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
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融合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唯物史观,时空观念)通过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和鉴赏,了解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历史解释)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进程中,了解各民族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的表现;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意义;盛唐的文化成就代表。(二)教学难点:盛唐时期开明的政策和开放的社会风气。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视频 图片 诗歌 文字材料 地图(二)教学方法 视频导入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三课 盛唐气象物盛:经济繁荣(1)农业(2)手工业(3)商业二、气盛:大气与风气1、开明大气的民族交往:(1)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和睦的民族关系(2)民族交往: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 “唐蕃会盟碑”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充满活力、昂扬进取、积极向上三、文盛:文学艺术(1)诗歌:李白、杜甫、白居易(2)书法: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3)绘画:阎立本、吴道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视频《长安行》趣味导入新课,设置情景。 学生观看视频并举手回答自己对盛唐的印象。 让学生直观感受盛唐气象,与学生共同探寻真正的盛唐气象。
一、物盛:经济的繁荣 (1)农业:通过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与学生分析农业中的变化,共同分析曲辕犁和直辕犁之间的区别,展示筒车的图片和资料,共同分析其优点,呈现唐朝水利工程图片和统计表,共同分析其含义。(2)手工业:展示蜀锦的图片。展示瓷器和唐三彩的图片,引出唐朝制瓷业内容。呈现唐朝手工业分布图,分析唐朝其他手工业。(3)商业:展示唐朝海路交通图和诗歌,通过图片、文字和长安城介绍分析唐朝大都市长安,呈现出商业繁荣的景象。 带问题阅读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解读图表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汲取课本上的信息,进而锻炼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二、气盛:开明大气的民族交往和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1)展示唐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展示突厥地图,呈现出唐与突厥的交往;展示两张地图,归纳出唐处置民族关系的方式。 通过《资治通鉴》中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展示唐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析和睦民族交往经历。解读唐朝阎立本《步辇图》的故事,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的求婚使者的场景。通过图片史料,补充金城公主入藏和唐蕃会盟碑的知识点。(3)探讨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通过唐朝画作《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图展现妇女的生活面貌,结合以上及教材,小组讨论唐朝的社会风气的特点。 感悟,思考,分析材料并学会小组合,尝试着分析理解图片以及文字史料,并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归纳内容、特点等问题。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三、文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诗歌。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和文风特点。(2)书法。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示颜体、欧体、柳体的书法风格。(3)绘画。通过《步辇图》、《送子天王图》,展现绘画作品的特点并介绍作者。(4)音乐。展示唐玄宗主编的《霓裳羽衣曲》,通过对相关人物作品进行解读,体会其横溢的才华,多彩的文学艺术。 融入图片和文字的情景,切身去感受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体会心境的变化,然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对重要内容进行识记,体会唐朝文化的丰富多彩。
课堂小结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回顾本课知识点,并讨论究竟何为盛唐气象?随后通过ppt图片总结盛唐气象,引用林庚《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 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 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并进行一定的升华,联系家国情怀。 跟着老师总结本课知识点,从唐朝所处的时代高度上深度思考此问题。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扩宽学生对盛唐的理解,开阔眼界。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视频展现出唐朝的“盛世之象”,以“盛”字为线索,进而整合教材,符合初中生学习认知,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上,学生们能够积极发言,参与情景讨论中,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但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握,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程度,问题提出的难易,史料的利用等仍然需要改进。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