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6.2非洲同步测试(能力卷)(原版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6.2非洲同步测试(能力卷)(原版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9 08:59: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6.2非洲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发生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大草原之间,主要原因是东非草原雨季和旱季的交替导致的水源和食草在不同月份、不同地点有交替枯荣。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均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结合下图分析,箭头所示动物迁移方向最有可能发生的月份是( )
A.12月—2月 B.9月—11月 C.5月—6月 D.10月—12月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非洲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据图判断,非洲的地势特点是( )
A.北高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西高东低 D.东南高西北低
3.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的成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人类活动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2月,非洲和亚洲遭遇了近7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大蝗灾,多国农业深受其害。蝗虫常以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为食。下图示意蝗虫活动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蝗虫正常活动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5.蝗灾对农业最大的影响是( )
A.草地破坏 B.森林锐减 C.渔业减产 D.粮食绝收
(2021·全国·课时练习)读“非洲地图”,和“非洲沿南纬3°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非洲( )
①地势东、南高,西、北低②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注入大西洋
③撒哈拉以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④北部沙漠面积广大,气候干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印度洋 B.②—刚果盆地 C.③—撒哈拉沙漠 D.④—大西洋
(2021·全国·课时练习)2021年1月1日;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启动仪式在线上举行,非洲国家将以统一大市场的新面貌参与到全球经济活动中。据预测,随着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全面履行,到2035年非洲将增加近4500亿美元实际收益,这将助力非洲转型3000万人有望摆脱极端贫困。据文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非洲转型”的有效措施是( )
①加快经济转型,改变农矿产品单一出口
②大力发展采矿业,加大矿产资源出口量
③加强国际合作,引进人才、管理经验
④重视教育,发展科技
⑤毁林开垦扩大耕地,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丰富,产量和储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石油和天然气 B.铝土矿和铁矿
C.金刚石和石油 D.黄金和金刚石
10.(2017·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位于南半球的开普敦是南非的港口城市,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图中与其气候特征相符的是( )
A.B.C.D.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2月,非洲东部地区遭遇了近7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蝗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其害。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1.蝗虫极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关于东非蝗灾频发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东非地区地处热带,气候温暖 B.干湿季分明,多干旱天气
C.草原广阔,为蝗虫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 D.蝗虫缺少天敌
12.据专家预测,此次东非蝗灾入侵中国的可能性不大。从地形条件看,在中印边界阻挡蝗虫北上的天然屏障是( )
A.天山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秦岭 D.太行山脉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数据显示,非洲约有2400万人以旅游业为生,旅游业收入占一些非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0%。结合非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是( )
A.①——高温多雨 B.②——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C.③——年高温少雨 D.⑤——终年低温,降水较少
14.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非洲北部沿海相符的是( )
A. B.
C. D.
15.在非洲旅游,我们会发现( )
A.非洲北部和中南部人种相同 B.热带草原上生长着猴面包树
C.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亚洲低 D.非洲居民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二、解答题
16.(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非洲图回答问题。
(1)非洲主要在五带的带______________带。
(2)非洲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_________海、非洲与欧洲之间隔__________________海峡。
(3)非洲被赤道穿过的地形区:__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_____盆地
(4)非洲大陆地势________高,____________________低。
(5)非洲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刚果河比尼罗河水量大得多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新华网莫斯科3月22日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将签署经贸、能源、投资、地方、人文、环保等领域合作文件。访问俄罗斯后,习近平还将对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1)习近平出行路线先后除亚洲外还经过了哪几个大洲?____
(2)我国与习总书记所访问的国家合作被称为_____________。
(3)3月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议在南非德班举行,此时南非是 _____(昼夜长短情况)。访问的最后一个国家所在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 ,其所在大洲气候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世界上最大的沙漠_______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18.(2018·河南·八年级课时练习)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河。
(2)非洲大陆的气候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①河流域的整体地势特征及判断理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6.2非洲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发生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大草原之间,主要原因是东非草原雨季和旱季的交替导致的水源和食草在不同月份、不同地点有交替枯荣。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均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结合下图分析,箭头所示动物迁移方向最有可能发生的月份是( )
A.12月—2月 B.9月—11月 C.5月—6月 D.10月—12月
【答案】C
【详解】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位于辽阔的东非高原上,是非洲久负盛名的天然野生动物园,现已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这座占地约1.5万平方千米的公园内,生活着狮子、大象、长颈鹿、犀牛、河马、狒狒以及200多种鸟类。每当进入湿季(11月至次年4月),数百万头羚羊、斑马等草食动物来此生息繁衍。5-6月间,它们又成群结队地迁入肯尼亚境内水源条件较好的稀树草原区,直到旱季末(10月)再大规模迁徙回园内;结合图示,箭头所示动物迁移方向最有可能发生的月份是5月—6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非洲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据图判断,非洲的地势特点是( )
A.北高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西高东低 D.东南高西北低
3.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的成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人类活动
【答案】2.D 3.C
【分析】2.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约三分之二的地区是高原。总体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故选D。
3.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成为“赤道雪峰”的原因是地形因素,主要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人类活动无关。故选C。
【点睛】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线;非洲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从赤道往南、北两侧,依次出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2月,非洲和亚洲遭遇了近7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大蝗灾,多国农业深受其害。蝗虫常以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为食。下图示意蝗虫活动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蝗虫正常活动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5.蝗灾对农业最大的影响是( )
A.草地破坏 B.森林锐减 C.渔业减产 D.粮食绝收
【答案】4.A 5.D
【分析】4.由图可以看出,蝗虫正常活动区域的主要集中在撒哈拉沙漠地区和中东地区,气候类型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其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A正确。故选A。
5.由题干可知,蝗虫常以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为食,所以蝗灾对农业最大的影响是粮食绝收,对草地、森林和渔业影响很小,甚至没有,故D正确。故选D。
【点睛】蝗虫往往是在气候干旱的地区或是遭遇干旱的年份出现,对农业的影响主要导致粮食绝收。
(2021·全国·课时练习)读“非洲地图”,和“非洲沿南纬3°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非洲( )
①地势东、南高,西、北低②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注入大西洋
③撒哈拉以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④北部沙漠面积广大,气候干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印度洋 B.②—刚果盆地 C.③—撒哈拉沙漠 D.④—大西洋
【答案】6.C 7.B
【解析】6.由图可知,非洲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②区域内的河流是刚果河,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③撒哈拉以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④北部沙漠面积广大,气候干旱。故选C。
7.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位于非洲西部的大西洋;②是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③是非洲东部的东非高原,④是位于非洲东部的印度洋。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非洲地形地势、气候及地理位置。
(2021·全国·课时练习)2021年1月1日;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启动仪式在线上举行,非洲国家将以统一大市场的新面貌参与到全球经济活动中。据预测,随着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全面履行,到2035年非洲将增加近4500亿美元实际收益,这将助力非洲转型3000万人有望摆脱极端贫困。据文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非洲转型”的有效措施是( )
①加快经济转型,改变农矿产品单一出口
②大力发展采矿业,加大矿产资源出口量
③加强国际合作,引进人才、管理经验
④重视教育,发展科技
⑤毁林开垦扩大耕地,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丰富,产量和储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石油和天然气 B.铝土矿和铁矿
C.金刚石和石油 D.黄金和金刚石
【答案】8.B 9.D
【分析】8.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非洲要摆脱单一经济的发展,采取“非洲转型”的有效措施有,加快经济转型,改变农矿产品单一出口;加强国际合作,引进人才、管理经验;重视教育,发展科技;毁林开垦,扩大耕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大力发展采矿业,加大矿产资源出口量不符合非洲发展经济的长远措施,①③④正确。故选B。
9.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首位,刚果是世界上出产金刚石最多的国家,南非是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非洲经济发展概况和矿产资源特点,结合教材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0.(2017·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位于南半球的开普敦是南非的港口城市,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图中与其气候特征相符的是( )
A.B.C.D.
【答案】A
【详解】开普敦是南非的港口城市,位于南半球,所以最热月是出现在1月,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与A气候类型相符,B是热带雨林气候,C是热带季风气候,D是热带沙漠气候,故选A。
【点睛】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2月,非洲东部地区遭遇了近7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蝗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其害。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1.蝗虫极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关于东非蝗灾频发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东非地区地处热带,气候温暖 B.干湿季分明,多干旱天气
C.草原广阔,为蝗虫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 D.蝗虫缺少天敌
12.据专家预测,此次东非蝗灾入侵中国的可能性不大。从地形条件看,在中印边界阻挡蝗虫北上的天然屏障是( )
A.天山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秦岭 D.太行山脉
【答案】11.D 12.B
【分析】非洲热带草原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东部高原的赤道地区以及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呈马蹄形包围热带雨林;分布地区占全洲面积的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区。
11.根据题意可知,蝗虫极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而东非地区地处热带,气候温暖;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干湿季分明,多干燥天气;草原广布,蝗虫食物来源丰富,因此东非蝗灾频发,而不是因为蝗虫缺少天敌。所以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12.读图可知,此次东非蝗灾入侵从西南而来,而我国西南边界横卧着世界上最为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它能够作为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挡蝗虫入侵我国。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非洲热带气候有关知识。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数据显示,非洲约有2400万人以旅游业为生,旅游业收入占一些非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0%。结合非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是( )
A.①——高温多雨 B.②——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C.③——年高温少雨 D.⑤——终年低温,降水较少
14.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非洲北部沿海相符的是( )
A. B.
C. D.
15.在非洲旅游,我们会发现( )
A.非洲北部和中南部人种相同 B.热带草原上生长着猴面包树
C.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亚洲低 D.非洲居民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答案】13.B 14.A 15.B
【分析】13.由图可知,图中①是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②是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③是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⑤是终年低温、降水稀少的高原山地气候。其中热带草原气候是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故选B。
14.非洲北部沿海属于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与图中A气候类型相符,故选A。
15.非洲的北部主要属于白色人种,中部和南部属于黑色人种,故A错误。热带草原上生长着猴面包树,适应干湿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故B正确。非洲人口增长率比亚洲更高,故C错误。非洲居民分北部信仰伊斯兰教,中部和南部信仰原始宗教为主,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非洲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特征。
二、解答题
16.(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非洲图回答问题。
(1)非洲主要在五带的带______________带。
(2)非洲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_________海、非洲与欧洲之间隔__________________海峡。
(3)非洲被赤道穿过的地形区:__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_____盆地
(4)非洲大陆地势________高,____________________低。
(5)非洲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刚果河比尼罗河水量大得多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热 红 直布罗陀 东非 刚果 东南 西北 马达加斯加岛 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 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分析】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炎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
【详解】(1)非洲大陆3/4的面积在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炎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
(2)非洲与亚洲隔着狭长的红海,非洲与欧洲之间隔着直布罗陀海峡。
(3)赤道穿过非洲的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
(4)据非洲大陆河流流向可知,非洲大陆的地势是东南高、西北高。
(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区,全年高温多雨,又因河流自高原流入盆地,落差大;所以刚果河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7)观察非洲大陆气候类型的分布,归纳其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非洲大陆分布面积较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7.(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新华网莫斯科3月22日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将签署经贸、能源、投资、地方、人文、环保等领域合作文件。访问俄罗斯后,习近平还将对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1)习近平出行路线先后除亚洲外还经过了哪几个大洲?____
(2)我国与习总书记所访问的国家合作被称为_____________。
(3)3月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议在南非德班举行,此时南非是 _____(昼夜长短情况)。访问的最后一个国家所在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 ,其所在大洲气候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世界上最大的沙漠_______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答案】(1)欧洲 非洲
(2)南南合作
(3)昼短夜长 刚果盆地 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
(4)撒哈拉
【分析】非洲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即撒哈拉沙漠。非洲的气候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该地区是黑种人的故乡。
【详解】(1)从图中可知,习近平出行路线先后除亚洲外,还去了俄罗斯、非洲多个国家,即欧洲和非洲。
(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习总书记所访问的国家也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
(3)3月27日是在春分(3月21日前后)与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是昼长夜短,而南半球的南非是昼短夜长。访问的最后一个国家所在地形区是被赤道穿过的刚果盆地,大洲气候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18.(2018·河南·八年级课时练习)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河。
(2)非洲大陆的气候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①河流域的整体地势特征及判断理由。
【答案】(1)热带 ③
(2)热带气候分布最广;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3)南高北低。理由:河流自南向北流
【详解】(1)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暖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③刚果河向西注入大西洋.由于干流两次流经赤道,且大小支流都处在赤道多雨区,所以流量巨大而稳定,季节变化小,是流域面积和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的世界第二大河。
(2)非洲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从赤道往南、北两侧,依次出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其中,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从北、东、南三面围着热带雨林气候区,在各大洲同类气候区中,其分布面积最广。
(3)①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自南向北纵贯非洲东北部,在埃及境内注入地中海.说明了尼罗河流经地区的地势南高北低。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非洲的气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