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1-3 化学键 课件+作业(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1-3 化学键 课件+作业(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3-13 08:20:27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2012·玉溪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D.在化合物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答案:B
点拨: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A错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正确;有些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不能形成离子键,如AlCl3,C错误;在化合物Na2O2中阴、阳离子分别是O、Na+,个数比是1:2,D错误。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离子所带电荷的符号和数目与原子成键时得失电子有关
D.阳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小,而阴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大
答案:B
点拨: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故A项正确。阴、阳离子之间存在静电作用,它既包括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的静电引力,还包括带相同电荷的粒子(如电子、原子核)间的斥力,故B项错误。由离子的形成过程易知C项正确,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半径减小,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半径增大。故D项正确。
3.(2013·试题调研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的半径一定比对应离子的半径大
B.阴离子一般具有氧化性
C.金属阳离子可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离子的电子层数肯定与对应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
答案:C
点拨:离子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之分。原子的半径一定比对应阳离子的半径大;但原子的半径比对应阴离子的半径小,选项A错误。阴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它不能再得到电子,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失去电子,所以,阴离子一般具有还原性,选项B错误。有的金属阳离子如Fe2+,其化合价可以降低变为Fe,也可以升高成为Fe3+,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选项C正确。主族元素的阳离子的电子层数肯定与对应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少1层);阴离子的电子层数与对应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选项D错误。
4.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
A.任意两种元素之间的化合
B.两种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
C.任何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
D.特别活泼金属元素与特别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
答案:D
点拨:显然形成离子键的选项仅有D项;特别活泼的金属元素与特别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
5.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
答案:D
6.(2013·经典习题选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内的元素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B.元素周期表ⅠA族内的元素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答案:AC
点拨:周期表第一周期内的元素是氢(非金属)和氦(性质特别稳定),它们不可能形成离子键。周期表ⅠA族内有非金属元素氢和很活泼的金属元素,氢和很活泼的金属元素之间可以形成离子键,如离子化合物NaH。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但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NH4NO3都是离子化合物,但都不含金属元素。
规律方法:解答此类判断型选择题,较简单的方法是找出反面例子,如选项B、D。
7.(2013·经典习题选萃)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
B.离子键是阴、阳离子这样的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C.H-与Ca2+两种微粒之间可以形成离子键
D.F-与K两种微粒之间可以形成离子键
答案:BD
点拨: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这种“作用”并不单纯是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因为离子都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一般都有带负电荷的电子,所以,阴阳离子之间既有异性电荷之间的吸引作用,又有同性电荷之间的排斥作用,这些作用的总和达到一定的强烈程度就形成了离子键。
H-与Ca2+是两种带异性电荷的离子,可以形成离子键。F-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K是电中性的原子,不能形成离子键。
8.(2013·试题调研)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离子键(  )
原子
a
b
c
d
e
f
g
M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A.a和c B.a和f
C.d和g D.b和g
答案:BD
点拨:本题考查离子键的成键实质、成键条件,同时还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由原子a~g的M层电子数可知,M层即为原子的最外层,元素a~g均为第三周期元素,a、b均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g均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a与f、b与g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9.(2013·经典习题选萃)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水溶液能导电
B.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组成
C.熔融状态能导电
D.可以溶于水
答案:C
点拨: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则必为离子化合物,而离子化合物区别于其他化合物的突出特点是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C正确。
10.下列各式用电子式表示的物质的形成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D
点拨:A中KBr的电子式为K+[]-,B中箭头标反了,应为→Na+[]2-Na+,C中CaCl2电子式写错,应为[]-Ca2+[]-。
二、非选择题
11.(2013·经典习题选萃)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C为金属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和A相等;C、D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A、B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3倍。请回答:
(1)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C为__________,D为__________;
(2)A、B、C、D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_______;
(3)A和C形成化合物CA的电子式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C与D形成化合物C2D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 O Na S
(2)r(Na)>r(S)>r(O)>r(H)
(3)Na+[?H]-
(4)―→Na+[]2-Na+
点拨:已知A、C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A、C同主族;C是金属元素,则A可能是氢或硼,设原子序数aA、bB、cC、dD,则c+d=3(a+b)若a=1则c=11;若a=5则c=13;而a<b<c<d,经讨论a=1、b=8、c=11、d=16符合题意。(讨论就是将b=5、6、7、8、9分别代入求d。)
12.(2013·试题调研)A、B、C、D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元素,A与D能组成AD2型化合物,AD2中核外电子总数为30,D-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l3+相同,B和C可以形成BC型化合物,BC分子中质子总数是18,BC的水溶液是一种强酸。
(1)请推出上述四种元素:A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单质C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单质D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AD2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Mg H Cl F
(2)Cl2+H2O===H++Cl-+HClO
2F2+2H2O===4HF+O2
13.(2013·经典习题选萃)有A、B、C、D、E五种主族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3、7、6、4,原子序数按E、B、D、C、A的顺序依次增大。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气态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35:1,且该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相等,A、B、C原子的次外层都有8个电子,E原子的次外层有2个电子。
(1)计算D的摩尔质量________;写出D的原子符号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A与D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的单质与CuSO4溶液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的单质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D、E三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和A、C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与A_______________;
B与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2 g/mol S
(2)―→K+[]2-K+
(3)2K+2H2O+Cu2+===2K++Cu(OH)2↓+H2↑
C+2H2SO4(浓)CO2↑+2SO2↑+2H2O
(4)HClO4>H2SO4>H2CO3
(5)Al(OH)3+OH-===AlO+2H2O
Al(OH)3+3H+===Al3++3H2O
14.(2013·试题调研)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氨气(NH3)。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氮化钠(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__,该化合物由________键形成;
(2)它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
(3)氮化钠(Na3N)与水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氮化钠(Na3N)两种离子半径的大小是r(Na+)________r(N3-)(填“>”、“=”或“<”)
答案:
(2)NaCl NH4Cl (3)复分解 (4)<
15.(2013·经典习题选萃)如下图所示,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化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
回答以下问题:
(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反应所得物质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2)
16.(2013·经典习题选萃)AB2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每摩尔AB2中含有54 mol电子,根据下列反应:
①H2+B2C
②B2+X―→Y+AB2+H2O
③Y+C―→AB2+Z,Z有漂白作用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2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
Z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aCl2 Ca(OH)2 Ca(ClO)2 HClO
(2)Cl2+2OH-===Cl-+ClO-+H2O
化学键被破坏的几种情况
(1)离子化合物
①离子化合物的溶解过程:
离子化合物溶解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
②离子化合物的熔化过程:
离子化合物在加热熔化时会发生电离,生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
(2)共价化合物的溶解过程
①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能与水发生反应,其分子内的共价键被破坏。如CO2、SO2、SO3等。
②有些共价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形成阴、阳离子,其分子内的共价键被破坏。如HCl、H2SO4、CH3COOH等。
③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既不与水反应,也不发生电离。其分子内的化学键不能被破坏。如酒精(C2H5OH)、蔗糖(C12H22O11)等。
(3)单质的溶解过程
对于某些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溶于水后,能与水发生反应,其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如Cl2、F2等。
课件60张PPT。成才之路·化学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 必修2 新情境·激趣入题 方法警示探究 新知识·预习探究 新思维·名师讲堂 新提升·达标作业 新考题·随堂自测 一、选择题
1.(2012·宁波高一检测)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不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
答案:D
点拨: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共价键,如NaOH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无离子键,只含共价键,故D正确。
2.(2012·成都高一检测)下列化合物分子内只有共价键的是(  )
A.BaCl2 B.NaOH
C.(NH4)2SO4 D.H2SO4
答案:D
点拨:A项,只有离子键,B、C项,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D项只有共价键。
3.(2013·试题调研)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A.H2S和Na2O2 B.H2O2和NH4Cl
C.NH3和N2 D.HNO3和HCl
答案:D
点拨:A中Na2O2是离子化合物,B中NH4Cl是离子化合物,C中N2是单质,D中HNO3与HCl都是共价化合物,故选项D正确。
4.(2013·试题调研)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HCl和HNO3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D.CCl4和Na2O
答案:D
点拨:A、B中的化合物都是共价键,C中化合物是离子键,D中CCl4是共价键,Na2O是离子键,其化学键不同。
5.(2013·试题调研)下列对离子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②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构成
③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④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也可能不含共价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点拨:②中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构成,如NH4Cl,③中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故选项B符合题意。
6.(2013·试题调研)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答案:B
点拨:A项,H2O的结构式为H—O—H,A错,B项正确;C项,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应为Cl,C错;D项,NH3的电子式应为,D错。
7.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答案:D
点拨:碘、溴、酒精中都含有共价键,但A、B、C三项中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HCl溶于水时,在水分子作用下,破坏了共价键,电离出H+和Cl-。
8.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
B.H2O的电子式:H+[]2-H+
C.Cl-离子结构示意图:
D.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H]-
答案:D
9.(2013·经典习题选萃)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都是物质结构中微粒间不同的相互作用。下列物质含有两种上述各类相互作用的有(  )
A.石英 B.干冰
C.食盐 D.烧碱
答案:BD
点拨:石英(SiO2)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只有共价键;食盐是离子化合物,只有钠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的离子键;干冰的成分为CO2,是共价化合物,分子内含有极性键,分子间存在着分子间作用力;烧碱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OH-中含有共价键。
10.(2013·试题调研)水的结构式为,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
B.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C.水分子中存在离子键
D.分子内氢原子间的作用力弱于H—O键
答案:BD
点拨:水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H、O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而H、H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弱,没有形成化学键;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二、非选择题
11.(2013·试题调研)写出下列物质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
(1)Cl2__________________含有________键
(2)HCl__________________含有________键
(3)MgCl2__________________含有________键
(4)H2O2______________含有________、________键
(5)NaOH______________含有________、________键
答案:(1):·+·:―→::: 非极性
(2)H×+·:―→H: 极性
(3)―→[:]-Mg2+[:]- 离子
(4)H×+··+··+×H―→H:H 极性键、非极性
(5)Na×+··+×H―→Na+[:H]-
离子键、极性
12.(2012·成都高一检测)将符合要求的有关物质的序号填入空格中:在①NaOH,②H2O,③CaCl2,④N2,⑤NH4Cl,⑥NaCl,⑦Na2O2,⑧H2O2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含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
答案:③⑥ ② ④ ①⑤ ①③⑤⑥⑦ ②⑧
点拨:CaCl2、NaCl中只有离子键;H2O中只有极性共价键;N2只有非极性共价键;NaOH含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NaOH、CaCl2、NH4Cl、NaCl、Na2O2是离子化合物;H2O、H2O2属于共价化合物。
13.(2013·河北魏县一中高一化学月考试题)现有①BaCl2、②金刚石、③NH4Cl、④Na2SO4、⑤干冰、⑥碘片六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
(1)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___,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熔点最高的是___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只有离子键的物质的是________,晶体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是________。
(3)①的电子式是________,⑤的电子式是________。
答案:(1)⑤⑥ ② ②  ⑤
(2)①③④ ① ⑤⑥
(3)[::]-Ba2+[::]-
:::C:::
14.(2013·经典习题选萃)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





(1)在这些元素中,(用元素符号填写,下同)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
(2)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
(3)②的氢化物分子式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化合物(填“共价”或“离子”);
(4)⑥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5)①和⑦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答案:(1)Na Cl Ne
(2)HClO4 Na+[::H]- Al
(3)NH3 共价
(4)S 
(5) ?
15.(2013·试题调研)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X
Y
Z
(1)X元素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若X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则X单质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
(2)与Y同主族短周期的元素W单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Z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e 4 g·mol-1 (2):::
点拨:(1)因为X、Y、Z都是前三周期元素,则X只能为原子序数为2的稀有气体氦,Y为氟元素,Z为硫元素。
16.(2013·试题调研)A、B、C、D 4种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20,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试推断:
(1)B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氮 (2)  (3)SO3 (4)第四周期第ⅡA族
点拨:由“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知,A元素为H元素。再由“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且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知,B元素为N元素。由观点“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知,C元素为S元素。另外由“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知,D元素为+2价的Ca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ⅡA族。
元素周期表中的重点规律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除此之外,元素周期表中还隐含着许多规律,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挖掘、总结和应用。
1.奇偶数规律
(1)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奇(或偶)数的元素,元素所在族序数及主要化合价也为奇(或偶)数(Ⅷ族元素除外)。
(2)若n为奇数,则第n周期最多容纳种元素;若n为偶数,则第n周期最多容纳种元素。
2.对角线规律
有些元素在周期表中虽然既非同周期又非同主族,但其单质与同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却很相似。若两种元素位于相邻的两个主族,一种元素位于另一种元素的右下方,即两个主族的对角线上,则它们的性质相似。如Li和Mg,Be和Al,B和Si等,这一规律称为对角线规律。如下图所示:
以第一组为例,Li和Mg位于相邻的两个主族(ⅠA和ⅡA)的对角线上,可推知Li在O2中燃烧生成Li2O,而不生成过氧化物;LiOH难溶于水[与Mg(OH)2相似],受热能分解生成Li2O和H2O;Li2CO3难溶于水,受热也能分解生成Li2O和CO2(与MgCO3相似)。
3.序差规律
(1)同主族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差值
ⅠA、ⅡA族与上一周期元素种类数相同;ⅢA~0族与下一同期的元素种类数相同。例如:Na的原子序数为11,而第3周期元素种类数是8,所以K的原子序数为11+8=19;Cl的原子序数为17,Br所在第4周期元素种类数为18,故Br的原子序数为17+18=35。
(2)同周期的ⅡA、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n(设n>m),则在第2、3周期时n=m+1,在第4、5周期时,n=m+11,在第6、7周期时n=m+25。
4.元素属性规律
设某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n,电子层数为m。对于主族元素;
n/m>1时,为非金属元素(H除外),显非金属性;
n/m=1时,元素既有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属性;
n/m<1时,为金属元素,显金属性。
由此可知:
(1)第n周期必有n种主族金属元素,(7-n)种非金属元素(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如第4周期有4种主族金属元素,3种非金属元素;第7周期无非金属元素。
(2)第n周期的最后一种金属元素必处在第n主族(n>1)。如第3周期最后一种金属元素Al处于第ⅢA族。
5.相邻相似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上下左右相邻的元素性质差别不大,俗称相邻相似规律。相似规律包括:
①同族元素性质相似;②对角线上元素性质相似;③同周期相邻元素性质相似。
应用:根据已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导未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如“同主族性质相似”的例子有:氧有Na2O2、Na2SO4,硫有Na2S2、FeS2、Na2S2O3,其中S与O结构相似,硫可代替氧,说明很相似。再如“同周期性质相似”可联系到Al和Si,它们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Si+2NaOH+H2O===Na2SiO3+2H2↑
6.两性规律
周期数等于主族族序数的元素具有两性。原因是:凡是周期数等于主族族序数的元素都处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既具有一定的金属性也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其单质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其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
应用:推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如:
Be+2HCl===BeCl2+H2↑
Be+2NaOH===Na2BeO2+H2↑
BeO+2HCl===BeCl2+H2O
BeO+2NaOH===Na2BeO2+H2O
Be(OH)2+2HCl===BeCl2+2H2O
Be(OH)2+2NaOH===Na2BeO2+2H2O
7.三角形规律
所谓三角形,即A、B处于同周期,A、C处于同主族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应用:处于A、B、C位置上的元素,可排列出其原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规律。
例如:原子序数C>B>A;原子半径C>A>B。
A、B、C若为非金属元素,则非金属性B>A>C;单质的氧化性B>A>C;阴离子的还原性C(8-n)->A(8-n)->B(7-n)-,[设A为nA族,则B为(n+1)A族,下同];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7-nB>H8-nA>H8-nC。
A、B、C若为金属,则其金属性C>A>B;单质的还原性C>A>B;阳离子的氧化性B(n+1)+>An+>Cn+;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C(OH)n>A(OH)n>B(OH)n+1。
课件87张PPT。成才之路·化学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 必修2 新情境·激趣入题 方法警示探究 新知识·预习探究 新思维·名师讲堂 新提升·达标作业 新考题·随堂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