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习内容 认识立体图形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设疑自探 自探要求:本节课学生要通过分类、感知、数一数、摆一摆、看一看,多种感观来探索和认识几种立体图形。自探内容:一、质疑激情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相机板书名称。 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 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3.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想一想,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解疑合探 1. 小组交流 :组内个体充分展示,明确共识与争议。确定全班交流人员与内容。2. 全班交流 :代表小组充分展示共识与争议,求得同学的帮助。
质疑再探 原则:个体个性化展示。方法:学生个体提出疑问,全班同学给予解答,可阅读书本后提出。 问题预设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
实践运用 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目,必要的题目教师课前解答出来。1. 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 游戏“看谁摸得准”。(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评价感悟 评价:他人、他组及自我评价。感悟:学生个体本节课学习活动而引发的感悟。 说一说本节课自己的表现?
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体 球 教师思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