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设计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重点:
1.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难点: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3.多媒体、粉笔、教科书。
【新课导入】
舞蹈《唐宫夜宴》由郑州歌舞剧院舞蹈编导陈琳创作,14名女舞蹈演员,用婀娜多姿、秀逸韵致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的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欣赏“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丰腴身韵审美风姿的同时,感受中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新课讲授】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教师活动】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其发展情况如何?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与图片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1.多元起源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观察《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并在图上找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学生活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
【教师活动】结合教材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学生活动】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区城,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
【教师活动】同学们思考华夏族是如何扩展的?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
(1)文明摇篮: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
(2)核心区域: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区城,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3)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2.奠基时期(先秦)
【教师活动】观察上述图片,回答他们是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
【学生活动】春秋战国时期。
【教师活动】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老子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这一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为中华文化奠定了基础。
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社会出现大变革大动荡,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得到推广,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取得较大进步;文化上,私学兴起,涌现出许多学者和形成许多思想流派。
材料二 “百家争鸣”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它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它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莫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教师活动】阅读材料回答“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政治和阶级原因。
【学生活动】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出现大变革大动荡;阶级上:士阶层的崛起。
【教师活动】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在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地位。
【学生活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背景、表现、影响。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
(2)表现:①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
②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3)影响: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3.形成格局(秦汉)
【教师活动】图中历史人物为董仲舒,他提出了什么是想主张?
【学生活动】摆出百家,独尊儒术
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自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董仲舒的学说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以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教师活动】董仲舒的思想体系有什么特点?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他的建议?
【学生活动】他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和限制君权的需要
“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教师活动】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秦汉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特点、影响。
(1)原因:①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
②汉武帝独尊儒术。确了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2)特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
(3)影响:儒家思想成为2000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4.受到挑战(魏晋隋唐)
【教师活动】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这一时期佛教传入的历程、特点和影响。
【师】图片为《三教合一碑》,即《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此图从整体上看是一位和尚的图像,也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图像。左侧头戴方巾者为儒学的代表孔子的图像。右侧头后挽个发髻的则是道教的代表老子的图像。三教共存一碑,一片圆融。三个头像合在一起,加上合肩、合上身,浑为一体,两手捧“九流混元图”,构成佛、儒、道三教及“九流”的“混元三教九流图”。它描述的是佛道儒三教的关系,即三教互相团结,互相支持,共同护国佑民。
【师】通过教材总结魏晋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受到挑战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1)背景:随着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呈现出儒、道、佛交汇融通的景象。
(2)表现: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唐朝著名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进入印度游历学习,并带回佛教经书。玄奘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并在国内广泛传播佛教
【教师活动】讲解什么是“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思想上,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政治上,主张“无为”;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特点:儒、道结合
(3)影响
①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②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理学形成(宋明)
“存天理灭人欲”
【教师活动】上图为朱熹的图像,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儒学的集大成者,后世尊称他为“朱子”他提出了“格物致知”等思想主张,在儒学思想发展过程中,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教材学习理学形成的背景、结果、影响等内容。
(1)背景: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儒学家吸收佛道思想闸释儒家义理。
(2)结果:理学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3)影响:①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突破。
突破:明朝中后期以心为本的心学,突破了理学的藩篱成为文化主流,标志人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
【教师活动】通过表格对比学习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传承和转折(明清)
【教师活动】明清之际,社会动荡,促进了思想的活跃。一方面继承了儒学思想,另一方面一些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和反对专制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折时期。
李贽
黄宗羲
王夫之
【教师活动】通过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中华文化发展的背景、表现、结果。
(1)背景: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
(2)表现: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
(3)结果: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思想钳制空前,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7.从衰落到复兴(近现代)
【教师活动】1840年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衰落: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教师活动】20世纪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评级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目标。
复兴:①新文化运动,使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教师活动】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一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
——摘编自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二 近代中国百年忧患,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现代化方案,我们必须从外来文化体系中去寻找。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也曾向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但均未成功;而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使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这就以实践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相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也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教师活动】(1)材料一涉及如何对待“孔子”问题,反映的实质是什么?出现这种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实质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根本原因: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
提示:学习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学习内容以政治和思想文明为主;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②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
阅读“史料阅读”的内容。
材料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教师活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融合创新,其内涵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有哪些内容?
1.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找出中华文化重视以人文本的具体表现。
(1)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2)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3)传承: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格守人本思想,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2.人本思想体现到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管子·牧民》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
【教师活动】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
【学生活动】民本思想
【教师活动】通过教材找出古代思想家提出的民本思想。
(1)表现:
①春秋时期:管子指明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②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贵君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
③后世传承:历代思想家、政治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形成更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
(2)影响:民本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教师活动】中华文化还重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阅读教材,列举中华传统文化中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
(1)表现:①春秋时期的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
②战国时期的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光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2)影响:①以朴素的唯物史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②天人合一想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休,主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4.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杯。
【教师活动】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通过教材列举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的表现。
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元任的思想,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张载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中华文化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教师活动】在治理国家选用人才方面,中华文化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阅读教材列举中华文化重崇德尚贤的思想。
(1)表现:①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主张以德治国。
②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③孔子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使用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6.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教师活动】在精神境界方面中华文化主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阅读教材列举中华文化中“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名句。
(1)《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战国时期的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3)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教师活动】中华文化在处理事情时主张“和为贵”“和而不同”,通过教材列举古代思想家针对“和而不同”提出的思想主张。
(1)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说:“和则生物。同则不继”。
(2)孔子、孟子将和的思想上升到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视其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教师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总结归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独特的品格
(1)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2)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材料 诸子百家部分代表:
1.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2.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3.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4.小说家(虞初《虞初周说》)
5.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
6.医家(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
(3)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材料 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中国化。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外来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4)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5)源远流长,具有连续性。
(6)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绵延不绝、传承至今的文化,体现出顾强的生命力。
2.历史的价值
(1)精神上: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内容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作用上: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距今约1万年前,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莫定了基础。汉朝时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形成。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华传统文化历经隋唐时期的辉煌灿烂、宋元时期的高度繁荣、明清时期的传承与转折,在鸦片战争以后,开始从衰落走向复兴。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质。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提倡爱国,推崇天下为公,崇尚自强不息,主张和而不同。其中蕴含着丰厚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敦化与道德理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起源
2.奠基
3.形成主流
4.辉煌灿烂
5.高度繁荣
6.传承与转折
7.衰落到复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重视以人为本
2.民本思想
3.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4.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5.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6.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7.主张和而不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2.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