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海】2022-2023春季人教新版 一下 第二单元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优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班海】2022-2023春季人教新版 一下 第二单元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优质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08 11:5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页例5用数学。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内容。
2、通过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
师:看来春天真是一个很受大家欢迎的季节!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在足球场踢足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以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及游戏,直接激趣,调动全班的好奇心、兴趣和积极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可能的答案:
(1)6个同学在踢球,3个同学在加油
(2)有1个女同学,有8个男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2、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引导每个组的学生,从这个活动的情景中收集、处理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板演,齐练,评讲)
师:
(1)这一题中,已知条件(数学信息)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2)根据生的回答小结:知道总数一共是16人,其中一部分已经来了9人,要求另一部分还有几人没来,用减法。
(3)师:能根据已知条件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计算?(“踢进了4个”这个信息与人数无关,所以是多余信息)
根据生的回答板书:16-9=7(人)
(4)师:“16-9”怎样算?
A、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7=16,所以16-9=7
B、10-9=1 1+6=7
请个别生说算理后板书得数“7”及单位名称(人),并强调应用题得数后面都要写上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5)强调应用题要答。师板书“答:还有7人没来”
全班口答一遍。
 师:刚刚有小朋友还提到这两个信息,我们一起读一读。全班齐读: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1)师:前面我们说过在应用题中,这些已经告诉我们的信息都叫做什么?(生:已知条件),你能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提出合适的问题吗?
(2)小组讨论后进行回报
(3)我们能根据已知的两个条件来解决这些问题吗?
根据学生依次将三个问题的算式、得数和单位名称板书于对应的问题下,并进行集体口答。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出示p20“做一做”
学生观察:
问:(1)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把你得到的信息说给同学听。
(2)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怎么求?
(3)你们有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22:1
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求出小明还要写几个大字?小红写了几个大字?
四人小组互说,然后指名说
(2)你是怎么算的?能列出算式吗?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2、开火车练习口算:
12-5= 11-8= 8+3= 18-9=
13-7= 11-3= 18-9= 11-9=
15-8= 11-7= 8+7= 16-8=
15-6= 17-8= 16-7= 17-9=
14-6= 9+5= 13-4= 12-6=
13-6= 9+9= 11-2= 16-9=
12-7= 6+8= 15-9= 14-9=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得到学生反馈的信息,知道学生掌握的情况,以便更好的加以指导。】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题,知道了要从已知的条件中提出合适的问题,并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学数学 、用数学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口答:还有7人没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1页例6用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经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转化成“求几比几多几(少几)”的过程,学生能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结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游戏导入:
1、摆一摆,说一说
第一行摆5个三角形。
第二行摆圆,要求是和三角形同样多。同学们,边摆边想,怎样摆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圆和三角形同样多呢?(一一对应)
咦,我一眼就发现甲摆的是同样多,不用数就发现了,甲,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摆的好吗?
2、看大屏幕,是这样摆的吗?你们发现圆形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怎么样呀?(圆形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同样多)
3、再摆2个三角形,现在你发现了什么?(板书:三角形比圆形多)谁少?我们可以怎么说呢?(板书:圆形的比三角形少)
4、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摆法,就能看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摆一摆的活动先进行到这里,赶快把学具盒收起来。看哪一组的同学最能干,收得最快。
同学们,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例6)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根据这两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几个 小雪比小华少套中了几个?小华和小雪一共多少朵?
1、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好,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几个
怎么列算式呢?(12-7)
确定吗?有多确定,非常有把握能做对吧,胸有成竹吧。那好,老师还没想清楚呢,你们这么明白,告诉我,凭什么非得用12-7 ,
讨论:7表示什么?
顺着学生的说法,演示:7表示的是小雪套中的个数,那12减7就是拿走小雪套中的个数,好,咱们把小雪套中的个数拿走,能得到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5个
刚才还夸大家像数学家呢,像数学家那样思考,7除了表示小雪套中的个数,还表示什么?(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
把同样多的部分减掉,剩下的就是什么?(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小结: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几个 ”用什么方法计算?减掉的其实是什么部分?(就是去掉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是什么?
2、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还能表示什么?
学生会说出“小雪比小华少套中5个。” 咦,这是刚才谁提的问题的答案呀?这两个问题从问法上来说,一样吗?但答案呢?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就是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说法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那么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也就是求什么?求“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其实也是求什么?
怎么列式?12-7=5(朵)那这里的7表示什么呢?也是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
哦,求甲比乙多几和乙比甲少几,其实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减掉的部分都是哪一的部分?
太好了,今天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起搞明白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减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21页做一做:
提示:兔比羊多几只其实就是问羊比兔少几只?
2、23页第5题
3、23页第7题
4、老师还有一问题想请大家思考一下:一杯奶茶6元,一瓶水2元,奶茶比水贵多少元?一棵大树高8米,一棵小树高3米,小树比大树矮几米,怎么列算式?妈妈重100斤,女儿重50斤,妈妈比女儿重多少斤,怎么列算式?……生活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把书轻轻合上。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都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教学资源。班海——老师们都在免费用的数学作业精细批改微信小程序!
(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