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自然环境同步测试(提高卷)(原版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自然环境同步测试(提高卷)(原版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9 08:59: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自然环境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亚洲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中亚洲的水系特征可知亚洲( )
A.是世界第一大洲 B.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C.气候类型多样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气候类型多样,结合所学分析下列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鄂毕河 B.勒拿河 C.幼发拉底河 D.恒河
3.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形成不同于周边地区的气候类型,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分布 C.纬度因素 D.人类活动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4.亚洲大陆沿30°N由西向东,地势变化是( )
A.高一高—低 B.高一较高一低 C.低一低一高 D.较低一高一低
5.亚洲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死海湖面的相对高度是( )
A.8433.16米 B.8448.16米 C.9248.16米 D.9263.86米
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颜色是( )
A.蓝色 B.白色 C.绿色 D.棕色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亚欧大陆局部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四地,位于“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位置,属于常年干旱少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中,代表①地气候类型的是( )
A. B. C. D.
9.③处传统民居的特点可能是( )
A.墙薄、窗大,通风散热 B.双层竹楼,通风防潮
C.开挖窑洞,就地取材 D.墙厚、窗小,隔热防寒
10.①③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亚洲三大半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三大半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B.甲半岛通用阿拉伯语,多信仰犹太教
C.乙半岛夏季盛行东北季风 D.丙半岛的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
12.图中传统民居反映出①、②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
A.气温 B.地形 C.土壤 D.降水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在复习亚洲自然地理特征时,小明整理了如下图文资料。读甲、乙、丙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在分析亚洲地形和地势特点的过程中( )
A.据甲图可知,地势南北低中部高 B.据乙图可知,地势起伏不大
C.综合甲乙两图,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综合甲乙两图,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
14.亚洲气候成因与特点相对应的是( )
A.西部距海远——季风气候显著 B.大江大河多——气候类型多样
C.地势起伏大——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所跨纬度广——有寒、温、热三带气候
15.亚洲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农作物种类多样 ②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水旱灾害频繁 ③南部沿海平原降水丰沛,盛产水稻 ④中亚水热条件好,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结合世界局部地图和甲、乙、丙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比西岸____(多、少)。阿布扎比和柳州两城市中,降水丰富的是____。
(2)a城市是位于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下列有关该城市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____。
①位于低纬度②位于西半球③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迎风坡,降水多④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背风坡,降水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甲、乙、丙三种气候类型,和b地最相符的是____。
(4)从c地到d地,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
(5)加尔各答所在的岛以____气候为主。
(6)描述丙气候类型的特征:____。
1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北纬40度沿线地区地理环境多样,物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下图为北纬40度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图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北纬40度穿越亚洲和______。穿过的地形类型以______为主。东西跨经度约180度,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下图是沿线部分地区自西向东夏季的典型景观照片。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2)北纬40度沿线西部沿海地区是世界上无花果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图中最适宜种植无花果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填字母)。该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3)阿拉尔农垦区位于______(地形区)东侧。海拔高度的范围为______,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
(4)依靠山地冰雪融水补给而成为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绿洲,也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喜光热)生产基地,阿拉尔农垦区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双项选择)
A.晴天多,光照强 B.深居内陆,地势低平
C.灌溉水源充足 D.劳动力充足
1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山脉:A_____________; 高原:C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平原:F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河流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3)图中亚洲北部的三条长河的共同特征:流向为__________,注入______洋。
(4)据图分析,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5)河流②主要流经_________气候区,平原F处气候为_________,C地形区气候为_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半岛主要气候为 ______________。
19.(2018·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已经结束了七轮争夺。目前在两个小组中占据前两名位置的4支球队分别是伊朗队、韩国队、日本队和沙特阿拉伯队。韩国和日本位于亚洲分区中的______,该分区内分布有世界最高的高原______;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位于亚洲分区中的______,该分区内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半岛______。
(2)亚洲与欧洲以______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为界。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其中位于亚洲的部分地处亚洲分区中的______,该区内分布有亚洲最大的平原______。
(3)以下三处景观中,最可能位于西亚是______。(选择填空)判断理由是______。
(4)根据已学知识,分别依次写出一条位于亚洲并注入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河流: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______
20.(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亚洲的气候研究过程,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才智,积极参与到他们的研究中。
(1)小刚的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多样,但缺失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__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
(2)小玲的发现:大致处于同纬度的⑦和⑨,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地处同纬度的⑤和⑧,降水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小伟的疑问:甲乙两图是小伟登录网站查阅的②、⑤两地的气候资料,其中与⑤相符的是_________,小伟发现两地森林防火的季节不同,根据下图所提供的气候资料,分析②地森林火灾的多发季节为___________。
(4)小华的收集:图2是小华收集到的亚欧大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的差异造成的。
(5)小明的模拟旅行:沿北回归线做一次横穿上图所示大洲的旅行,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①为__________气候,④为__________气候,⑦为__________气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自然环境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亚洲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中亚洲的水系特征可知亚洲( )
A.是世界第一大洲 B.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C.气候类型多样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气候类型多样,结合所学分析下列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鄂毕河 B.勒拿河 C.幼发拉底河 D.恒河
3.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形成不同于周边地区的气候类型,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分布 C.纬度因素 D.人类活动
【答案】1.D 2.D 3.A
【分析】1.读图可知,亚洲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向四周注入海洋,因此可判断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错误,D正确;无法通过水系特征推断亚洲是第一大洲,也无法推断亚洲的气候,A、C项错误。故选D。
2.亚洲气候复杂多样,鄂毕河、勒拿河主要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降水少,径流量变化不太大,幼发拉底河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径流量变化不太大。恒河主要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季节变化大,故恒河的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读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地区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耸, 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A正确, BCD错误。故选A。
【点睛】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4.亚洲大陆沿30°N由西向东,地势变化是( )
A.高一高—低 B.高一较高一低 C.低一低一高 D.较低一高一低
5.亚洲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死海湖面的相对高度是( )
A.8433.16米 B.8448.16米 C.9248.16米 D.9263.86米
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颜色是( )
A.蓝色 B.白色 C.绿色 D.棕色
【答案】4.D 5.D 6.C
【分析】4.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可知,亚洲大陆沿该纬线自西向东的地势特征是低→高→低;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5.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从图中看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86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15米,二者的相对高度就是二者海拔高度的差,即:8848.86-(-415)=9263.86米。故选:D。
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代表平原,蓝色代表海洋,棕色代表山地,白色表示雪山,故选:C
【点睛】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亚欧大陆局部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四地,位于“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位置,属于常年干旱少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中,代表①地气候类型的是( )
A. B. C. D.
9.③处传统民居的特点可能是( )
A.墙薄、窗大,通风散热 B.双层竹楼,通风防潮
C.开挖窑洞,就地取材 D.墙厚、窗小,隔热防寒
10.①③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答案】7.C 8.B 9.D 10.B
【分析】7.①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故A错。②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B错。.③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旱少雨,故C符合题意。④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D错。故选C。
8.①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A图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降水集中在冬季,属于地中海气候,故A错。B图所示的气候是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对。C图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C错。D图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故D错。故选B。
9.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③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是因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所以降水稀少,气温差异大,传统民居的特征是墙厚、窗小,隔热防寒,故D符合题意,ABC错。故选D。
10.①、③两地的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①处离海近,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冬暖夏凉、降水均匀;而③离海远、大陆性特征明显,冬冷夏热、降水少,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故选B。
【点睛】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广、季风气候显著的大陆,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亚洲三大半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三大半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B.甲半岛通用阿拉伯语,多信仰犹太教
C.乙半岛夏季盛行东北季风 D.丙半岛的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
12.图中传统民居反映出①、②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
A.气温 B.地形 C.土壤 D.降水
【答案】11.A 12.D
【分析】11.由图可以看出,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以热带气候为主,全年热量充足,故A正确。甲半岛属于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但乙和丙不是使用阿拉伯语,三个半岛都不是信仰犹太教,故B错误。乙印度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盛行由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故C错误。丙半岛受中国横断山脉延伸的影响,地势是北高南低,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故D错误。故选A。
12.①表示的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降水少,当地民居多以士坯房为主,平顶,墙体厚,窗户小;②表示的中南半岛因气候湿热,当地民居多以高脚屋为主,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影响两地民居最显著的差异是降水不同,与气温关系小,与地形和土壤无关,故选D。
【点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在复习亚洲自然地理特征时,小明整理了如下图文资料。读甲、乙、丙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在分析亚洲地形和地势特点的过程中( )
A.据甲图可知,地势南北低中部高 B.据乙图可知,地势起伏不大
C.综合甲乙两图,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综合甲乙两图,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
14.亚洲气候成因与特点相对应的是( )
A.西部距海远——季风气候显著 B.大江大河多——气候类型多样
C.地势起伏大——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所跨纬度广——有寒、温、热三带气候
15.亚洲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农作物种类多样 ②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水旱灾害频繁 ③南部沿海平原降水丰沛,盛产水稻 ④中亚水热条件好,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3.C 14.D 15.A
【分析】13.据甲图可得亚洲地势东西低、中部高,A错误。依据乙图可知,亚洲地势起伏较大,B错误。综合分析甲乙两图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C正确。亚洲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D错误。故选C。
14.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A错误。亚洲的面积广大,大江大河众多,且多发源于青藏高原,与气候类型多样无关,B错误。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C错误。亚洲面积广大,南北所跨纬度广,地跨寒、温、热三带,D正确。故选D。
15.①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亚洲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中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②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由于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③南部沿海气候湿热,盛产水稻。④中亚的水热条件差,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故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结合世界局部地图和甲、乙、丙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比西岸____(多、少)。阿布扎比和柳州两城市中,降水丰富的是____。
(2)a城市是位于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下列有关该城市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____。
①位于低纬度②位于西半球③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迎风坡,降水多④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背风坡,降水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甲、乙、丙三种气候类型,和b地最相符的是____。
(4)从c地到d地,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
(5)加尔各答所在的岛以____气候为主。
(6)描述丙气候类型的特征:____。
【答案】(1) 多 柳州
(2)C
(3)甲
(4)逐渐减少
(5)热带季风
(6)全年高温少雨
【分析】本题以亚洲南部三种气候类型为材料,考查亚洲南部三种气候类型及影响气候类型的因素,考查学生对亚洲不同气候类型的判断能力。
(1)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夏季多雨、西岸终年盛行离岸风,东岸比西岸降水多;阿布扎比和柳州两城市中,降水丰富的是柳州。
(2)a城市是位于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该地区位于低纬度;位于20°W以东的东半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故选C。
(3)图中b地是位于赤道附近的马来群岛,属于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与甲气候类型相符。
(4)读图可知,从c地到d地由于离海越来越远,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越来越小,降水越来越少。
(5)加尔各答位于印度东北部,所在的印度半岛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6)由丙图可知,该气候类型属于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点睛】
1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北纬40度沿线地区地理环境多样,物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下图为北纬40度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图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北纬40度穿越亚洲和______。穿过的地形类型以______为主。东西跨经度约180度,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下图是沿线部分地区自西向东夏季的典型景观照片。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2)北纬40度沿线西部沿海地区是世界上无花果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图中最适宜种植无花果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填字母)。该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3)阿拉尔农垦区位于______(地形区)东侧。海拔高度的范围为______,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
(4)依靠山地冰雪融水补给而成为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绿洲,也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喜光热)生产基地,阿拉尔农垦区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双项选择)
A.晴天多,光照强 B.深居内陆,地势低平
C.灌溉水源充足 D.劳动力充足
【答案】(1) 欧洲 高原、平原 海陆因素
(2) B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3) 帕米尔高原 1000-2000米
(4)AC
【分析】本大题以北纬40度沿线地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亚洲及欧洲自然地理环境、农业种植条件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知识分析运用的能力,地理综合思维的素养。
(1)从图中信息可知,北纬40度剖面上有地中海,所以该纬线穿越亚洲和欧洲两个大洲,沿线穿过的地形类型以高原、平原为主,图中沿线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多,景观依次是荒漠-草原-森林,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
(2)无花果喜温暖湿润气候,抗旱,不耐寒,不耐涝,原产地中海沿岸;根据无花果的生长条件可知,图中B为地中海气候,最适宜种植无花果,该气候类型具有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特征。
(3)读图可知,阿拉尔农垦区位于帕米尔高原东侧,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之间。
(4)
棉花喜欢光照充足,水源充足的生长环境,AC符合题意;该区域地势海拔较高,劳动力充足不属于自然条件,排除BD。故选AC。
1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山脉:A_____________; 高原:C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平原:F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河流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3)图中亚洲北部的三条长河的共同特征:流向为__________,注入______洋。
(4)据图分析,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5)河流②主要流经_________气候区,平原F处气候为_________,C地形区气候为_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半岛主要气候为 ______________。
【答案】(1) 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 伊朗高原 恒河平原
(2) 叶尼塞河 长江 湄公河 印度河
(3) 自南向北 北冰
(4)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5) 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为材料,涉及亚洲的山脉、河流、气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素养。
(1)山脉:A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高原:C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D是伊朗高原;平原:F是印度河恒河平原。
(2)①是俄罗斯的叶尼塞河,②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③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湄公河,④是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
(3)图中亚洲北部的三条长河是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他们共同特征:流向为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低。
(4)据图分析,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呈放射状从中间流向周边的海洋。
(5)河流②长江主要流经中国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平原F为恒河平原,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C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气候为高原山地气候,世界最大半岛为阿拉伯半岛,终年受副高控制,主要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
【点睛】
19.(2018·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已经结束了七轮争夺。目前在两个小组中占据前两名位置的4支球队分别是伊朗队、韩国队、日本队和沙特阿拉伯队。韩国和日本位于亚洲分区中的______,该分区内分布有世界最高的高原______;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位于亚洲分区中的______,该分区内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半岛______。
(2)亚洲与欧洲以______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为界。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其中位于亚洲的部分地处亚洲分区中的______,该区内分布有亚洲最大的平原______。
(3)以下三处景观中,最可能位于西亚是______。(选择填空)判断理由是______。
(4)根据已学知识,分别依次写出一条位于亚洲并注入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河流: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______
【答案】(1) 东亚  青藏高原 西亚 阿拉伯半岛
(2) 乌拉尔   北亚 西西伯利亚平原
(3) A  西亚为热带沙漠气候,图A中人物身着长袍,住帐篷,符合沙特阿拉伯贝都因人的生活场景,图中骆驼反映了当地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
(4) 长江 叶尼塞河 恒河
(5)受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注入海洋
【分析】本大题以亚欧大陆地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地理综合思维的素养。
(1)读亚洲分区图可知,韩国和日本位于亚洲分区中的东亚地区,该分区内分布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位于亚洲分区中的西亚,该分区内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2)亚洲和欧洲的大陆连在一起,呈亚欧大陆,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为界;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其中位于亚洲的部分地处亚洲分区中的亚洲北部,即北亚,该区内分布有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3)读图中三处景观,图中A是西亚的贝因都人,穿着宽大的袍子,住帐篷,过这游牧生活;图中骆驼反映了当地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图中B是北亚地区,气候寒冷,住木屋,图中C是东南亚的居民,气候炎热,以船为交通工具。
(4)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长江、黄河澜沧江,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怒江和雅鲁藏布江,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叶尼塞河、勒拿河。
(5)由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注入海洋。
20.(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亚洲的气候研究过程,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才智,积极参与到他们的研究中。
(1)小刚的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多样,但缺失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__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
(2)小玲的发现:大致处于同纬度的⑦和⑨,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地处同纬度的⑤和⑧,降水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小伟的疑问:甲乙两图是小伟登录网站查阅的②、⑤两地的气候资料,其中与⑤相符的是_________,小伟发现两地森林防火的季节不同,根据下图所提供的气候资料,分析②地森林火灾的多发季节为___________。
(4)小华的收集:图2是小华收集到的亚欧大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的差异造成的。
(5)小明的模拟旅行:沿北回归线做一次横穿上图所示大洲的旅行,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①为__________气候,④为__________气候,⑦为__________气候。
【答案】(1) 温带海洋性 热带草原 季风
(2) 地形地势不同(⑨地海拔更高) 海陆位置不同(⑤地位于沿海,降水多;⑧地位于内陆,降水少)
(3) 乙 夏
(4)气温
(5) 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分析】本大题以气候类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及成因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知识分析运用的能力,地理综合思维的素养。
(1)亚洲气候类型多样,但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受季风的季节性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2)⑦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⑨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两地区大致处于同纬度,但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势因素,导致海拔差异较大;地处同纬度的⑤和⑧,降水差异明显,⑤地位于沿海,降水多,⑧地位于内陆,降水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不同。
(3)图中②是地中海气候,⑤是温带季风气候,甲图所示的是地中海气候,乙图所示的是温带季风气候,②地夏季高温少雨,是森林火灾的多发季节。
(4)亚欧大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自西向东越来越厚,墙壁的厚度主要用于民居保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气温的差异。
(5)读图可得,①为热带沙漠气候,②是地中海气候,③是寒带气候,④为热带季风气候,⑤是温带季风气候,⑥是热带雨林气候,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