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别》
—杜甫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唐玄宗“开元盛世”
武则天
唐太宗
“贞观之治”
国力
唐朝
唐高祖
建立唐朝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诗唐史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上述诗句描述了当时怎样的场景?该现象的出现与唐朝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安史之乱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姚崇、宋璟等贤臣
开元盛世
以开元为年号29年
以天宝为年号14年
玄宗在位44年
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历史事件,其起因本来就应是相当复杂的......安史之乱的爆发,不存在任何偶然性,完全是历史的必然。 ——王素《略谈安史之乱》
崇尚节俭
励精图治
整顿吏治
一、安史之乱
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找出安史之乱原因?
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统治前期
统治后期
崇尚节俭
任用贤相姚崇宋璟
励精图治
整顿吏治
日益骄奢
任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
不理政事、宠幸杨贵妃
朝政腐败
一、安史之乱——1、背景
①政治腐败:
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玄宗在位44年
以开元为年号29年
以天宝为年号14年
口蜜腹剑、野无遗贤
李林甫
杨国忠
“妒贤嫉能,举无比者”
——《旧唐书·李林甫传》
身兼41职,他不仅任意处理政务,更对正直有才能之人,百般打击排挤……杨国忠还广收贿赂,集缣多至3000万匹。
——明秀丽《试析玄宗心态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
长恨歌——白居易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
669年唐朝疆域图
741年唐朝疆域图
材料1:从713—755年,唐对吐蕃用兵26次,对突厥用兵12次,对契丹用兵9次,对奚用兵2次,对南诏用兵6次,……在这些战役中,唐朝军队是经常吃败仗的……再有其他方面的部族的反抗斗争,唐朝的边境局势是烽火不断,战火连绵。
——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
②社会危机:边疆形势紧张,社会矛盾尖锐
一、安史之乱——1、背景
材料1:节度使“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兵志》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平卢
范阳
河东
朔方
河西
3.75
9.14
5.5
6.47
7.3
陇右
剑南
北庭
安西
岭南
7.5
3.09
2万
2.4
1.54
解决边境与地方问题——设立节度使
边镇驻军49万,中央守军9万
③军事失当:节度使势力膨胀;兵力外重内轻。
一、安史之乱—1、背景
④重兵在握:安禄山兼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安禄山
“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旧唐书》
(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一、安史之乱—1、背景
社会危机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社会矛盾尖锐
外重内轻,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
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一、安史之乱—1、背景
学以致用
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请在□内画√。
□皇帝荒废朝政 □发生严重灾荒
□杨贵妃得宠 □节度使势力膨胀
□农民负担过重 □军队战斗力薄弱
√
√
√
安禄山,本姓康 ,字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 )人 ,粟特族。
他精通九蕃语言。骁勇善战,屡建功勋。天宝年间,平步青云,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拥兵20万。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
755年,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
一、安史之乱
(1)755年,安禄山和部下史思明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
(3)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
(2)756年,玄宗入川,马嵬驿之变。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4)唐朝调回西北精兵、北方少数民族军队援助、安史叛军内乱,763年最终被平定。
(755年——763年)
一、安史之乱
经过
一、安史之乱
2、概况
(1)时间:
755—763年
(2)人物:
安禄山 史思明
(3)经过:
河北起兵
攻占洛阳
逼近长安
唐玄宗逃往四川
肃宗继位
平定叛乱
平叛将领:郭子仪、李光弼 ,755年-763年,唐政府历时八年才平定安史之乱。
视频:安史之乱的过程
史海拾贝
安禄山发动叛乱,李隆基带着贵妃杨玉环、皇子离开长安,逃向四川。走到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以禁军主帅龙虎大将军陈玄礼为首的随从将士,杀死宰相杨国忠,逼着皇帝处死杨贵妃。玄宗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赐贵妃三尺白绫,自缢于马嵬驿西门外三门佛殿,那年杨玉环38岁。
马嵬坡兵变
《明皇幸蜀图》
归纳材料,说说安史之乱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1:“(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
材料3: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父死子握其兵。
——《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2:战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 如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税赋强加于犹在户籍上的农民。
1、北方地区社会经济遭到破坏,人口锐减。
2、阶级矛盾尖锐,各地农民起义频发。
3、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6千万
5千万
4千万
3千万
2千万
1千万
918万
193万
5288万
1699万
全国人口统计表
《月夜》、《哀王孙》、《悲陈陶》、《对雪》、《春望》、《述怀》、《羌村》、《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答: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是广大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唐朝建立618
贞
观
之
治
李世民
李
渊
武则天
承上启下
唐玄宗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755--763
唐玄宗时爆发
唐肃宗平叛
由盛转衰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
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
给唐朝
致命打击
藩镇割据
原因:
①统治者(唐玄宗)不再励精图治而纵情享乐;
②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③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
微 拓 展
唐玄宗的功与过
唐玄宗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
1.功: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崇尚节俭,反对奢侈,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使得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政局稳定,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
2.过:唐玄宗统治后期重用奸臣,任人唯亲,追求享乐,荒淫无度,不理政事,朝政腐败,导致社会各种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采取安抚政策,设立更多的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1.自行委派官吏。
2.不向中央交赋税。
3.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4.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
藩镇的割据性
地方:藩镇割据
黄巢像
这首诗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画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中央无力控制藩镇;
②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③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2)过程:
(3)影响:
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1)背景:
转战南北 攻人长安
朱温投降 被镇压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2、唐朝灭亡
(1)时间:
907年
(2)人物:
朱温
(3)建立政权:
后梁
黄河流域——五代(相继建立)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南方地区——十国(先后并存)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五代分别是哪五个朝代?集中在哪个区域?五个朝代之间是更迭还是并立?
2.十国是指哪十个政权?集中在哪个区域?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后梁帝国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存在16年-3帝
后唐帝国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
存在13年-4帝
后晋帝国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存在12年-2帝
后汉帝国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存在3年-2帝
后周帝国
郭威
邺都节度使
存在9年-3王
归纳表格,说说五代十国局面的实质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课本P25【相关史事】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境内的钱塘江一带遭到海潮侵袭,成千上万亩农田被淹。吴越国王钱镠组织人力修筑海塘堤坝,汹涌的海水再不能逞凶,钱塘江附近变成富庶的农业区。
特点1:北方政局更迭频繁,社会动荡
特点2:南方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实质: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春秋战国
五代十国
隋朝
秦朝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1.北方政权:
2.南方政权:
3.政权君主:
4.政权实质: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汉
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9个)
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之前都是是节度使
五代十国是唐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五代十国时期的特点:政权分立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5.北方特点:
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6.南方特点:
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根源: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实质: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画面描绘了南唐高官韩熙载开宴行乐、众人静听琵琶的情景。
907年唐朝灭亡
960年
五代十国
618年唐高祖
唐朝建立
唐太宗
贞观之治
武则天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唐玄宗
开元盛世
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
课堂小结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要居安思危、防止腐败、注重民生、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平衡……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板书设计
开元盛世
黄巢起义、唐亡
五代十国的更替
安史之乱(755-763)
节度使制度
藩镇割据逐渐形成
藩镇割据继续发展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延续
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黄巢起义——致命打击
朱温建梁——907年,唐朝灭亡
十国:
五代:梁、唐、晋、汉、周
安史之乱
原因:统治腐败,矛盾尖锐
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经过: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叛乱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楚、前蜀、吴越、闽、南汉、吴、荆南、后蜀、唐、北汉
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课堂小结
1.番禺日报2016年10月2日文章:……安禄山每次入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领导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是( )
A.安禄山 B.宇文化及 C.朱温 D.姚崇
D
A
拓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