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08 15:2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一、内容分析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1第三节的内容。它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虽然可以由牛顿定律推导出来,但其适用范围要比牛顿定律广泛的多,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而且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粒子,因此它在整个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素养目标
1.知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冲量及动量变化特点.
2.理解系统、内力、外力的概念.
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理解其守恒的条件.
4.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系统、内力、外力的概念的理解,和动量守恒条件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1)在平静的河中心有两个靠的很近的小船,当你从一只船上跳到另一只船上会出现什么现象?(2)把两个磁性很强的磁铁分别放在两辆小车上磁铁的同性磁极相对,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推动一下小车,使他们相互靠近,两辆小车没有碰上就分开了,为什么?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由问题有趣就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这样既吸引学生探求物理规律的兴趣又顺利的引入了课题。
课堂设疑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动量定理,其适用于单个物体;那么多个物体所构成的系统,在发生相互作用前后各自的动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整个系统的动量又将如何?
推导过程 设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两个小球A和B,质量分别是m1和m2,沿着同一直线向相同的方向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个发生碰撞,碰撞过程相互作用时间为t,碰撞后的速度分别是v1’和v2’。 (1)A、B两个小球在碰撞过程中各自所受的平均作用力 F1与F2有什么关系? (2)写出碰撞过程中小球各自所受到的外力的冲量?每个小球的动量的变化? 设m1、 m2分别以V1 、V2相碰,碰后速度分别V1′、V2 ′碰撞时间t 对m1用动量定理: 对m2用动量定理: 由牛顿第三定律: 上面的表达式表达什么意思呢?
动量守恒定律 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 2、应用对象: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 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构成系统。 外力:系统之外的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 内力: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叫做内力。 3、动量守恒定律的“六种”性质 系统性、条件性、相对性、同时性、矢量性、普适性 公式运用时注意: 动量是矢量,式中动量的确定一般取地球为参照物。 对守恒条件的理解: (1)前提条件:存在相互作用的物体系。 (2)理想条件:系统不受外力。 (3)实际条件: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 (4)近似条件:系统内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系统所受的外力。 (5)方向条件: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满足上面的条件,则此方向上动量守恒。 适用情景: ①适用于正碰,也适用于斜碰; ②适用于碰撞,也适用于其他形式的相互作用; ③适用于两物系统,也适用于多物系统; ④适用于宏观高速,也适用于微观低速。
课堂练习 1.(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mA>mB,中间用一段细绳相连并有一被压缩的弹簧,放在平板小车C上后,A、B、C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地面光滑,则在细绳被剪断后,A、B从C上未滑离之前,A、B在C上沿相反方向滑动过程中(  ) A.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也守恒 B.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也不守恒 C.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多选)下列四幅图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的是(  )
板书设计 第3节 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定律的适应范围: (1)系统所受合外力为0 (2)系统合外力不为0,但在某一方向上合力为0,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3.动量守恒定律的“六种”性质 系统性、条件性、相对性、同时性、矢量性、普适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从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或是通过大量的实验事实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由于没有演示实验,很多学生对导出的动量守恒定律缺乏感性认识,不利于学生顺利地去认识现象,建立概念与规律,以及应用规律去解决具体问题。动量守恒定律并不依附于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它本身是有实验基础的独立的物理定律。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启发学生讨论并总结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