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1 人口分布(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1 人口分布(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8 15:4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一节
2
1.明确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
2.运用相关的图表分析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规律)及形成原因。
3.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爪哇岛位于苏门答腊岛与巴厘岛之间, 是印度尼西亚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爪哇岛的陆地面积为12.6 万平方千米,仅占印度尼西亚陆地总面积的6.66%,但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爪哇岛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火山活动较多,岛上广泛分布着肥沃的火山灰土。
1.请尝试分析爪哇岛人口密度特别大的原因?
2.议一议,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自然条件优越:纬度低,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岛上火山活动多,广泛分布着肥沃的火山灰;岛上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食物来源充足。
人文因素:位置优越,港口多,交通便利;岛上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产业活动活跃。
印度尼西亚人口分布
1.分析爪哇岛人口密度特别大的原因。
2.议一议,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
自主预习课本,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分布的概念?衡量标准?
2.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规律和不平衡的表现(各大洲、各国、城乡人口分布)?
1.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指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衡量指标:人口密度:指某一区域单位面积上人口数量的多少。
人口密度=
特别提醒:
人口密度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均数,它掩盖了所计算范围的内部差异。
人口密度相同的地方人口分布情况不一定相同。
人口数量多的地区人口密度不一定大。
考虑的范围越小,所计算出的人口密度就越能反应出人口分布的真实情况。
A
B
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①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存在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②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
③人口稀疏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
请同学们读图并指出主要的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并说明主要原因?
1.从大洲看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亚洲人口分布最稠密,南极洲没有常住人口。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
国家:
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2016年底,世界人口超1亿的国家有13个。
2.从国家看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
日本
年份 北美洲 拉丁美洲 欧洲 大洋洲 亚洲 非洲 世界
1990 75% 71% 70% 71% 32% 31% 43%
2014 82% 80% 73% 71% 48% 40% 54%
2050 87% 86% 82% 74% 64% 56% 66%
北美洲是城镇人口比例最高的大洲,非洲是城镇人口比例最低的大洲。
世界人口城乡分布总的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3.从城乡看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
世界及各大洲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尤其是10°N~60°N集中了世界80%左右的人口。(北半球陆地多,中低纬度气候条件好)
1.从纬度看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
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
思考:南北半球中低纬度人口分布的差异及原因?
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通常人口稀疏。海岸线向内地200km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
2.从海陆看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
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
世界人口一般随着海拔的升高,数量逐渐减少;高度集中于地势比较低平的地区。
3.从地形看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
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
巴西高原和东非高原人口多,亚马孙平原人口少。
思考:所有的平原地区人口密度一定大于高原地区吗?请举例说明
世界人口分布主要规律
北半球中低纬度
沿海地区
平原
不断趋向于城镇地区
结论: 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并不断趋向于城镇地区。
自主预习课本,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课本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2.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以分为那些类型?哪一类是决定性因素?
空间分布不均匀
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既不像热带地区那么酷热,也不似寒带地区那么严寒,鲜明季节更迭为人类开展多种生产活动提供了条件,使之成为适宜居住的地带。
一、自然因素
气候:
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
平原和丘陵地区地势起伏不大、交通便利,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适宜人类的生存繁衍;
山地和高原海拔高、地形复杂、气候寒冷、土层瘠薄、交通困难。
一、自然因素
地形:
空间分布不均匀
水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越是干燥的地区,水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大。
例如,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 集中,农牧业较发达,而绿洲之外,则人烟稀少。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
一、自然因素
水源:
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更多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
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响到人口分布。
如:我国东北地区,肥沃的黑土分布区,农业较发达,人口密度也较高。
东北黑土分布与城市
一、自然因素
土壤:
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例如,大型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使原本荒无人烟的沙漠和茫茫草原上崛起一座座新城市。
黑龙江大庆
一、自然因素
矿产资源:
一、自然因素
此外:
人类可能通过适度改变生活习性。
如缝衣绱鞋、建造房屋等方式,来提高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性,改善和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如梯田是人类对地形条件的改造。
湖南新化紫鹊梯田
二、人文因素
经济因素:(决定性影响)
1.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密不可分。
2.人口分布受经济活动类型、规模的制约。
采集-狩猎、农业社会
人口分散而均衡
工业、交通
商业的发展
人口向城镇集中,呈点、轴态势
国际贸易的发展
人口向海岸带集中
二、人文因素
科技进步可以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科技:
机器人的广泛使用,降低了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
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使人口更多地向消费地、交通运输枢纽和科技创新中心聚集;
科技的进步,解放农业劳动力,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从乡村向城市汇集;
二、人文因素
历史因素
亚洲和欧洲等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经历长时期持续增长,数量多,密度大;而在美洲和大洋洲等开发历史较短的一些地区,至今人口数量少,分布稀疏。
美国的乡村
二、人文因素
政策及战争:
文化因素:旧金山的唐人街是华人的聚集区;我国西安的回民聚集地。
巴西迁都巴西利亚改变该国人口的格局;安史之乱后我国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
旧金山唐人街
人口分布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03
中国人口分布
Chines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与胡焕庸线
Population density distribution map of China and Hu Huanyong line
4%人口
64%面积
96%人口
36%面积
自然因素与中国人口分布
中国降水分布图
中国干湿度分区图
中国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分布图
中国三大阶梯地形图
人文因素与中国人口分布
中国工业分布图
中国农业分布图
一、中国人口整体分布特征
地形平坦,耕地多,气候条件优越,生产粮食多;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
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工商业、交通运输业不发达,城镇少。
东南部人口稠密
西北部人口稀疏
人口分布不均匀
观看视频资料《胡焕庸线》,总结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讨论该线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内在联系。
二、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
地理意义:该线直观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的格局,线的东南侧人口稠密,线的西北侧人口稀疏。
内在联系:①该人口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
②线东南侧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充沛,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③线西北侧位于非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降水较少,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线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二、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
想一想,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人口分布对比线是否会向西北方向变动?为什么
观点二:会。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交通条件的改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这条人口分界线会小范围波动。
观点一:不会。该线西北自然地理环境恶劣,气候干旱,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人口难以大量增长。
二、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




世界人口分布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中国人口分布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矿产资源
人文因素: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科技
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
按大洲
按国家
按城乡
中国人口分布特征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