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同步测试(提高卷)(原版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同步测试(提高卷)(原版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9 08:59: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欧洲轮廓图,回答下题
1.关于欧洲的纬度位置或温度带描述,正确的是( )
A.多数地区位于热带 B.基本都位于高纬度地区
C.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 D.北回归线穿过北部
2.关于欧洲的海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西部 B.南临大西洋
C.北临地中海 D.北冰洋北岸
3.关于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丰富,拥有热、温、寒带气候
B.利物浦夏季最高温是2月份
C.其北部北极圈以北地区7月出现极夜
D.三面临海,多优良港口,航海业发达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4.图中面积最大的大洲的符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亚洲东部是( )洋,中西部深居内陆,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气候复杂多样。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6.关于亚洲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在东半球 B.大部分在西半球 C.全部在北半球 D.大部分在东半球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亚洲简图”,回答下列小题。
7.亚洲主体部分位于(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8.图中①地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40°S 、150°W B.40°N 、 150°E C.位于热带 D.位于北温带
9.图中②地是 ,它是亚洲与 洲的分界线(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非洲 D.欧洲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下面小题。
10.以下对该区域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B.该区域位于西半球
C.该区域主要位于北温带
D.该区域西靠陆地,东临海洋
11.以下关于图中区域的其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所在的国家是中国
B.图中B所在的国家是一个岛国
C.图中C国家三面环海,一面连陆
D.图中标注了三个国家的首都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图读图可知为“亚洲的范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从东西半球看,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
B.从南北半球看,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
C.东面、南面分别濒临大西洋、印度洋
D.西面和欧洲山水相连
13.关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洲
C.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洲 D.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14.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6个地区,中国位于( )
A.南亚 B.东南亚 C.中亚 D.东亚
15.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下列图片所示人类活动属于北亚的是( )
A. B. C. D.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亚洲主要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
A ________B _________C ________D ________
(3)图中①代表__________ ,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4)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哈萨克斯坦、柬埔寨等国家的元首及数千名各国嘉宾共同出席了大会,其中中国位于亚洲分区中的_____,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分区中的___________。
(5)亚洲大部分地方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带。
1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北美洲地形图”和“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从南北半球看,北美洲全部位于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北美洲的主体部分位于___半球。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北美洲的南部和北部,北美洲大部分位于___带。尝试描述北美洲的海陆位置:___。
(2)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___,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气候: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____气候为主。
河流:北美洲河湖众多,图中甲是___河,是世界第四长河。
1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亚洲的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纬度位置来看,A亚洲主要位于____(东、西)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南临G____洋。西与B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____为界。
(3)亚洲西南以____运河与非洲接壤。东北方向____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4)图中海洋H沿岸人口____(稀疏或稠密),其主要原因是____。
(5)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具有____的气候特征,亚洲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具有____的气候特征;亚洲地域辽阔,内陆面积广,还具有____的气候特征。
19.(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亚洲拥有地球上近30%的陆地面积,世界上每10人中就有6人生活在亚洲,是众多文明、民族的汇聚交融之地。数千年来,亚洲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也谱就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下图为亚洲地形图和上海、巴格达气候统计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河:多姿多彩]
亚洲,世界上最广袤的大洲,地大物博,山川秀美。亚洲还是世界上大江大河汇集最多的地方,大河之水滋养着这里的土地和人民。
(1)亚洲面积广大,占据了___________大陆的大部分,地跨___________带(温度带),是世界上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总体流向是___________。
[起源:文明之光]
亚洲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有三个在亚洲,分别是东亚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南亚的印度河与恒河流域、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亚洲的先民们在这里耕耘灌溉,其中两河流域最早种植了小麦,长江流域则最早种植了水稻,亚洲的麦种与稻种,掀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
(3)根据小麦和水稻的习性,分析影响两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粮食作物差异的气候原因。
[服饰:时代风华]
纱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服饰之一,五千多年前,类似纱丽的服饰便在亚洲某地区广泛流行,并延续至今。沙丽的衣料一般由棉、纱、丝、布、尼龙和混纺等制成,以质地轻柔薄爽为佳。下图为沙丽服饰图。
(4)根据沙丽的特点,推测该服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北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欧洲轮廓图,回答下题
1.关于欧洲的纬度位置或温度带描述,正确的是( )
A.多数地区位于热带 B.基本都位于高纬度地区
C.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 D.北回归线穿过北部
2.关于欧洲的海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西部 B.南临大西洋
C.北临地中海 D.北冰洋北岸
3.关于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丰富,拥有热、温、寒带气候
B.利物浦夏季最高温是2月份
C.其北部北极圈以北地区7月出现极夜
D.三面临海,多优良港口,航海业发达
【答案】1.C 2.A 3.D
【分析】1.读图可知,北极圈穿过欧洲的北部地区,欧洲大部分位于温带,主要以温带气候为主,没有跨热带,A错误。基本上位于中、高纬度地区,B错误。大部分位于北温带,C正确。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北,D错误。故选C。
2.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A正确。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B错误。北临北冰洋,C错误。位于北冰洋的南岸,D错误。故选A。
3.欧洲的气候较单一,没有热带气候,A错误。利物浦最高气温是出现在7月,B错误。欧洲北部北极圈以北地区7月出现极昼,C错误。三面临海,多优良港口,航海业发达,D正确。故选D。
【点睛】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主要位于40°N-60°N之间,没有北回归线穿过,属于中高纬度、北温带地区,少部分位于寒带,没有热带。欧洲西部三面临海。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4.图中面积最大的大洲的符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亚洲东部是( )洋,中西部深居内陆,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气候复杂多样。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6.关于亚洲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在东半球 B.大部分在西半球 C.全部在北半球 D.大部分在东半球
【答案】4.A 5.A 6.D
【分析】4.图中①是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②是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③是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④是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⑤是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⑥是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⑦是大洋洲,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面积最大的大洲符号是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亚洲东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内部,不与大西洋相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南北半球分界线为赤道,即0°纬线,0°纬线以北是北半球,0°纬线以南是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20°W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160°E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亚洲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ACD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亚洲简图”,回答下列小题。
7.亚洲主体部分位于(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8.图中①地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40°S 、150°W B.40°N 、 150°E C.位于热带 D.位于北温带
9.图中②地是 ,它是亚洲与 洲的分界线(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非洲 D.欧洲
【答案】7.AD 8.BD 9.AC
【分析】7.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从东西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AD正确,BC错误。故选AD.
8.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指示东西方向的是纬线,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指示南北方向的是经线,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由此可知,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40°N,150°E),A错误,B正确;23.5°N—23.5°S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S—90°S为南寒带,根据五带的划分标准,图中①地位于北温带,C错误,D正确。故选BD。
9.图中②地是位于地中海与红海之间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AC正确,BD错误。故选AC。
【点睛】亚洲北部约达81°N,南部达11°S,经度位置约在26°E至170°W之间,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下面小题。
10.以下对该区域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B.该区域位于西半球
C.该区域主要位于北温带
D.该区域西靠陆地,东临海洋
11.以下关于图中区域的其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所在的国家是中国
B.图中B所在的国家是一个岛国
C.图中C国家三面环海,一面连陆
D.图中标注了三个国家的首都
【答案】10.B 11.D
【分析】10.读图可知,图示纬度是向北增加,应该为北纬度,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因而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故A描述正确;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图示为东经度数,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该区域位于东半球,故B描述错误;根据温度带的划分,23.5° N—23.5°S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该区域主要位于北温带,故C描述正确;根据图中位置判断可知,该区域西靠陆地,东临海洋,故D描述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11.根据图示可知,图中A所在国家是中国,故A描述正确;图中B所在国家是岛国日本,故B描述正确;图中C为位于朝鲜半岛的韩国,三面环海,一面与陆地相连,故C描述正确;根据图中图例可知,图中标注了两个国家的首都,分别是中国的北京和日本的东京,故D描述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点睛】在地球仪上,赤道的纬度为0°,是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E”和“W”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赤道既是南北纬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图读图可知为“亚洲的范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从东西半球看,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
B.从南北半球看,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
C.东面、南面分别濒临大西洋、印度洋
D.西面和欧洲山水相连
13.关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洲
C.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洲 D.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14.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6个地区,中国位于( )
A.南亚 B.东南亚 C.中亚 D.东亚
15.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下列图片所示人类活动属于北亚的是( )
A. B. C. D.
【答案】12.C 13.B 14.D 15.C
【分析】12.读图可知,亚洲的经度范围约是25°E-170°W,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因此,从东西半球看,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A不符合题意。亚洲的纬度范围约是10°S-80°N,绝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B不符合题意。亚洲东面、南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C符合题意。亚洲西面和欧洲山水相连,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它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人口最多的一个洲,A、C、D不符合题意。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不是亚洲,B符合题意。故选B。
14.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六个地区,中国位于东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A图所示的是西亚地区。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穿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A错误。B图所示的是东南亚地区。生活在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达200米,B错误。C图所示的是北亚地区,生活在北亚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C正确。D图所示的是南亚地区,生活在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D错误。故选C。
【点睛】亚洲的经纬度范围约是:10°S-80°N,25°E-170°W,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亚洲主要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
A ________B _________C ________D ________
(3)图中①代表__________ ,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4)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哈萨克斯坦、柬埔寨等国家的元首及数千名各国嘉宾共同出席了大会,其中中国位于亚洲分区中的_____,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分区中的___________。
(5)亚洲大部分地方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带。
【答案】(1) 东 北
(2) 欧洲 非洲 北冰洋 印度洋
(3)印度
(4) 东亚 中亚
(5)北温
【分析】本题以亚洲各地区为材料,考查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季风气候、各地区民居、服饰、交通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考查学生对亚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1)由图可知,亚洲经度位置大致位于26°E向东至170°W之间,大部分位于160°E以西,故主要位于东半球;亚洲的纬度位置大致位于11°S至81°N之间,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故主要位于北半球。
(2)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与欧洲紧密相连,西南部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依据图中位置,可判断A是欧洲,B是非洲,C是北冰洋,D是印度洋。
(3)由图可知,①是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4)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其中中国位于亚洲分区中的东亚,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分区中的中亚。
(5)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但绝大部分面积处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所以亚洲大部分地方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点睛】
1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北美洲地形图”和“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从南北半球看,北美洲全部位于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北美洲的主体部分位于___半球。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北美洲的南部和北部,北美洲大部分位于___带。尝试描述北美洲的海陆位置:___。
(2)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___,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气候: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____气候为主。
河流:北美洲河湖众多,图中甲是___河,是世界第四长河。
【答案】(1) 北 西 北温(带)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东北隔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南隔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相邻
(2) 平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密西西比河
【分析】本大题以“北美洲地形图”和“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北美洲的位置、地形、气候和河流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
(1)读图可知,北美洲全部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北美洲大部分位于西经20°到180°之间,绝大部分位于西半球。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分别穿过北美洲的南部和北部,所以北美洲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北美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东北隔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南隔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相邻。
(2)
读北美洲的地形区分布可知,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北美洲跨寒温热三带,但是温带面积广,西部高大山地对太平洋暖湿气流有阻挡住作用,所以北美洲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图中河流甲是美国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是世界上第四长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
【点睛】
1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亚洲的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纬度位置来看,A亚洲主要位于____(东、西)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南临G____洋。西与B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____为界。
(3)亚洲西南以____运河与非洲接壤。东北方向____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4)图中海洋H沿岸人口____(稀疏或稠密),其主要原因是____。
(5)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具有____的气候特征,亚洲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具有____的气候特征;亚洲地域辽阔,内陆面积广,还具有____的气候特征。
【答案】(1)东
(2) 印度 土耳其海峡
(3) 苏伊士 白令
(4) 稀疏 纬度高,气候寒冷
(5)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分析】本题以“亚洲的范围图”为材料,涉及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洲界、气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从东西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
(2)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北、东、南三面分别环绕着北冰洋(位于图中的H处)、太平洋(位于图中的F处)和印度洋(位于图中的G处)。亚洲与欧洲同属一块大陆,两大洲的分界线由北向南依次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3)图中C为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部,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D为北美洲,位于亚洲的东北部,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4)图中H海洋是北冰洋,北冰洋沿岸纬度位置较高,属于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稀疏。
(5)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具有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因而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气候特征;亚洲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因而亚洲气候具有季风气候显著的气候特征;亚洲地域辽阔,内陆面积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所以亚洲气候还具有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气候特征。
19.(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亚洲拥有地球上近30%的陆地面积,世界上每10人中就有6人生活在亚洲,是众多文明、民族的汇聚交融之地。数千年来,亚洲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也谱就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下图为亚洲地形图和上海、巴格达气候统计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河:多姿多彩]
亚洲,世界上最广袤的大洲,地大物博,山川秀美。亚洲还是世界上大江大河汇集最多的地方,大河之水滋养着这里的土地和人民。
(1)亚洲面积广大,占据了___________大陆的大部分,地跨___________带(温度带),是世界上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总体流向是___________。
[起源:文明之光]
亚洲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有三个在亚洲,分别是东亚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南亚的印度河与恒河流域、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亚洲的先民们在这里耕耘灌溉,其中两河流域最早种植了小麦,长江流域则最早种植了水稻,亚洲的麦种与稻种,掀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
(3)根据小麦和水稻的习性,分析影响两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粮食作物差异的气候原因。
[服饰:时代风华]
纱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服饰之一,五千多年前,类似纱丽的服饰便在亚洲某地区广泛流行,并延续至今。沙丽的衣料一般由棉、纱、丝、布、尼龙和混纺等制成,以质地轻柔薄爽为佳。下图为沙丽服饰图。
(4)根据沙丽的特点,推测该服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北亚
【答案】(1)亚欧;寒、温、热带或北寒带、北温带、热带
(2)由中部流向四周
(3)小麦耐旱,两河流域降水少,适合种植小麦;水稻喜湿,长江流域降水多,适宜种植水稻。
(4)C
【分析】本题以亚洲各地文明为材料,考查亚洲的地理位置、河流特点、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及南亚的服饰,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1)亚洲面积广大,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是世界上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总体流向是由中部呈辐射状流向四周。
(3)影响两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粮食作物差异的气候原因是:小麦耐旱,两河流域降水少,光照充足,适合种植小麦;水稻喜湿,长江流域降水多,气候湿润、适宜种植水稻。
(4)南亚印度妇女传统的服饰是沙丽,印度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种植小麦、水稻、棉花、黄麻为主要农作物。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