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八下 第一单元复习 课件 (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 八下 第一单元复习 课件 (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9 09:0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一单元总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民风民俗
单元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其中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2.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各课重点 《社 戏》 思考探究:1.概括事情。2.多种表达方式及作用。3.理解含义。
积累拓展:4.体会心理。5.拓展阅读,体会情思。
《回延安》 思考探究:1.概括内容,行文线索。2.揣摩情感。3.品味诗歌地方特色。
积累拓展:4.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5.背诵。6.拓展阅读,了解“延安精神”。
《安塞腰鼓》 1.多种修辞及作用。2.结尾的妙处。3.品味朗读。
《灯 笼》 1.灯笼中包含的情感寄托及文化内涵。2.卒章显志。
梳理探究
1.【选材探究】默读本单元四篇课文,从人、物、特色民俗、文化风情四个角度,在课文中找出他乡名片的关键要素,仿照示例,完成“他乡名片卡”。
他乡名片卡
作者及课文 他乡 选材信息
鲁迅《社戏》 浙江绍兴 乡土人情 物 示例:河虾、罗汉豆
人 双喜、桂生、阿发、
六一公公
民族风情 特色民俗 春赛、社戏
文化风情 归省
贺敬之 《回延安》 陕西延安 乡土人情 物

民族风情 特色民俗
文化风情
刘成章 《安塞腰鼓》 陕西安塞 乡土人情 物

民族风情 特色民俗
文化风情

赛腰鼓
后生们
信天游
住窑洞
安塞腰鼓
老爷爷、团支书、社主任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小米饭、米酒油馍、炕、窑
吴伯箫《灯笼》 山东莱芜 乡土人情 物

民族风情 特色民俗
文化风情
上灯学、塞外点兵
还愿唱戏、元宵灯节
祖父、母亲、唐明皇、族姊
灯笼、龙灯、跑马灯、宫灯
2.【语言赏析】感觉是最难写的,在描绘物的情态和人的心态上,作家常常借助出彩的修辞方法,选择最有表现力的词语来传达,请你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1)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社戏》)
运用了新奇、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船行之快,说明小伙伴们驾船技术高,展现了孩子们看社戏归途的愉快心情。
(2)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安塞腰鼓》)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冰冷一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一亢奋”构成排比,并形成强烈的对比,写出了表演给现场气氛带来的变化,突出了安塞腰鼓热烈奔放、豪迈壮阔的特点。
3.【主旨探究】本单元四篇文章,除了让学生见识多元的民俗现象,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外,请你分析这四篇文章的主题还有哪些其他方面的意义和价值。(高阶思维)
《社戏》还表达了作者对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淳朴人性的期盼;《回延安》还表现了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安塞腰鼓》 还表现了陕北高原人民蓬勃的生命力;《灯笼》还表达了保家卫国的意志和热情。
4.【抒情散文鉴赏】《安塞腰鼓》和《灯笼》这两篇文章同为抒情散文,请你说一说它们的结尾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安塞腰鼓》结尾用渺远的鸡啼更能体现出鼓声停止后场面的安静。以静衬动,写人们被深深吸引,并沉醉其中,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灯笼》结尾进一步抒情明志,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
5.【表达方式探究】请你分析《社戏》是怎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高阶思维)
课文开篇一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述语句,“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文中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都充分运用了细节描写。又如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表达了“我”内心想法:“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新鲜、愉快。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
群文阅读 (一)《一条流不尽的河》 (二) 《贺兰人的唱灯影子》
表达交流 1.班级举行以“探寻节日风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展了“如何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的主题辩论。辩论中,有的同学认为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节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过洋节,有的同学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丢弃传统,传统节日是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印记。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2.请搜集并记录不少于3个能代表自己家乡精神的典型人、物、民俗等,设计个性化的封面和文案,完成“我的家乡名片”吧。
读写结合 片段作文:介绍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
(详见《作文专项训练本》P2)
介绍你所喜欢、了解的民间工艺。
(详见《作文专项训练本》P4)
整篇训练:全文围绕一个线索,以“记忆中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详见《作文专项训练本》P6)
(一)一条流不尽的河
①家乡有一条属于我的小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没有名字,少有人关注,唯有我时常陪伴它静悄悄地流动。这河其实是碗口粗的一眼山泉,源头是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探险发现的。也许是它太不起眼吧,虽然一年四季从不断流,但几乎没有人留意过它。
群文阅读
②那河水在极浅极浅的小沟里流淌,发出轻轻的哗哗的声响,像极遥远的地方飘过来的玄妙的风笛声。你得倾耳聆听,否则风声、鸟鸣声或是你的呼吸声都会将它湮没。只要你全神贯注,那乐音就会穿过你的耳朵钻进你的心窝。甚至有时夜里,还偷偷地跑入你的梦里呢。
③我虽然发现了它的源头,却不知道它流向哪里。追问大人,他们大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然后不置可否地走开。由于我的锲而不舍,终于有人随口告诉我,它流到了嘉陵江,然后又汇入长江。从此,喜爱之余,我对它竟多了一份敬意(这份敬意大多来源于电视里或是图画中的长江那无与伦比的磅礴的气势)。这清澈、明净的小泉竟和我崇敬的长江有着神秘的联系!那时我兴奋了好几天,得意地把这个“惊人”的消息几乎发布给我所能认识的人。
④于是,我常常伫立在它身旁,看它匆匆地欢快地前进。我想前方一定有什么在召唤它,就像母亲呼唤我一样。要不它为什么会穿过那块大石的底下,绕过那个小山包,永不停歇地向前 有时我会挖个小潭或是筑个小坝,想留住它。可它绝不眷念,它会在小潭里打几个滚儿就急匆匆地走了,或是毫不犹豫地翻过小坝继续前行。看着它流走的方向,我知道,没有什么能阻挡它流向大河!就像我玩累了要回家,大河应该是它的家吧。
⑤不过,什么叫回家,我在读大学后才真正有所体会。
⑥那时,我最怕放寒假,回一趟家就似打一场恶仗。一节六七十个座位的车厢里往往塞进来两三百人,坐过这种车的人对“身无立锥之地”有着切身体会。车里大多是学生和返乡的民工,买不到坐票的又以民工居多,他们大多衣着马虎,言谈粗俗,有些人的身上脸上还残留着污渍或是建筑工地上的灰尘。像我这样读过几天书的人那时是极瞧不起他们的,甚至暗地埋怨他们——非要在这个时候来和我们打挤,令我们不能舒舒服服地回趟家!回到家向家人抱怨,母亲只是淡淡地说:“这就是回家,你现在还体会不到。”
⑦大学的第二个寒假,火车上仍然那样拥挤。提前两周买到坐票的我安坐在靠窗的位置上,冷眼看着拥挤在过道上的民工,为自己感到幸运的同时也为他们感到可悲,那时我仍认为他们不必为回趟家而忍受这样的折磨。由于中途有人上下,过道上的人也就跟着向前流动,刚才还在你面前的人过不了多久就被挤到较远的地方了,整个过道就像一条流动的河。
⑧不久,一对带着一个四五岁小女孩的年轻夫妇吸引了我的目光。男人穿着印着“##摩托”字样的制服,制服上有几块显眼的油渍,女人穿着简朴而整洁,小女孩被打扮得很惹人喜爱。这一小家子被推挤到我眼前的时候,我看到了令人惊异的画面:各背着一个大包的夫妻俩满头大汗地相对而立,互相把手搭在对方的肩上,身子努力地微躬着,小女孩紧抱着父亲的腿站在两人中间,身下的空间虽然很小,但小女孩竟能安然无恙地避开拥挤的人流。
⑨不一会儿,男人挎在胸前的小背包里的手机响了,夫妻俩把身子尽力向下蹲了蹲,妈妈柔声地对小女孩说:“宝宝,接电话,可能是爷爷来电话了。”小女孩懂事地踮起脚尖很费力地拉开小背包上的拉链,抓出一个旧款手机。那铃声是最普通的座机铃声,却仿佛响彻整个车厢,世界似乎都安静了下来。“喂……爷爷吗……嗯……我们在火车上……快回来了……爸爸妈妈给你和奶奶买了好多好吃的……”那甜美的童音和灿烂的笑容深深地感动了我,令我的双眼模糊起来。
那画面镌刻在我的记忆里,一辈子都难忘啊!当我反应过来想给他们让座的时候,他们已被挤到远处。看着过道上还在涌动的人流,我竟想起了我的那条小河,一股敬意从心底翻涌上来——家是什么 是父母,是妻儿,是爱啊!回家既是亲人的团聚,亦是一种不渝的信仰!我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我第一次体会到回家竟是这样的令人震撼!
⑩又临近春节,前几日路过火车站,眼前的场景还是那样熟悉。各种各样的人挤满了车站,他们有的背着包拎着袋,有的扶着老牵着小。他们的脸上大多没有我当年的焦虑和不安,眼里满是淡定和从容。有人说过,春节回家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风俗习惯,是历史悠久的人文传统。是的,千百年前,春节将至的时候,驿道上古道边不也是挤满归家的谪人和游子么 我的眼前再次浮现我的那条小河,那奔驰的火车、汽车和涌动的人流不就是一条条流不尽的河吗 家的召唤就是大河的召唤啊!
回家是一条流不尽的河,从亘古流向永远!
1.在火车上,“我”的思想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摘取选文中的词语补充填空。
可悲→   →   →________   
 震撼 
 感动 
 惊异 
2.请根据括号内的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可它绝不眷念,它会在小潭里打几个滚儿就急匆匆地走了,或是毫不犹豫地翻过小坝继续前行。(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本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写出小河流向大河的坚定执着,流露“我”对小河的敬意。
(2)各背着一个大包的夫妻俩满头大汗地相对而立,互相把手搭在对方的肩上,身子努力地微躬着,小女孩紧抱着父亲的腿站在两人中间,身下的空间虽然很小,但小女孩竟能安然无恙地避开拥挤的人流。(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本句通过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具体刻画夫妻二人竭尽全力保护女儿的特殊姿势,突出回家的艰辛与执着。
3.除了“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不断流”之外,文章标题“一条流不尽的河”还有哪些含义 请简要说出你的理解。
火车上拥挤的人流不断向前流动;奔驰的火车、汽车和涌动的人流就像一条条流不尽的河;中国人过节回家团聚的传统传承了千百年。
4.中国人有着重家爱家的传统,这种传统有时体现在过节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行为上。你怎么看待许多中国人过节时无论如何都要回家团聚的行为 请具体说说自己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答案略。合乎题意即可,必须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的理由。
(二)贺兰人的唱灯影子
冯骥才
我每次看皮影,都要跑到布幕后边瞧上几眼。因为那些在布幕上神出鬼没、又哭又笑的灯影子都是在后边耍弄出来的。严严实实的布幕后边总是充满了神秘感,给我以极大的诱惑。
今晚主演这台戏的师傅是贺兰县无人不知的张进绪,剧目叫做《王翦平六国》,说的是秦代名将王翦辅助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故事。这出戏是张进绪从他父亲张维秀手里接过来的。张维秀在三十多年前就已去世,如今张进绪也是六十开外;个子矮矮,灰衣皂裤,头扣小帽,神色平和,然而,他往布幕后边一站,立时好像长了身个儿,一员大将似的,气度不凡。
布幕后边的地界挺小,不足一丈见方,叫拉琴击鼓的乐队坐得密不透风。布幕下边是一条长案,摆着各种道具;其余三面是竹竿扎成的架子,横杆上挂了一圈花花绿绿、镂空挖花的皮影人。张进绪的这些皮影人和全套的乐器,都是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老物件,摆在那儿,有股子唯老东西才有的肃穆又珍贵的气息。尤其这上百个皮影人,生旦净丑,一概全有。好似人间众生,都挂在那里等候出场。但他们不是被无序或随意挂在那里的,而是依照着出场的前后排次有序。别看他们面无表情,神色木然,只要给张进绪摘下来在布幕前一耍,再配上锣鼓唢呐,以及那种又有秦腔,又有道情,又有当地的山花的腔调,便立时声情并茂地活蹦乱跳,眉飞色舞,活了起来。
身材矮小的张进绪一旦入戏,便有股子霸气,好似天下事的兴衰,戏中人的祸福,全由他来主宰。后台是他的舞台。他略带沙哑的嗓子又唱又说又喊又叫,两只手把一桌子的皮影折腾得飞来飞去。看他的表情真像站在台上唱戏演戏一般,给我以强烈的感染。但在布幕那一边,却早化成戏中一个个性情各异的灯影子了。
当我回到布幕前边,坐下来细细品赏,便看出他演唱的高超。他不单唱得味儿如醇酒,大西北的苍劲中,兼有黄河滋育的柔和;那些灯影子的举手投足,则无不鲜活灵动,神采飞扬,而且居然能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摇肩晃脑,挺胸收腹;甚至连同手指头也随之顿挫有致。一时觉得,这唱不是张进绪唱,分明是灯影子在唱。于是,灯影、乐声和剧情浑然一体。如今的贺兰还有多少人有这种功夫
据说,此地的皮影是一百多年前由一位名叫赵小卓的满族人从陕西带到宁夏来的,后来由贺兰县几位颇具才情的村民接过衣钵,继承发扬,在皮影制作、演唱风格上融入本地的文化与气质,深受百姓热爱。昔时,交通不便,钱太少,戏班子很难深入到穷乡僻壤。老百姓便用这种简朴又优美的影戏自演和自娱。这应是一种原始的“影视艺术”。这种“唱灯影子”不单在贺兰县这一带扎下根,成了气候,影响还远及银南、隆德、盐池和内蒙古鄂托克旗等地。
据说,当时传承赵小卓皮影戏的有刘派(刘有子)和张派(张维秀)两家。但刘派后继无人,人亡而歌息;张派却传了下来。难得的是今儿的传人张进绪的禀赋依然很高,又深爱这门古艺,所有家传皮影和演奏器具都好端端保存至今。时下,逢到各乡各村举办节庆或喜事的时候,都会请他去演出助兴。届时,他弟弟、妹妹、孩子全是伴唱奏乐的成员。如今这种家庭化的皮影戏班子,已经非常罕见,传承人的水平又如此之高,真叫我们视如珍宝了。
我忽然想到,这么好的贺兰人的唱灯影子,可千万别只叫我们这代人看到。
(选自《今晚报》,有删改)
位置:布幕后边 活动:(1)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置: (2)_________   活动:“我”欣赏灯影表演
“我”观察张进绪主演灯影
布幕前面 
1.阅读全文,请将表格中“我”的活动补充完整。
2.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描写的皮影戏的特点。
①充满神秘感,布幕上活灵活现、神出鬼没的影子,是在幕后耍弄出来的。
②道具、乐器等内容丰富,光皮影戏的人物就包含生旦净丑、人间众生,表演内容多样。
③感染力强,表演逼真,布幕上精彩的表演与后台繁杂的光影、乐声交织,给观众们带来了独特的体验。
3.请赏析文章中画线的句子。
那些灯影子的举手投足,则无不鲜活灵动,神采飞扬,而且居然能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摇肩晃脑,挺胸收腹;甚至连同手指头也随之顿挫有致。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对皮影戏的表演进行描写,将灯影子赋予了人的色彩,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灯影子的鲜活灵动,表现了贺兰人表演唱灯影子的技艺高超,也表现出皮影戏浓厚的感染力。
4.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么保护文化遗产。
示例:我们要学习与传承经典文化,如捏糖人、制作风筝等,并对我们的文化遗产做大力的宣传与弘扬,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我们被遗忘的文化遗产,共同保护并将它们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