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文意概括分(客观题)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
【考情一览表】
题干(第12题)
设题
年份
卷别
篇名/文体
表述
选项
角度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
D.叔向反对晋平公在春天筑台,认为那
(节选自《说苑容的概述,不正确
样做会耽误农时,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
曲解
2022
全国乙卷
贵德》)
的一项是
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平公于是
文意
(3分)
停止了筑台的劳役。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
(节选自《宋史
D、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
容的概述,不正确
张冠
2021
全国甲卷
纪事本末 契丹
息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
的一项是
李戴
盟好》)
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
(3分)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
C彪之讲究实效,维护朝廷秩序。永和
《晋书王彪之
容的概括和分析,
末年流行传染病,他见各类官员借口家
无中
2020
全国I卷
传》
不正确的一项是(3
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指出这样
生有
分)
做的危害,朝政因此恢复。
命题特点
①四个选项基本按照行文顺序设置,用现代汉语表述且内容属于文章主要部
分。按照行文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
②每个选项常先用一个或两个四字短语对人物进行概括,然后举事例印证分析。
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项错误也非全错,而是某一点错,往往是
“概括”无错,“分析”有瑕,故在比对时可重点关注分析印证的部分。
④选项常见的设误手段主要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时空有误、弄混关系等。
⑤最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新高考卷从题干到选项的变化,尤其是选项不再分
为概括与分析两部分,而是采用直接概述的方式。
近2年高考文言文客观题里的“概述”题,命题形式呈现
了明显变化:
1.打破“概括+分析”的选项设计模式,依文设题。
2.概括性降低,选文偏重叙述的,选项以叙述分析为主;
选文偏重议论的,选项以转述观点、看法为主。
一、掌握答题步骤及其要点
答题步骤及其要点:
1浏览选项,快速定位
快速定位主要根据选项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官职及主要行为词
语,快速找到原文中的相关文字。
2。找到句段,仔细品读
概括分析文意题重在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故应注意以下两点:
3.反复推敲,仔细比对
把选项与相应原文,逐字、逐词、逐句比对,弄清楚命题人设误的
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