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单元 阶段重点突破练(一)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单元 阶段重点突破练(一)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08 09:0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 阶段重点突破练(一)
一、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相关计算
1.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2.0 mol X(g)、4.0 mol Y发生如下反应:X(g)+Y(?)3Z(g),测得X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时间/min 1 2 4 6 8
X物质的量/mol 1.5 1.2 1.0 0.9 0.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Y的质量,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B.0~4 min 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
C.2~4 min 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
D.X、Y的反应速率一定相等
2.两气体A、B分别为0.6 mol与0.5 mol,在0.4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BmC+2D,经5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为0.2 mol,在此时间内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平衡时反应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1.1 mol
B.B的转化率为20%
C.0~5 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L-1·min-1
D.m=3
3.(2020·浙江1月选考,21)一定温度下,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3C(g)。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n/mol t/min n(A) n(B) n(C)
0 2.0 2.4 0
5 0.9
10 1.6
15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 min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9 mol·L-1·min-1
B.该反应在10 min后才达到平衡
C.平衡状态时,c(C)=0.6 mol·L-1
D.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为20%
4.在372 K时,把0.5 mol N2O4通入容积为5 L的恒容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 s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1。在60 s时,反应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 s内,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
B.在2 s时体系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
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有N2O4 0.25 mol
D.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40%
5.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H2O(g)。在610 K时,将
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H2S的平衡转化率α1=________%。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实验探究
6.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快的是(  )
选项 金属(粉末状) 酸及其浓度 酸的体积/mL 反应起始温度/℃
A 0.1 mol Zn 6 mol·L-1硝酸 20 50
B 0.1 mol Fe 3 mol·L-1硫酸 20 30
C 0.1 mol Zn 3 mol·L-1硫酸 20 30
D 0.1 mol Zn 3 mol·L-1盐酸 40 30
7.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①增加铁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初始浓度c/(mol·L-1) 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
CH3COCH3 HCl Br2
① 0.80 0.20 0.001 0 290
② 1.60 0.20 0.001 0 145
③ 0.80 0.40 0.001 0 145
④ 0.80 0.20 0.002 0 580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C.增大c(HCl),v(Br2)增大
D.增大c(Br2),v(Br2)增大
9.将浓度均为0.01 mol·L-1的H2O2、H2SO4、KI、Na2S2O3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
资料: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为H2O2+2S2O+2H+===S4O+2H2O。
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为H2O2+2I-+2H+===I2+2H2O,反应B为……
(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
(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
a.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Na2S2O3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试剂X是________。
(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1)。
用量/mL 实验序号 H2O2溶液 H2SO4溶液 Na2S2O3溶液 KI溶液(含淀粉) H2O
实验Ⅱ 5 4 8 3 0
实验Ⅲ 5 2 x y z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是30 min、实验Ⅲ是40 min。
①实验Ⅲ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________。
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Ⅳ(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1)。
 用量/mL 实验序号 H2O2溶液 H2SO4溶液 Na2S2O3溶液 KI溶液(含淀粉) H2O
实验Ⅳ 4 4 9 3 0
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
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Ⅳ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判定
10.在373 K时,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物质的量的NO2和SO2,发生如下反应:NO2+SO2NO+SO3,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O2、NO2、NO、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NO2和SO2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平衡体系中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应开始时总物质的量
D.NO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不相等
11.(2022·南京调研)在绝热的某刚性容器中置入1 mol F2和3 mol ClF3,发生反应:F2(g)+ClF(g)ClF3(g)。下列说法中不能判断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F2(g)和ClF(g)体积之比恒定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混合物中Cl元素质量分数恒定不变
D.容器中温度恒定不变
12.一定温度下,将2 mol SO2和1 mol O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O22SO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达到反应限度时,生成2 mol SO3
B.达到反应限度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的生成速率
C.达到反应限度时,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一定为2∶1∶2
D.SO2和SO3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为2 mol
13.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
①容器内温度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⑥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⑦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 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同时生成2n mol A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四、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
14.在2.0 L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HCl和0.3 mol O2,加入催化剂发生反应:4HCl(g)+O2(g)2Cl2(g)+2H2O(g),HCl、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v正=v逆
B.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不变
C.t1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比t2时的大
D.t3时,容器中c(Cl2)=c(H2O)=0.4 mol·L-1
15.(2022·上海高一期中)一定条件下,Cu2+、Mn2+、Fe3+的浓度对乙酸在光照条件下的催化降解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其降解产物为无污染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Cu2+、Mn2+、Fe3+的催化降解率越大
B.离子浓度相同时,Cu2+的催化效果最好
C.Fe3+的浓度对乙酸降解率的影响不大
D.乙酸的降解产物可能是CO2和H2O
16.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某新型催化剂能促使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T ℃时,将0.8 mol NO和0.8 mol CO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模拟尾气转化,容器中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10 min,v(NO)=________ mol·L-1·min-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新型催化剂可以加快NO、CO的转化
b.该反应进行到10 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平衡时CO的浓度是0.4 mol·L-1
17.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 mol·L-1 H2C2O4溶液 H2O 0.2 mol·L-1 KMnO4溶液 3 mol·L-1稀硫酸
1 3.0 2.0 3.0 2.0 4.0
2 3.0 3.0 2.0 2.0 5.2
3 3.0 4.0 1.0 2.0 6.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v(KMn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化学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 mol·L-1 H2C2O4 溶液 H2O 0.2 mol·L-1 KMnO4溶液 3 mol·L-1稀硫酸
4 3.0 2.0 3.0 2.0 t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段重点突破练(一)
1.B 2.D 3.C 4.B
5.2.5
解析 设平衡时H2S转化的物质的量为x mol,
H2S(g)+CO2(g)COS(g)+H2O(g)
初始/mol    0.40   0.10   0   0
转化/mol    x    x    x   x
平衡/mol   0.40-x  0.10-x  x   x
则:=0.02,解得x=0.01,H2S的平衡转化率α1=×100%=2.5%。
6.C [硝酸和锌反应不生成氢气,排除A选项。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锌与酸的反应速率比铁快,因此生成H2的速率:C>B。在相同的条件下,氢离子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因此生成H2的速率:C>D,故选C。]
7.D [对于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来说,增大压强、增大浓度、升高温度以及增大固体的表面积,都可增大反应速率。①Fe为固体,增加铁的量,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气体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④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气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
8.D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以及催化剂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本题中溴作为反应物,其浓度越大,物质的量越多,其颜色消失的时间会越长,另外可从表中数据判断出,实验①④中CH3COCH3、HCl的浓度是相同的,而④中c(Br2)比①中的大,所以时间变长,速率变慢,故D错误;对比①②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故A正确;比较实验②和③组数据,Br2的浓度相等,溴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也相等,溴的反应速率是相等的,故B正确;比较①③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HCl),v(Br2)增大,故C正确。]
9.(1)I2+2S2O===2I-+S4O 催化剂
(2)淀粉、碘化钾
(3)①8、3、2 ②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氢离子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4)由于n(H2O2)∶n(Na2S2O3)<,v(A)解析 (1)“碘钟实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2S2O+2H+===S4O+2H2O,该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为H2O2+2I-+2H+===I2+2H2O,则总反应减去反应A可得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为I2+2S2O===2I-+S4O;通过反应A、反应B可知,I-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因此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作催化剂。(2)H2O2具有氧化性,会将KI氧化为I2,淀粉溶液遇I2变为蓝色,I2具有氧化性,会将S2O氧化为S4O,I2被还原为I-。所以试剂X是淀粉、碘化钾。(3)①为便于研究,在反应中要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即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其他条件都相同,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Ⅲ与实验Ⅱ相比硫酸溶液的体积减小,为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而且混合后总体积相同,实验Ⅲ中,x=8,y=3,z=2。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4)对比实验Ⅱ、实验Ⅳ,可知其他量没有变化,溶液总体积相同,H2O2溶液的体积减小,Na2S2O3溶液的体积增大,n(H2O2)∶n(Na2S2O3)<,结果未出现溶液变为蓝色的现象,说明v(A)<v(B),导致不能出现溶液变蓝的现象。
10.C [平衡状态时SO2、NO2、NO、SO3的物质的量不变,但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平衡时NO2和SO2的物质的量不变,不一定相等,与起始投料量有关,故B错误;方程式两边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所以体系中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应开始时总物质的量,故C正确;因为反应从反应物投料建立,所以只要反应发生就有NO和SO3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平衡时也相等,故D错误。]
11.C [当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时,反应即达到平衡,由于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呈正比,故各组分的体积之比恒定不变时,可以说明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和质量不发生改变,故在该反应体系中,Cl的元素质量分数恒定不变,即Cl的元素质量分数恒定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在绝热容器中,容器中温度恒定不变,可以说明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12.D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2 mol SO2和1 mol O2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小于2 mol,A错误;达到反应限度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的生成速率的2倍,B错误;平衡时各物质分子数的关系与起始量、转化率有关,则不能确定达到反应限度时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C错误;起始加入2 mol SO2,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守恒,则最终SO2和SO3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为2 mol,D正确。]
13.C [①该容器为绝热容器,容器内温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由于B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增大,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建立平衡过程中混合气体分子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由于是绝热容器,建立平衡过程中容器温度变化,混合气体压强发生变化,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变,混合气体压强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④由于B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增大,混合气体分子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是化学平衡的特征标志,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⑥达到平衡时A、C、D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等于2∶1∶1,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⑦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没有指明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一定消耗2n mol A,同时生成2n mol A,A的浓度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①②③④⑤⑧,共6个,答案选C。]
14.C [t2时,反应物的量还在减少,反应还在向正方向进行,v正>v逆,选项A错误;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选项B错误;反应4HCl(g)+O2(g)2Cl2(g)+2H2O(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恒容容器内压强减小,故t1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比t2时的大,选项C正确;t3时,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减少了
0.2 mol,故生成Cl2、H2O的物质的量均为0.4 mol,容器中c(Cl2)=c(H2O)=0.2 mol·L-1,选项D错误。]
15.A [Cu2+、Mn2+、Fe3+均可作乙酸降解的催化剂,要使催化剂达到最佳催化效果,需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A项错误;根据图示可知,相同浓度下,a线(Cu2+)表示的降解率最大,B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Fe3+的浓度增加,乙酸的降解率变化不是很大,所以Fe3+的浓度对乙酸降解率的影响不大,C项正确;乙酸的降解产物为无污染物质,其产物可能为CO2、H2O,D项正确。]
16.(1)2CO+2NON2+2CO2
(2)0.02 (3)ab
解析 (1)NO、CO反应产生N2、CO2,根据图像可知,反应一段时间后,n(NO)不再变化,且不为0,则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再根据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
(2)0~10 min内,v(NO)==0.02 mol·L-1·min-1。(3)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使用新型催化剂可以加快NO、CO的转化,a正确;根据图像可知,该反应进行到10 min后,NO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正确;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是0.4 mol,由于容器的容积为2 L,所以CO的浓度是0.2 mol·L-1,c错误。
17.(1)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KMnO4溶液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2)1.5×10-2 mol·L-1·min-1
(3)①生成物中的Mn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②MnSO4 ③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更短(或所用时间t小于4.0 min及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可由图表中的数据直接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KMnO4溶液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2)v(KMnO4)==1.5×10-2 mol·L-1·min-1。
(3)由图可以看出Mn2+在一定时间后生成速率增大,故可以想到生成物中的MnSO4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从而提出假设;在反应时KMnO4是用H2SO4酸化的,如果用MnCl2来证明Mn2+的催化作用,就又引进了Cl-,这时就不知道是Mn2+的催化作用还是Cl-的催化作用。而用MnSO4就能避免这个问题。有了催化剂,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褪色时间就会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