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
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通过认识极地地区,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对于极地的考察,各国都在进行中。由于缺乏共同标准,在极地工作的各国考察队员只好保留各自国家的地方时间。因此,科学家们在南极考察遇到外国人时,一般不问"现在几点啦",因为他们的回答往往使人感到莫名其妙。一位美国考察队员曾这样描述他们在南极点举行垒球比赛的情形:"那只小小的垒球一会儿从今天飞到了昨天,一会儿又从昨天飞回今天。"
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极地地区。
新课导入
极地景观
南极主人企鹅
北极主人北极熊
冰山
北极光
冰山
浮冰
新课导入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范围: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包括南极洲极其周边海域。
范围: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
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
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目标导学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南极地区
1.南极中间是陆地周围是海洋
2.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纬60°以南,包括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域。
南极大陆
新课讲解
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南极地区
南极大陆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新课讲解
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北极地区
1.北极中间是海洋周围是陆地。
2.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纬66.5°以北,包括北冰洋和周围的陆地。
新课讲解
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北极地区
北冰洋
北美洲
欧洲
亚洲
新课讲解
某人从南极点出发,先向北走3千米,再向东
走3千米,又向南走3千米,他所处的位置在哪里?
奇思妙想
南极点
新课讲解
读图 :
找出图中的经线、纬线、经度和纬度。
66.5
环境特征
单位:℃
40
20
-20
0
-40
-80
-60
人体体温(37℃)
水的冰点(0℃)
北极地区平均气温(-18℃)
南极地区平均气温(-50℃)
北极地区最低气温(-66.7℃)
南极地区最低气温(-88.3℃)
新课讲解
气温(°C) 降水量(毫米)
20 500
0 400
-20 300
-40 200
-60 100
-80 0
1 4 7 10(月)
气温(°C) 降水量(毫米)
20 500
0 400
-20 300
-40 200
-60 100
-80 0
1 4 7 10(月)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东方站) (格陵兰岛)
南极比北极更寒冷
?
(1)海拔高,气温低
(平均海拔最高的洲,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南极比北极寒冷的原因
新课讲解
(2) 冰雪具有强烈反射阳光的作用 太阳给予南极大陆光热的75%-90%被反射而损失掉!这更加剧了南极气候的寒冷!
新课讲解
(3)北极地区绝大部分是海洋,南极地区绝大
部分是陆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1)海拔高,气温低
(是平均海拔最高的洲,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2)冰层厚而广,阳光反射强烈。
南极比北极寒冷的原因
北极
南极
“世界寒极”
新课讲解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50℃以下,极端最低温达-88℃以下;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
55毫米以下,最少的地方不
足5毫米;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17米/秒—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气候
(酷寒)
(干燥)
(烈风)
“世界寒极”
“白色荒漠”
“风库”
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但是没有南极地区那么严寒,年平均气温-18℃。
一般年降水量在100~250毫米之间,降水量比南极地区高得多
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海陆因素
“冰雪高原”
新课讲解
南极洲的自述:“我在世界各大洲排行老六,周围被大洋姐妹环绕,与老四隔麦哲伦海峡相望,有‘冰雪高原’之称。”你认为南极洲的自述是真的吗?为什么?
是真是假
因为南极洲的面积在七大洲中居第五位,它隔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假的
新课讲解
你相信吗?
极地地区会有人居住吗?
在极地地区你们会发现什么?
北极小分队见到了北极的原住民——
因纽特人(黄种人)
新课讲解
海象
海象群
新课讲解
北极狐
北极驯鹿
新课讲解
南极的企鹅和冰山
新课讲解
南极磷虾
新课讲解
20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派出科学考察船或科学考察队,到南极地区进行考察。
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每年暖季在南极基地上活动的人数达2 000多人。
目标导学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新课讲解
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01
02
03
新课讲解
南极地区资源
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海洋生物
新课讲解
磷 虾
广泛分布在南极海域,是鲸、海豹、企鹅的主要食物。
企 鹅
属于禽类,不会飞,南极洲的代表动物。
新课讲解
北极地区资源
对北极地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资源丰富
随着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
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
新课讲解
鹅
属于禽类,不会飞,南极洲的代表动物。
海 象
北极熊
北极狐
海 豹
南极圈
中山站
泰山站
昆仑站
长城站
我国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
唯一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考察站是__________
纬度最高的考察站是_______
我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是__________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是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
长城站
昆仑站
长城站
昆仑站
北极圈
黄河站
北极地区科考站
黄河站
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
建成于2004年7月28日
新课讲解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而北极却在7月呢?
活动题
①南北半球季节相反,2月份正是南半球的夏季——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7月份是北半球的夏季。
②2月份南极极昼时间长,7月份北极极昼时间长
新课讲解
南极科学考察示意
从飞机上发出并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信号,用来测量南极大陆岩床上的冰层厚度。
利用钻孔机从冰层钻取圆柱样品,可以获得南极过去数千年的降水和气温的记录。
人类首次横跨南极
新课讲解
活动:讨论我国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在地球这个大系统内的一切要素变化的迹象,如气候变化、火山喷发、厄尔尼诺现象、人类活动甚至太阳活动等等,都可以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记录”在南极冰盖的积雪和冰川冰里。这样,我们从南极的冰盖上取雪样,或者钻冰芯,就如同医生从人的耳朵上取一滴血一样。医生化验血样来判断人是否健康,我们就化验雪样来判断地球的健康情况,而深层的冰芯则会告诉我们地球的历史状况。
秦大河院士
新课讲解
如果你去极地考察,请选择下列所需物品:
指南针、温度计、棉衣、棉帽、沙漠鞋、手套
太阳镜、遮阳帽、雨衣、冰芯钻探机、帆船
想一想:
消失的家园
目标导学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新课讲解
极地地区开发现状
穿越南极
新课讲解
因乱捕滥杀,极地动物已陷入危机。。。
新课讲解
日本政府每年向捕鲸行动提供数十亿日元的资金支持。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统计,从商业捕鲸禁令生效到2012年,日本“科研捕鲸”超过1.8万头,超过全球捕鲸量的40%。
新课讲解
环境破坏
突发重大污染事件
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导致北极地区环境污染。
石油泄漏等重大突发污染事件,给北极地区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新课讲解
环境破坏
北极地区与全球气候变化
北极地区变暖,不仅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还会影响当地赖以为生的陆上及海洋动物的栖息。
新课讲解
极地地区科学考察
《南极条约》
1959年12月1日由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兰西共和国、日本、新西兰、挪威、等国建立,旨在约束各国在南极洲这块地球上唯一一块没有常住人口的大陆上的活动,确保各国对南极洲的尊重。
新课讲解
保护环境
《北极熊保护公约》
北极地区的国家签署了保护北极熊的国际公约:严格控制买卖、贩运自然熊皮及其制品。
保护地球最后的净土——极地
《南极条约》
主要内容是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进行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对缓和有关国家对南极的领土纷争,促进各国在南极考察方面的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课讲解
极地地区
位置最南南极洲,三洲三洋绕四周;
冰雪高原冷大陆,四周冰山大水库;
北极圈内北冰洋,三洲环绕分清楚;
企鹅磷虾北极熊,独特生物极地驻;
酷寒干燥烈风吼,有煤有铁有石油;
两极考察显身手,长城中山和黄河;
保护极地不容缓,和平利用订条约;
世界各地已游遍,问问自己成就否?
随歌谣学地理
新课讲解
本章知识结构
冰
雪
覆
盖
的
大
陆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地球最南端—南极大陆
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企鹅—南极的主人
地球最北端——北极大陆
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
北极熊的故乡
科学考察宝地
丰富的自然资源
原始的自然环境
极地保护与和平利用
签订条约,和平利用
共同保护,持续发展
极地地区
板书设计
1.下列四地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昆仑站 D. 南极点
A
课堂练习
2.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拉丁美洲
C. 欧洲 D. 南极洲
D
课堂练习
3.南极地区的特征及其原因搭配正确的是( )
A.淡水宝库——降水丰富,河湖众多
B.冰雪高原——冰川覆盖,海拔高
C.白色荒漠——沙漠面积广大
D.科研宝地——企鹅、北极熊等生物种类多,矿产资源丰富
B
课堂练习
4.南极考察队员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A. 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B. 极地干燥,缺乏淡水
C. 遇到当地土著人的袭击
D. 找不到裸露地建立营地
A
课堂练习
5.如果在昆仑站选择一种自然资源,结合考虑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当地资源状况,最合适是( )
A.煤炭 B.地热
C.石油 D.风能
D
课堂练习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有什么感想
收获园地
1.再读教材,加深理解
2. 同步检测题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