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8 11:1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读图“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下列1-2题。
1. 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
①使“太阳光线”对准地球仪的球心 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使地球仪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④使“地球”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该同学将地球仪沿图示轨道移动一周,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 23°26′S 23°26′N B. 90°S 90°N
C. 66°34′S 66°34′N D. 始终直射赤道
图示意世界时(0时区区时)3点时某区域的太阳高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3-4题
3. M地的地理坐标是( )
A. (50°S,135°E) B. (20°S,135°E) C. (50°S,135°W) D. (20°S,135°W)
4. 图示季节( )
A. 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B. 地球公转速度为年内较慢时段
C. 泰山日观峰日出东南方向 D. 美国的昼长时间一定在缩短
雅丹地貌是指干旱地区河湖沉积物经侵蚀形成的土墩和沟槽。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有一片水上雅丹,远看像无数岛屿屹立在湖中(图1),数万年间水上雅丹时有时无。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不同岩石类型。读图,完成5-7题。
图1 图2
5. 组成水上雅丹的岩石属于图2中(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推测水上雅丹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
A. 湖泊沉积—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湖水蒸发
B. 风力沉积—地壳抬升—湖水入侵—流水侵蚀
C. 湖泊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湖水入侵
D. 湖水入侵—泥沙沉积—地壳抬升—湖面下降
7. 数万年间水上雅丹时有时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人类活动 B. 气候变迁 C. 风力强弱 D. 地壳抬升
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8-9小题。
8. 上图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
A. 向斜山 B. 向斜谷 C. 背斜山 D. 背斜谷
9. 该区域( )
A. 铁路交通运输发达 B. 河谷仅受流水侵蚀而形成
C. 河流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 D. 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读“某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10-11小题
10. 该天气系统是( )
A. 南半球气旋 B. 北半球气旋 C. 北半球反气旋 D. 南半球反气旋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处为暖锋 B. M处雨后气温上升
C. N处为冷锋 D. N处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
如图,读世界局部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12-13小题.
12. 此时,北半球被大陆切断的气压带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赤道低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3. 图示季节,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自然带差异
C.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 地形
乌尔米耶湖(下图)位于伊朗西北部山地的中央低地,海拔1275米,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调查者发现水深夏季1—2米,春季为4—6米。湖中有红色藻类,当盐度升到一定高度时藻类快速繁殖,把湖水染成血红色。调查者还发现附近农田的向日葵花朵被塑料袋包裹。据此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 乌尔米耶湖水季节差异明显,其原因夏季( )
①泥沙淤积 ②入湖水量减少 ③蒸发旺盛 ④下渗量增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5. 湖水血红色最明显的月份( )
A. 2月 B. 5月 C. 9月 D. 11月
16. 向日葵种植地上,部分花朵被塑料袋包裹,以免向日葵遭( )
A. 鸟类啄食 B. 盐类风沙 C. 保温防冻 D. 水分流失
读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 关于图中所示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
A. 盛行西风影响下形成①洋流 B. ①洋流与③洋流的水温相同
C. ③洋流是西风吹拂而形成的暖流 D. ⑤洋流为季风洋流
18. 洋流对地理环境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寒流可以降温减湿,因此④⑤沿岸都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气候
B. 寒暖流的交汇处会形成大渔场,因此②⑤洋流交汇处的北海道附近形成了大渔场
C. 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④洋流的势力加强密切相关
D. 洋流会加快净化速度,因此有洋流流经的海域不会发生海洋污染事件
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有些年份,该海域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9-21题。
19. 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低于西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B. 蒸发量 C. 洋流 D. 降水量
20. 与正常年份相比,南太平洋在厄尔尼诺年( )
A. 东、西部温差加大 B. 东岸海水上升流加强
C. 赤道低气压带消失 D. 东南信风减弱
21. 厄尔尼诺年,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 )
A. 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 B. 澳大利亚东部洪涝加剧
C. 南美洲西部干旱区降水增多 D. 全球气候类型分布格局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会引起地理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22-23小题。
22.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①环太平洋带火山、地震频发 ②图瓦卢等岛国的部分陆地被海水淹没
③温带地区树枝提前萌发新芽 ④全球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3.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 低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成倍增加 B. 中纬度地区采暖耗能有所减少
C. 北温带小麦播种面积明显增加 D. 南温带农作物病虫害迅速减少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作用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示意图,回答下列24-25题。
24. 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湖南短袖一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辽宁大衣—吉林、黑龙江厚羽绒服的衣着变化体现了( )
A.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
C.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25. 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 )
A. 整体性 B. 联系性 C. 开放性 D. 差异性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16分)读下面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气压带的名称为___________气压带,B风带的名称为___________带(风带)。
(2)据图中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判断,全球气压带、风带向________(北或南)移动,此时正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亚欧大陆出现___________气压中心。
(3)该季节M处盛行_______风(季风的风向),若用干、湿、冷、热表示其对气候的影响,则该风控制下形成__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N处分布着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简述该气候类型成因为________________。
27. (18分) 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⑤处为_______________渔场,该渔场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⑧处为_______________渔场。
(2)按洋流的性质划分,②④分别是 _______流、_______流;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②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不利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主要受风带影响形成的是_______,其中洋流③的名称是_______。
28.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A、B、C三幅地质构造图。
材料二地质历史时期,四川盆地曾为古海盆。距今1.9亿年前,板块运动使四川盆地边缘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区域逐渐上升成陆,形成湖泊,称“巴蜀湖”。此后气候趋于炎热干燥,盆地内形成了大量盐卤,并保存于地层当中,至今仍被开采利用。2000多万年前,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巫山东西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山体主要为石灰岩),产生河流袭夺现象(即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湖水外泄,古长江进而向西南继续袭夺金沙江河道,使金沙江成为长江正源。图1示意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形和现代水系分布。图2示意河流袭夺过程及袭夺地貌形态。
(1)材料一中,A图所示地质构造类型及该处地形的成因是。
(2)根据材料二,从岩石性质、河流水位和流速等角度说明巫山东侧河流袭夺西侧河流的条件。
(3)根据材料二,从水位、生物多样性、土壤等角度简述河流袭夺后古湖盆自然环境的演变。
答案
1~5. BAAC A 6~10. CBAD B 11~15. DAC CC 16~20. BCB CD 21~25. CABCD
26.(1)赤道低 盛行西风
(2)北 夏 (亚洲)低
(3)东南 湿热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地中海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交替控制
27.(1)秘鲁 秘鲁寒流是上升补偿流,饵料丰富 北海道
(2)寒 暖 降温减湿 增温增湿
(3)加速污染物净化(速度) 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4)④ 加利福尼亚寒流
28. (1)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2)巫山(分水岭)以石灰岩为主,抗侵蚀能力较弱,易被流水侵蚀;巫山西侧河流河床(水位)高于东侧;东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溯源侵蚀能力更强。
(3)水域面积减少,大部分区域由水生环境演变为陆生环境;水生生物减少(分布范围减小),陆生生物增多(分布范围变大);土壤逐渐形成、增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