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八年级下册讲义【内容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的主要内容,知道《共同纲领》的主要内
容及作用。
2.通过收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料,提高
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讲述开国大典的盛况,对比现实与过去,
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对比分析历
史问题的能力。
4.借助《全国领土基本解放形势图》,讲述
西藏和平解放的简要经过及意义。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讲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
新中国的成立所做的准备工作,学习用设计知
识网络或列表法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2.通过收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料,了解
收集历史信息的主要途径,学习收集和处理信
息的方法。
3.学习借助地图了解、讲述历史事件的方
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新中国成立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我们祖国的了解与热爱,树立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建立新中国而进行的筹备工作、开国大典的盛况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进军西北、中南、西南地区,和平解放西藏的概况。 “筹备新中国”是开国大典的重要背景,是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准备的重要会议;“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军事上对这一新政权的进一步完善和巩固。教学重点
开国大典;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如何认识西藏的和平解放。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所了解,但不是很多。对开国大典和西藏和平解放会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可通过影像资料或其他一些感性资料的观看和解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也可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或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国旗、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诞生过程,并在课堂上讲述,进一步拓展对新中国历史的了解。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用人名导入。
说一说你们周围认识的人中,名字叫国庆、建国的有哪几个?名字印证一个时代的特征,它有着一定的含义。你们知道这些名字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吗?
2.用学生熟悉的节日导入。
3.用开国大典的图片或一段影视资料导入。
讲授新课
筹建新中国
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页的“每课一得”,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产生。
2.政协会议召开的背景。
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取得基本胜利,新中国成立的条件成熟了。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中提出:迅速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联合政府。这一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和拥护。 3.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页,并让学生思考:
(1)假如你是一名记者,有幸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你会从哪些方面来报道这次会议?
提示:介绍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党派、会议的主要内容等。
(2)如果让你列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哪些工作,你会采用什么方法?
建议采用知识网络法、列表法、图示法等方法。知识网络法或图示法如下:
政协会议内容制定——《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国名、国家性质)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确定——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列表法如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概况表 (3)为什么说《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的性质,而《共同纲领》不仅规定了新中国的名称、新中国的性质,同时还给新中国规定了政权机关、军事、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共同纲领》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是建国初期的施政方针。所以,《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大家谈——讲述共和国的故事
让学生结合自己查找的材料,讲述关于国旗、国徽、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故事。 国旗:即“五星红旗”。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以
后历次宪法均作同样规定。其样式:旗面为红色,长方形,长和高为三与二之比,左上方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其外接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其余四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旗杆套为白色。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上海的一位普通市民曾连松。
国徽:
新中国的国徽以国旗和天安门为主要内容。国旗表示革命政权;天安门象征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斗争,也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农联盟。
了解学生:你们都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国徽?(帽徽、军装、制服等) 国歌: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议决议: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
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
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以
《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歌。
提问:你还记得国歌是由谁作词作曲的吗?
(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人民英雄纪念碑: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1951年国庆,在征集的200多幅设计方案中,决定以梁思成的设计方案为主,再综合其他3个方案,建筑纪念碑。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用1.7万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石建成的,碑基占地3000多平方米,碑身高达37.94米,是我国最大的纪念碑。
:
??? ?? ? 碑身由413块花岗岩组成;碑座四面嵌着8幅巨大的浮雕,内容分别为焚烧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与天安门遥遥相对,上有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碑文。碑文为: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
主 席 毛泽东
副主席 朱 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 澜 高 岗
秘书长 林伯渠
人民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政 务 院 总 理 周恩来(兼外交部部长)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沈钧儒
最高检察署检察长 罗荣桓
1.从视频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宏大的场面等)
2.假如你作为北京市民刚刚参加开国大典,请谈谈此刻你的心情。
3.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为什么要鸣28响?
54门礼炮:代表参加会议的54个单位。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起,至1949年取得辉煌胜利,历经28年的光荣历程。
开国大典 教师可播放开国大典视频,同时让学生思考: 讨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这样说:“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中国史学家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请你结合中国近代史及本课内容谈谈你对这些评价的看法。西藏和平解放
1.教师出示并讲解《全国领土基本解放形势图》,了解西藏解放前的全国形势及解放西藏的目的。(注意交给学生识读地图的方法)
2.解放西藏的方式。
教师出示资料:西藏位于祖国西南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只有几条仅能走牦牛和骡马的商路,蜿蜒于高山峡谷和千里荒原之间,艰险异常。
1949年,西藏人口约120多万,藏族占94%。
由于历史的原因,西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还存
着深刻的民族隔阂,而且长期以来西藏一直是政教合一的领主庄园制的封建农奴社会。在三大领主的统治下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极其落后。
18世纪末,英国侵略者侵入西藏后,与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互相勾结,企图变西藏为英国殖民地。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西藏上层反动势力在英美支持下,积极策划“西藏独立”,并在1950年1月派出“亲善使团”,赴英美印度等国活动,谋求支持。
引导学生思考:假如西藏不用和平方式解放,会遇到哪些阻力?
地理条件不便、历史上的民族矛盾和隔阂及外国反动政治势力的插手等使西藏当时的情况十分复杂,尤其外国的一些政治势力利用宗教和历史上遗留的民族矛盾插手西藏问题,企图使西藏与祖国分离。所以解决西藏的核心问题是政治问题,应采取和平解决的办法,消除汉藏之间的民族隔阂,争取藏族同胞的支持,孤立少数分裂分子。
3.西藏解放过程。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昌都,打开了通往西藏的大门,迫使西藏当局接受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办法。第二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为主的5名全权代表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李维汉、张经武等谈判。经过多次协商,正式签订了“十七条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申明西藏是祖国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西藏地方军队应逐步改编为人民解放军,西藏逐步进行社会改革,保障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等。 4.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意义。
西藏的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结束了落后的农奴制,有利于西藏地区的发展,也表明新中国除台湾及附近岛屿和香港、澳门外,实现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大统一和大团结。
课堂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全新的政权成立了。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当家做主,开始奔向美好新生活。它为世界所瞩目,如一颗耀眼的新星。但摆在新中国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怎么办?下节课我们将去领略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治国风采。课堂练习与反馈
1.下面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是:
A.通过《共同纲领》
B.确定了国旗、国徽、国歌
C.选举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D.北平改为北京,作为首都
2. 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年?
A.40年 B.55年 C.60年 D.45年
3.设计整理新中国大事记。 (形式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