉书 南匈奴 “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太半。”,向学生提问:材料反映了当时哪些气候现象和灾害。教师总结:与中原人民逃避战乱被迫向南迁移不同,西晋八王之乱时,中原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力量薄弱,又无暇顾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于是西晋开展招抚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加之,北方气候条件恶劣,收成短缺,人畜闹饥荒,物产丰富,气候温暖的中原地区,就成为了他们的目标。此外,中原文化的进步性对少数民族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所以,北方少数民族更带点主动性在里面。 3.教师总结背景2:北方气候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人畜闹起饥荒。中原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也被中原文化吸引。(主动) 四、综上:我们已经深入理解民族融合产生的背景,并对主动背景和被动背景进行一定的区分,正是在主动和被动的交互作用下,不同民族之间开展着交流和合作,民族之间融合速度得到质的飞跃,更让国家在顶层制度设计上,更加倾向于民族政策,为之后隋朝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1.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知识,从朝代交迭过程中,主动进行思考:为什么西晋只是短暂的完成了统一。 2.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历史材料,养成论从史出的意识。 2.该环节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组内成员补充,场外发言,教师总结。学生得出: 社会层面:奢靡之风盛行,腐败严重。 统治层面:只顾贪图享乐,怠于政务。 制度层面:诸侯势力膨胀,得益分封。 3.学生通过材料解读,可以得出晋惠帝是一个不知民情,昏庸无度的人。 4.师生交流: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百姓得到了很贫穷的境地。米价飞涨,民不聊生。 1.学生通过在头脑中情景再现曾在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想象着游牧民族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为随后的材料再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2.学生回答:蝗灾、旱灾、饥荒等。 1.通过新旧知识衔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难点,教学要安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基础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成,让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技能,更好的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2.教师开始渗透对比法,学生也可以结合之前所学的不同国家的衰亡进行类比,可以看到不同民族在交融过程中的相似路径。 2.学生在积极思考过程中,运用自身知识储备,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不同的思想交汇融合,产生新的想法或概念。另一方面,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会从几个大类进行层层分解。 4.三则材料在背景概述中占有大部分,是因为中原是民族融合的主体要素,学生要养成从历史本源出发,寻找民族融合的路径。 教师需用教学语言平稳过渡到民族融合背景2中。 1.通过前后的对比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民族融合不仅是历史环境造就的,也是时代的发展趋势。 3.教师除要教会学生书本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书本之外的新发现,拓展知识范围的同时,更使原有知识变得更加丰满,从背景中“主动”和“被动”之分,更好地理解一个事件所产生背景的普遍性(被动)和特殊性(主动)。
五、作业布置 1.完成本堂微课对应的习题作业。 2.在之前学过的历史事件,找两个历史事件,分析其背景,找出普遍性和特殊性。 学生自检课堂实效性,延伸其他课题分析其背景更具实操性。 设计意图: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是完成知识点教学任务的初衷。
板书设计: 主动:中原物产丰富,气候温暖,文化气息浓厚 民族融合背景 国家统一不可阻挡 被动:朝政腐败、战乱不断、自然灾害频发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深度挖掘历史资料,还原历史,适当延展,在不违背历史事实和始终站在养成新时代历史素养高度的基础上,寻求新发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引发学生对现实的思考。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导向,充分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论从史出”,提升学生分析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应放进常态化教学设计和实操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