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题组一 铵盐的性质
1.给装有下列少量固体物质的试管加热,试管底部的物质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是( )
A.碳酸氢铵 B.碳酸氢钠
C.氯化铵 D.碳酸铵
2.下列关于铵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NH4Cl固体加热,NH4Cl发生了升华
B.铵盐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C.铵盐大多都易溶于水
D.要密封保存铵盐,防止氨气泄漏
3.检验铵盐的一般方法是将待测物取少许置于试管中,然后( )
A.加水溶解后,再滴入酚酞溶液
B.加强碱溶液加热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
C.加入强酸溶液加热后,再滴入酚酞溶液
D.加入强碱溶液加热后,再滴入酚酞溶液
4.(2022·安徽定远中学高一月考)能把Na2SO4溶液、NH4NO3溶液、KCl溶液、(NH4)2SO4溶液这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加热)( )
A.Ba(OH)2溶液 B.NaOH溶液
C.NaCl溶液 D.Ba(NO3)2溶液
题组二 氨的实验室制法
5.在实验室里,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制取纯净干燥氨的方案,简易、可行的方案是( )
A.加热氯化铵固体,再通过碱石灰
B.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中加入铁触媒,并加热至500 ℃,再通过碱石灰
C.加热浓氨水,再通过浓硫酸
D.在生石灰中加入浓氨水,再通过碱石灰
6.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备氨
B.用装置乙除去氨中少量水
C.用装置丙收集氨
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
7.已知氨极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不适合做氨的尾气吸收装置的是( )
题组三 氮氧化物的无害化处理
8.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和N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大气中的PM2.5会导致雾霾的形成
C.NO2和SO2都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D.大气中S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9.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2,铂起催化作用
B.汽车尾气中的NOx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N2
C.CO在铂表面可能和O2、NOx反应
D.NO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10.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C.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11.尿素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尿素是一种氮肥
B.尿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
C.尿素在水中可以电离出NH
D.尿素的分子式为CH4N2O,是一种有机氮肥
12. 2022·河北泊头市第一中学高一测试 如图所示,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管两端各放一团棉花,再用注射器同时在两端注入适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NH3+HCl===NH4Cl
B.实验时会在玻璃管中看到白雾
C.用手触摸玻璃管外壁,会感觉到有热量放出
D.将浓盐酸换成浓硝酸也会有相似现象
13.常见的化肥有氨水、NH4Cl、NH4HCO3、 NH4 2SO4、K2CO3、尿素[CO NH2 2]等。为确定某种化肥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1 取少量化肥与烧碱共热,放出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此气体为 ,证明化肥中含 填离子符号,下同 。
2 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注入过量盐酸,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气体为 ,证明化肥中含有 或 。
3 另取少量化肥溶于水,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反应现象。由上可知该化肥的化学式为 。
14.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几乎所有的氮肥都以氨为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制备氨并探究相关性质。
1 装置A中,盛有浓氨水的仪器名称为 ,烧瓶内药品可选用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然后应先 填字母 。
a.打开旋塞逐滴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浓氨水
b.加热装置C
3 实验中观察到C中CuO粉末变红,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证明氨具有 性;氨跟氧气的反应也体现了这一性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图2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
5 实验室还可用图3所示装置制备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氨,用图4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挤压胶头滴管时,可以得到红色喷泉,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尿素CO NH2 2是一种常用化肥,与水发生缓慢的非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氨,则尿素中C的化合价为 。
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1.B 2.C 3.B 4.A 5.D
6.D [用装置甲制备氨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A错误;氨能被浓硫酸吸收,不能用装置乙除去氨中少量水,B错误;氨密度小于空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但集气装置不能密闭,故不能用装置丙收集氨,C错误;氨极易溶于水,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可以防止倒吸,D正确。]
7.C [NH3极易溶于水,若用C项中的装置做NH3的尾气处理装置,则容易发生倒吸;NH3难溶于CCl4,故A装置可防倒吸;B和D项装置原理相似都可以防倒吸。]
8.B [CO2不会导致酸雨的形成,会导致温室效应,A错误;大气中的PM2.5会导致雾霾形成,B正确;SO2不能导致光化学烟雾,C错误;SO2会导致酸雨,不会导致温室效应,D错误。]
9.D [CO、NOx在铂表面发生的反应为CO+NOx――→CO2+N2 未配平 ,也可能是CO与O2反应,此过程中铂作催化剂;CO2不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10.C [①中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而在试管口温度降低,氨气和氯化氢又重新化合成固体氯化铵,无法得到氨气;②中漏斗没入水下起不到防倒吸的作用,应使倒置漏斗的上边缘刚好没入水中;③氧化钙能与浓氨水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热,使浓氨水分解放出氨气;④中的收集装置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因空气对流,而使氨气逸出。]
11.C [据尿素的结构简式,尿素分子中不含NH,在溶液中也不能电离出NH。]
12.B [浓氨水和浓盐酸都有挥发性,两者挥发在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NH3+HCl===NH4Cl,故A正确;实验时会在玻璃管中看到白烟,故B错误;氨气和氯化氢是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用手触摸玻璃管外壁,会感觉到有热量放出,故C正确;浓硝酸也有挥发性,因此将浓盐酸换成浓硝酸也会有相似现象,故D正确。]
13. 1 NH3 NH 2 CO2 CO HCO 3 NH4HCO3
14. 1 分液漏斗 碱石灰 或生石灰 干燥氨
2 a
3 还原 4NH3+5O24NO+6H2O
(4)Ⅱ、Ⅲ
(5)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NH3+H2O??NH3·H2O??NH+OH-
(6)+4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