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
目 录
01
课前导入
02
新课精讲
03
学以致用
04
课堂小结
课前导入
01
情景导入
你能写出几个比值是1.5的比吗?试一试吧!
2.4∶1.6=1.5
60∶40=1.5
4.5∶3=1.5
5.4∶3.6=1.5
你能把它们组成比例吗?
新课精讲
02
探索新知
探究点 1
比例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学习提纲:
自主阅读教材41页,完成以下问题:
1. 什么叫做比例的项?比例的外项?比例的内项?
2. 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还能指出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吗?
3. 请结合具体的例子把比例的项、比例的外项和比例的内项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探索新知
如果把上面的比例写成分数形式:
1.6
2.4
=
40
60
2.4和40仍然是外项,1.6和60仍然是内项。
2.4∶1.6=60∶40
例如:
内项
外项
探索新知
探究点 2
比例的基本性质
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1) 2.4∶1.6=60∶40
2.4×40=96
1.6×60=96
观察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3×15=
5×9=
(2)
45
45
探索新知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a∶b=c∶d(b、d≠0)
=
或
你能举一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吗?
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
ad=bc
探索新知
1. 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呢?
2. 到现在为止,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
讨论交流: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两种方法:
1. 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2. 两个比的两个外项之积是否等于两个比的内项之积。
探索新知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组成比例有条件,两比相等不能变。
外项内项积相等,性质应用很普遍。
典题精讲
1.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3和8∶5
6×5=30
3×8=24
不能组成比例
(2)0.2∶2.5和4∶50
0.2×50=10
2.5×4=10
可以组成比例
0.2∶2.5=4∶50
我们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吧!
典题精讲
∶ = ∶
3
1
6
1
2
1
4
1
(3) : 和 :
(4) 1.2∶ 和 ∶5
可以组成比例
1.2×5=6
不能组成比例
3
1
6
1
2
1
4
1
× =
3
1
4
1
12
1
× =
6
1
2
1
12
1
4
3
5
4
× =
4
3
5
4
5
3
1.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典题精讲
1.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1) 3×40=8×15 (2)2.5×0.4 = 0.5×2
3 ∶8=15 ∶40
3 ∶15=8 ∶40
40 ∶8=15 ∶3
40 ∶15=8 ∶3
8 ∶3=40 ∶15
8 ∶40=3 ∶15
15 ∶3=40 ∶8
15 ∶40=3 ∶8
2.5 ∶0.5=2 ∶0.4
0.4 ∶0.5=2 ∶2.5
0.4 ∶2=0.5 ∶2.5
0.5 ∶2.5=0.4 ∶2
0.5 ∶0.4=2.5 ∶2
2 ∶2.5=0.4 ∶0.5
2 ∶0.4=2.5 ∶0.5
2.5 ∶2=0.5 ∶0.4
易错题型
在0.1、1 和0.2中添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多少?
0.1:0.2= :1 这个数可以是 。(答案不唯一)
辨析: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先确定内项和外项再添加数。
学以致用
03
小试牛刀
1.填空。
在比例 :2=0.2:0.6里,( )和( )是外项;在
= 里,( )和( )是内项。
0.6
2
18
2.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10:6
(2) =
4.5和6是外项,2.7和10是内项。
和75是外项,1.2和25是内项。
小试牛刀
3.填空。
(1)如果 :5=7: ,那么 =( )。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内项是0.5,另一个内项是( )。
(3)如果3a=4b(a,b均不为0),那么a:b=( )。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 ,另一个外项是( )。
35
8
4:3
小试牛刀
4.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差等于0。 ( )
(2)已知xy=32,则可以有比例x:4=8:y。 ( )
(3)2:3和4:5可以组成比例。 ( )
(4)如果5a=8b,那么a:b=5:8。 ( )
(5)8:4 和12:7 可以组成比例。 ( )
×
√
√
×
√
小试牛刀
5.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甲数的12等于乙数的13(甲、乙两数均不为0),甲数:乙数=( )。
A.12:13 B.13:14
C.2:3 D.3:2
(2)在比例里,用两个外项的积除以两个内项的积,商是( )。
A.0 B.1 C.2 D.无法确定
C
B
小试牛刀
(3)把比例5:3=15:9的内项3增加6,要使比例成立,外项9应该增加( )。
A.6 B.12 C.18 D.27
(4)下面的数中,能与6,9,10组成比例的是( )。
A.1.5 B.2 C.5.4 D.7
(5)如果m= n(m,n均不为0),那么n:m=( )。
A.6: B. :5 C.5:6 D.6:5
C
D
C
小试牛刀
6.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各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5:7和8:13 (2) : 和 :
(3) 和 (4) 2.4:5和4.8:10
不能
能
能
能
小试牛刀
(1) 8:6=4.6:( )
(2) 3.5:( )=1.4:2
(3) ( ): =3:
(4) =
(5) : =4:( )
(6) :( )=25%:
3.54
5
2.4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比例成立。
课堂小结
04
归纳总结:
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在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用字母表示为:如果a∶b=c∶d(b,d均不为0),那么ad=bc。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