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京版四下2.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京版四下2.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21 09:1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课题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节。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和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例4学习三个数连加,可以用竖式做,写成两个层次,有如梯子形;另一种是几个数一起加,在加的过程中采用“凑十法”;另外,还可以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整数加法的简便算法可以用到小数加法中)。例5是一道用连减的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此例题是通过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这一实际问题的解决,来说明减法的简便算法。在这里不要出现“减法的性质”这一概念,只要学生会用就可以。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计算演讲成绩总分和水深,引导学生体验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简算连加、连减,在比较中发现凑整十或凑整数的方法比较简便。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小数加、减法意义,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经历了用估算解决小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习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知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理解以前所学的运算定律也可以应用在小数加、减法中,能够应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算。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参与、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1.哪两个数的和为1,连一连。2.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下面各题。67+12+30 100-20-34 56-(13+21) 二、导入新课师:阳光小学五月份举办了“爱生活、爱劳动”主题系列活动,同学们参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讲授新课 一、用连加的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师:下面是四 (1)班三位选手参加“我是小小志愿者”演讲比赛的成绩。师:请认真观察这幅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师:怎样计算总分?师:算式是……?师:9.62+9.47+9.38等于多少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师巡视指导:说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反馈:我用竖式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然后再加上第三个数。师:其实还可以这样写。课件出示:师:除了每次两个数相加,用竖式还可以怎样算?展示:师:怎样计算可以使计算比较简便?反馈:在加的过程中采用“凑十法”,使得计算比较简便。百分位上2和8凑成10,再加上7等于17,向十分位进一,百分位写7;十分位上6和4凑成10,再加上3和进位的1等于14,向个进一,十分位写4;点上小数点,个位上9和进位的1凑成10,再加上两个9等于28。师:除了用竖式计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计算的吗?反馈:9.62+9.47+9.38 =19.09+9.38 =28.47(分)展示:9.62+9.47+9.38 =(9.62+9.38)+9.47 =19+9.47 =28.47(分)师:这两种方法,哪种最简便?师:它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师:看来以前所学的运算定律也可以应用在小数加、减法中。用连减的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课件出示:师:读一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师:你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在练习本上尝试画画。展示反馈:师:怎样求出水深多少米?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师:大家找到解题的方法了吗?谁来说说?反馈:可以依次从总长度中减去插入泥中的长度和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2.15-0.27-0.23=1.88-0.23=1.65(米)师:真不错!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反馈:也可以把插入泥中的长度和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先相加,最后从总的长度中减去。2.15-(0.27+0.23)=2.15-0.5=1.65(米)师:观察上面的两种计算方法,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可以从里减去两个数的和。三、总结归纳师: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①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②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③整数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四 (1)班的总分是多少分? 学生:把三位选手的演讲成绩加起来。 学生:算式是9.62+9.47+9.38。 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学生自由说说。学生:还可以用脱式计算。学生: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学生:还可以先把9.62和9.38相加。学生:第二种最简便。学生: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自由说说。学生尝试画图,然后展示反馈。学生独自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然后自己写出计算过程。学生自由说说。学生自由说说。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说一说,培养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为后面的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计算,让学生充分经历计算的过程,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在比较中发现凑整十或凑整数的方法比较简便。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脱式计算,充分感受加法运算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借助画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借助画图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计算,然后把两个列式联系在一起,得出结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可以从里减去两个数的和。通过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归纳等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 1.判断。(1)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2)4.56+3.41-4.56+3.41=0(3)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4)7.45-2.34-1.34=7.45-(2.34-1.34)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3.78-1.75-0.25 9.12+5.46+0.88+4.54 3.妈妈买水果花了12.77元,买蔬菜花了7.23元,给售货员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4.拓展应用:把一根竹竿垂直放入水中,浸湿部分是2.8米,露出水面部分比浸湿部分多0.4米。竹竿有多长?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9.62+9.47+9.38=28.47(分) 9.62+9.47+9.38 9.62+9.47+9.38 =19.09+9.38 =(9.62+9.38)+9.47=28.47(分) =19+9.47 =28.47(分) 以前所学的运算定律也可以应用在小数加、减法中。 2.15-0.27-0.23 2.15-(0.27+0.23)=1.88-0.23 =2.15-0.5=1.65(米) =1.65(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可以从里减去两个数的和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