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三节 光的折射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三节 光的折射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08 12:4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三节 光的折射
1.(教材习题变式)下列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是( )
D
解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故D正确。
2.(21-22·临沂郯城期中)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当光与水面的夹角是30°时,折射角可能为( )
A. 0° B. 40° C. 60° D. 70°
解析:因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是30°,故入射角为90°-30°=60°,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向平静的水面,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折射角可能是40°,故B正确。
B
3.(教材习题变式)如图所示,某喷水池的池底安装有一只射灯,射灯射出一束光在水面发生折射,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折射光线大致位置。
解析:过入射点做法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4.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下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总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为0°。
解析:(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由题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为0°。
小于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3° 22.1° 35.4° 40.9°
反射
折射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4.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下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2)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规律。
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   (选填“是”或“否”)。
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评价:存在不足,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继续做此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3° 22.1° 35.4° 40.9°
是 
五次实验数据可以探究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规律,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
介质做此实验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5.(20-21·临沂沂南期中)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B
解析:湖中出现岸上景物的倒影,镜中的陶罐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D不符合题意;碗中的筷子由于光的折射,水下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好像断了,B符合题意;灯光在夜空中沿直线传播,C不符合题意。
6.叉鱼时(如图所示),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下列光路图正确规范的是( )(S表示鱼,S′表示鱼的像)
解析:叉鱼时,渔民看到的是鱼的像,光线是从水中斜射向空气,然后进入人眼,A、B两图中光线传播方向画反了,故A、B错误。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的位置偏高,且像为虚像,因此看到像的光线应该用虚线,故C错误,D正确。
D
7.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   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   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选填“实”或“虚”)像。
  虚
解析: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是由于杯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睛,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杯中缓缓注水后,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
直线
折射
8.(20-21·临沂沂水期中)一束光射向一块平行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路正确的是( )
解析:先画出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最终的出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平行。故只有B项正确。
B
9. 光从空气进入圆球状小水滴,再从水滴射入空气,如图,其可能的光路是( )
A. ACDE  
B. ACDF
C. BCDE  
D. BCDF
D 
解析: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入射光线BC的折射光线为CD。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则CD的折射光线为DF。如图所示。
10.(20-21·临沂费县期中)人在B处观察到一个彩色玻璃球沉在水池底A处,如图所示。若在B处用激光射到玻璃球上,则激光应对着( )
A.正对 A点 B. A点的上方些
C. A点的下方些 D. A点的左侧
A   
解析:如图所示,连接BA,过折射点作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A点是玻璃球的虚像,玻璃球的实际位置在A点的下方,但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正对A点照射,激光刚好照在玻璃球上。
11.(20-21·临沂平邑期中)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 NN′是界面 D. MM′的右边是玻璃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4-16所示,由∠BOM=30°可知,∠BON=90°-30°=60°,而图中已知∠AON=60°,所以NN′为法线,则MM′为界面。因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当光线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时候,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CON′=90°-50°=40°,为折射角。由图可知,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AON为入射角,等于60°,∠CON′为折射角。则MM′的右边是玻璃,故该图反映出的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综上分析,只有D选项正确。
D
12.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选填“甲”或“乙”)的位置。人眼所看到的太阳是   (选填“实”或“虚”)像。
解析:太阳落山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通过折射我们看见了太阳的虚像(即观察到的落日),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乙位置。
折射  


13.(教材习题变式)如图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笔向空水槽底部固定点O发出一束激光。向水槽内加水使水面上升至A点,此时光斑在O点   侧,这是因为发生了    现象。打开水槽底部水龙头缓慢放水,同时观察到水槽底部光斑向   移动。
解析: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O点;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因此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侧,打开水槽底部水龙头缓慢放水,水面下降,折射点向右移动,因此折射光线逐渐向右移动。
左  

光的折射
14.(2021·滨州中考)如图所示,光线AO与水面成45°角射在水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解析:过入射点O垂直水面作出法线,求出入射角为90°-45°=45°,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45°,在空气中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折射角小于45°,在法线的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
15.(20-21·临沂罗庄区期中)如图,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有一个是路灯,另一个是路灯的像。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解析:分析可知,B是路灯的虚像点,A是路灯的发光点;连接眼睛处的E点与像点B,EB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O,则OE为折射光线,连接AO,AO就是入射光线,即可完成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A的光路图。
16.(21-22·临沂沂南期末)小明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
(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小明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折射光和入射光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不能  

(2)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他测量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将光屏F调至与光屏E在同一平面内,然后在玻璃水槽底部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
入射角α 30° 45° 60°
折射角β 22° 32° 41°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可逆的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17.(20-21·临沂兰山区期中)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实验中,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空气中,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光路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此现象说明   (选填序号)。
A.光路可逆
B.光在水面只发生了折射
C.光在水面既发生了折射又发生了反射
解析:(1)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空气中,观察到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径迹如题图所示,在图中可以看到反射光线,同时也看到折射光线,故选C。
C
17.(20-21·临沂兰山区期中)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实验中,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空气中,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光路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2)增大这一束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发现射入空气的光的径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增大,此现象说明   (选填光源序号)。
A.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
C.折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成正比
解析:(2)光源射出的光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是入射角,空气中的光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是折射角;增大这一束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即增大了入射角,发现射入空气的光的径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增大,也就是折射角也增大,此现象说明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但不能得出成正比的关系,故选B。
B
17.(20-21·临沂兰山区期中)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实验中,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空气中,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光路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3)让这一束光垂直于水面射入空气,传播方向   (选填序号)。
A.向右偏
B.向左偏
C.不偏折
解析:(3)光垂直射到界面时不改变方向,所以,让这一束光垂直于水面射入空气,其传播方向不偏折,故选C。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