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章末复习提升+章末综合检测(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章末复习提升+章末综合检测(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3-13 08:25:14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成才之路·化学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 必修2 知识网络·宏观掌控 专题突破·纵引横连答案:B 【答案】 C 答案:B 【答案】 C 答案:B 章末综合检测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2012·金华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答案:A
点拨:A项,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项,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SO2的排放,有效防止酸雨的形成;C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因此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项,“可燃冰”中储存大量甲烷,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2.(2012·长春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
C.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
D.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无关
答案:D
点拨: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是由人体内的营养物质氧化产生的,与化学反应有关,A、B、C三项的说法均正确。
3.从海水中提取镁,正确的方法是(  )
A.海水Mg(OH)2Mg
B.海水MgCl2溶液―→MgCl2晶体Mg
C.海水Mg(OH)2MgOMg
D.海水Mg(OH)2MgCl2溶液―→MgCl2晶体(熔融)Mg
答案:D
点拨:海水提取镁的主要过程是加沉淀剂使海水中的Mg2+以Mg(OH)2的形式沉淀出来,再制成无水MgCl2,电解MgCl2得金属镁。
4.(2012·无锡高一检测)将煤块粉碎,经脱硫处理,在适当过量的空气中燃烧,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
①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煤的利用率
②减少SO2的产生,避免造成“酸雨”
③减少有毒的CO产生,避免污染空气
④减少CO2的产生,避免“温室效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点拨:将煤块粉碎,目的是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煤的利用率;对煤进行脱硫处理,目的是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过多的SO2;将煤在适当过量的空气中燃烧,是使煤充分燃烧,减少CO的产生,减轻空气污染,但不会减少CO2的产生,无法避免“温室效应”。
5.(2013·试题调研)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但得到的液溴中常常溶有少量氯气,除去氯气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加适量的KI溶液
B.通入溴蒸气
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D.加入适量的NaBr溶液
答案:D
点拨:A项,Cl2和Br2均能与KI反应生成I2;B项,Cl2与Br2不发生反应;C项,Cl2和Br2均与NaOH发生反应;D项,Cl2与NaBr发生反应Cl2+2NaBr===2NaCl+Br2。
6.(2013·试题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取之不尽的
B.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C.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D.煤和石油都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或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答案:C
点拨:煤、石油、天然气三大矿物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的,A错;煤主要含有碳元素,而不是碳和氢两种元素,B错;C正确;石油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形成的,D中只说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形成,还有动物遗体,D错。
7.煤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直接燃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最近,某企业利用“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新技术”,让煤变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及氢气总含量≥90%),把煤“吃干榨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②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但没有物理变化 ③该技术实现了煤的清洁利用
④该技术实现了煤的高效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8.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A.CCOCO2Na2CO3
B.CuCu(NO3)2溶液Cu(OH)2
C.FeFe2O3Fe2(SO4)3溶液
D.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答案:D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的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
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答案:A
点拨:消毒用的酒精不是无水乙醇,B错;绿色食品指无污染的食品,C错;CO2不是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指数,D错。
10.(2013·试题调研)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的要求。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没有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几种生产乙苯()的方法和过程中,最符合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
答案:C
点拨:A、B、D项反应中,除生成目标产物外,还有副产物(如HCl、H2O、HBr)生成,均不符合原子经济性要求。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答案:D
点拨:石油主要成分是C和H,裂解无法得到氯乙烯,A错;油脂水解得到的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错;CH4中没有碳碳单键,C错。
12.(2013·试题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煤的加工手段,不可能从煤中获得燃料油
B.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C.煤高温干馏所得的焦炉气中含有一定量的芳香烃
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答案:B
点拨:A项,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从中可获得燃料油;C项,焦炉气的主要成分是H2、CH4、C2H4、CO等,不含芳香烃;D项,煤中不含有苯和甲苯,煤的干馏产品煤焦油中含有苯和甲苯。
13.在熔化状态下,Na跟KCl存在可逆反应Na+KClNaCl+K,通过调整温度,可利用金属Na来制取K。
物质
K
Na
KCl
NaCl
熔点/℃
63.6
97.8
770
801
沸点/℃
774
883
1500
1413
根据上表的熔点和沸点,确定由Na与KCl反应制取钾的合适温度为(  )
A.770℃ B.801℃
C.850℃ D.770℃~801℃
答案:C
点拨:温度控制在801℃<T<883℃内。
14.(2012·安阳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
B.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NOx)
C.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
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是由于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
答案:A
点拨:A项,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源;B项,SO2、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质;C项,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含有CO、NOx、SO2等大气污染物;D项,含氮、磷的大量污水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从而产生水华、赤潮现象。
15.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答案:A
点拨:燃煤时加入石灰石发生如下反应:
CaCO3CaO+CO2↑,CaO+SO2CaSO3及
2CaSO3+O2===2CaSO4。故可减少废气中SO2的含量,A正确;空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低于10-5%时可加速血液循环令人产生振奋的感觉,但高于此值时则会对人体产生伤害,B不正确;只有雨水的pH<5.6时,才称为酸雨,C不正确;含磷的洗涤剂,会造成水体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赤潮、水华等现象,D不正确。
16.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要求的是(  )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铁和浓HNO3为原料生产硝酸铁
D.用碳来还原氧化铁
答案:A
点拨:原子经济是指反应物的所有原子全部被利用,没有副产物。
17.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
A.氯、溴、碘 B.钠、镁、铝
C.烧碱、氢气 D.食盐、淡水
答案:D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活泼金属如铝可作还原剂法的还原剂
B.用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来冶炼金属钠
C.可用焦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的方法来冶炼铝
D.回收旧金属可以重新制成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
答案:A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冶炼方法。铝可以作还原剂冶炼一些高熔点的金属,如2Al+Fe2O32Fe+Al2O3,A项对;电解NaCl溶液不能得到金属钠,金属钠应该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制取,B项错;铝是活泼金属,很难用还原剂把它还原出来,C项错;D项对。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46分)
19.(2013·经典习题选萃)(6分)请将下列物质的转化或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每一项只填写一种方法),并指出是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①溶解 ②裂解 ③分馏 ④裂化 ⑤干馏
⑥蒸馏 ⑦电解 ⑧过滤 ⑨萃取
(1)把煤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________。
(2)从原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________。
(3)将重油转化为汽油________。
(4)将海水淡化________。
(5)从海水中得到的无水MgCl2中提取金属镁________。
答案:(1)⑤、化学变化 (2)③、物理变化
(3)④、化学变化 (4)⑥、物理变化
(5)⑦、化学变化
点拨:(1)煤通过干馏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属于化学变化;(2)原油通过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物理变化;(3)重油转化为汽油是由大分子烃分解为小分子烃,是石油的裂化,属于化学变化;(4)海水淡化是除去海水中的盐类,用蒸馏的方法;(5)由MgCl2制镁需电解。
20.(2013·试题调研)(8分)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制备硫和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
8CuFeS2+21O28Cu+4FeO+2Fe2O3+16SO2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3)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
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
所选试剂为________。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u、O (2)b、c
(3)a.Al3++4OH-===AlO+2H2O
b.稀硫酸、KMnO4溶液 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溶液使KMnO4溶液褪色
点拨:(1)分析方程式中各元素化合价可知:→,→,氧元素、铜元素在反应中被还原。
(2)二氧化硫污染环境,不能排入空气中,浓硫酸不能吸收二氧化硫,也不能消耗二氧化硫,可以“变废为宝”制硫酸,也可以用纯碱吸收制亚硫酸钠。
(3)Al3+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而Fe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将Al3+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H2O。若要证明炉渣中含有FeO需要首先将其溶解,生成可溶性的亚铁盐,结合试剂分析可知,将该溶液加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亚铁离子具有强还原性,因此,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用的试剂是稀硫酸和高锰酸钾溶液。
21.(6分)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学生就这个课题展开了讨论。已知海水提镁的主要步骤如下:

(1)关于加入试剂①作沉淀剂,同学们提出了不同方法。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
方法
是否正确
简述理由
方法1:直接往海水中加入沉淀剂
不正确
(一)
方法2: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再加入沉淀剂
(二)
(三)
你认为最合理的其他方法是:     (四)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框图中加入的试剂①应该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加入的试剂②是________(填“化学式”);工业上由无水MgCl2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海水中镁离子浓度小,沉淀剂的用量大,不经济 (二)不正确 (三)能源消耗大,不经济
(四)向太阳光蒸发浓缩后的海水中,加入沉淀剂(合理均可)
(2)Ca(OH)2 HCl
MgCl2(熔融)Mg+Cl2↑
22.(2013·试题调研)(8分)用石油裂化和裂解过程得到的乙烯、丙烯来合成丙烯酸乙酯的路线如下:
根据以上材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CH2CH2制得有机物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检验丙烯(CH3CHCH2)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B合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
(4)由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2)Br2的CCl4溶液(或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
(3)CH2CHCOOH+CH3CH2OH
CH2CH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4)nCH2CH2―→?CH2—CH2?
点拨:(1)根据CH2CH2+H2OA,推知A为CH3CH2OH。
(2)CH3—CHCH2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能使溴的CCl4溶液(或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根据丙烯酸乙酯的结构简式及反应条件,推知A与B发生酯化反应,B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
(4)CH2CH2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CH2—CH2?。
23.(2013·经典习题选萃)(6分)居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现代人在“煤烟型”“光化学烟雾”污染后,正在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毒物质主要有甲醛、苯、氨、氡四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苯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2)提出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一条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 mg·m-3,甲醛测定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化学滴定法等。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采用化学滴定法对教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进行测定,如果你参与该研究课题,你采集甲醛样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碘量法是化学滴定法之一。碘量法原理为在碱性介质(NaOH)中,碘转化为次碘酸钠和碘化钠,次碘酸钠将溶液中游离的甲醛氧化为甲酸钠;经适当酸化后,剩余的次碘酸钠与碘化钠又生成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
①I2+2OH-===IO-+I-+H2O、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I2+2S2O===S4O+2I-。
实验过程中需要测定的数据除总碘量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N,··?H 平面正六边形
(2)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种建材或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其他积极的合理建设)
(3)用注射器收集空气或在教室内较长时间放置一盆清水(以吸收甲醛)
(4)HCHO+IO-+OH-===HCOO-+I-+H2O
IO-+I-+2H+===I2+H2O
空气的体积(或教室的体积)、硫代硫酸钠的用量
点拨:此题以室内空气污染为载体,考查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3)用注射器收集是采集气体样品的常用方法,也可以利用甲醛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在室内放置一盆清水以吸收甲醛。
24.(2013·试题调研)(6分)海水资源的利用将走综合开发的道路,一次提取海水,同时提取多种物质。如图是某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中含有Ca2+、Mg2+、SO等杂质,精制时通常在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量的NaOH溶液和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溶液呈中性。请写出下列操作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粗盐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溶液呈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纯粗盐后的母液中含有K+、Mg2+、Na+等阳离子,对母液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可以制得金属镁。
①从充分利用当地海洋化学资源,提高生产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生产生石灰的原料是________。
②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思考,在母液中加入石灰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提取Mg(OH)2后的剩余母液中加入一种常见的气态氧化剂,又可制取重要的化工原料溴单质。
①生成溴单质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产中将溴单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Ca2++CO===CaCO3↓,
Ba2++CO===BaCO3↓
②2H++CO===CO2↑+H2O,
OH-+H+===H2O
(2)①贝壳 ②制取氢氧化镁
(3)①2Br-+Cl2===Br2+2Cl-
②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将溴蒸气吹出
点拨:(1)过量的BaCl2溶液、过量的NaOH溶液和过量的Na2CO3溶液的作用分别是除SO、除Mg2+、除Ca2+和过量的Ba2+。过滤后在滤液中加适量盐酸的作用是除过量的OH-和CO。故粗盐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Ca2++CO===CaCO3↓,Ba2++CO===BaCO3↓;在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发生的反应为:2H++CO===CO2↑+H2O,OH-+H+===H2O。
(2)①从充分利用当地海洋化学资源,提高生产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制取石灰乳的原料是贝壳;②加石灰乳的作用是富集Mg2+,制取Mg(OH)2。
(3)生成溴单质的离子方程式是:2Br-+Cl2===Br2+2Cl-,利用溴易挥发的性质,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将溴蒸气吹出。
25.(2013·试题调研)(6分)金属铜能被FeCl3的浓溶液腐蚀,其化学方程式是:Cu+2FeCl3===CuCl2+2FeCl2。
现将有铜的印刷线路板浸入120 mL FeCl3的溶液中,有9.6 g铜被腐蚀掉。取出印刷线路板,向溶液中加入8.4 g铁粉,经充分反应,溶液中还存在4.8 g不溶物。(设溶液体积不变,且不考虑金属离子水解)。
(1)根据9.6 g铜被腐蚀,最后溶液中还有4.8 g不溶物,说明溶液中肯定还有________,所以4.8 g固体不可能有________,即4.8 g是________。
(2)9.6 g铜被腐蚀生成________ mol Fe2+。
(3)最后溶液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浓度c(Cu2+)=______,c(Fe2+)=________。
答案:①Cu2+ Fe Cu
②0.3 ③0.625 mol/L 5 mol/L
点拨:②设生成Fe2+物质的量为x。
Cu+2Fe3+===Cu2++2Fe2+
64 g        2 mol
9.6 g        x
所以x=0.3 mol。
③由加入8.4 g Fe,反应后有4.8 g不溶物,说明8.4 g Fe恰好与Cu2+和剩余Fe3+发生反应,设与Fe3+反应的Fe物质的量为y,与Cu2+反应的Fe物质的量为z。
2Fe3++Fe===3Fe2+
2y   y   3y
Cu2++Fe===Fe2++Cu
z   z   z   z
解得
c(Fe2+)=
==5 mol/L
c(Cu2+)==0.625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