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3 安塞腰鼓
第一单元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排比、反复和短句的表达效果,掌握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方法。
3.感悟中华文化和文明,进而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考点链接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内容,突出了……的感情。
反复:反复咏叹,增强语势,表达了……的情感。
对点训练 课内精读第2、3题,类文阅读第3题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安塞腰鼓
宏伟
雄壮
击鼓
奇丽
阳刚
2.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 (教材母题变式)
①鸡啼预示天明,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
②这是以声衬静,用鸡啼反衬火烈的鼓声停止后大地的寂静。
1.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火花一样,是闪射的tóng rén( )。
(2)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tián jìng
( )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kàng fèn( )了。
(3)明晰了又huì àn( ),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dà chè
dà wù( )!
大彻大悟
晦暗
亢奋
恬静
瞳仁
(4)容不得shù fù( ),容不得jī bàn( ),容不得bì sè
( )。
(5)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rǒng zá( )的观众的心上……
(6)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yán jùn( )的思索……
(7)它zhèn hàn( )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8)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pánɡ bó( )的能量!
磅礴
震撼
严峻
冗杂
闭塞
羁绊
束缚
(9)交织!旋转!凝聚!奔突!fú shè( )!翻飞!升华!
(10)耳畔是一声miǎo yuǎn( )的鸡啼。
(11)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tàn wéi guān zhǐ( )。
(12)当它jiá rán ér zhǐ( )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戛然而止
叹为观止
渺远
辐射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解析:后生可畏,可表现别人对年轻人的褒奖,不能自指。
C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删去“将近”或“左右”)
B.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还学会了计算方法。(将“不仅”调至“使学生”的前面)
C.通过中国北斗全球组网,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享受北斗导航服务。(删去“通过”)
D.网络教学是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师、生、媒体等多边、多向互动和对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共享,来实现教学目标。(在句末加上“的教学模式”)
解析:语序不当,将“增强了安全意识”与“学会了计算方法”互换位置。
B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班级开展“书法艺术进课堂”活动,请你参与。
(1)右图书法作品的内容出自《周易》,请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下列诗句中,与右图句子一样对人生富有启迪的一项是
( )
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B.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D
解析:A.抒发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B.抒发的是诗人对钱塘湖的喜爱之情;C.抒发的是诗人的忠君报国之志;D.抒发了诗人的抱负,同时诗句对人生富有启迪,现用来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
读书小组一起阅读《经典常谈》,组长设置了以下两个任务检测大家的读书效果,请你一起参与。
A.①②④⑤③ B.⑤②④①③ C.①⑤④②③ D.⑤①③②④
(1)任务一:读了《经典常谈》的“《说文解字》第一”,你一定对文字有了些了解。请根据你的认识,给下列句子排序,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例如会意字,从字的合成就能体会其中的含义,比如“武”字,即“止戈为武”。
②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指出,汉字的构成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③意思是说,加强武备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
④他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这种“符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
⑤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表达符号,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B
解析:第⑤句是总的介绍什么是汉字,应该排第一;第②句是说汉字的构成,是下面几句话的总结,应该排第二;第④句“他的论述”承接着第②句“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指出”的论述,应该排第三;第①句是举例说明,用来说明第④句的,应该排第四;最后第③句解释①的“止戈为武”。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⑤②④①③。故选B。
(2)任务二:根据《经典常谈》中介绍的知识及链接材料的内容,判定以下汉字的造字法。
【链接材料】
②芳:从艸(草的古字),方声。本义为花草,如“野芳发而幽香”。
③孝:《说文解字》: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火”: “休”: _
“芳”: “孝”: _
会意
形声
会意
判定以下汉字的造字法:
象形
但是:
看! ——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选文主要描述了安塞腰鼓表演时宏伟的场面、雄壮的响声、击鼓的后生和奇丽的舞姿。
★2.“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从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 (教材母题变式)
“好一个安塞腰鼓”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它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无限赞美的深情。
★3.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打鼓的后生比作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北后生们的力量美与豪放美。
(2)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运用排比句,生动地写出了打鼓时的声响、阵势、风姿,读来节奏分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和火烈的特点。
4.选文中的画线句子有何含义
生命的力量是伟大的、不可阻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