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第二节 城镇化
《城镇化》
课标要求与分析
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运用材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本课标要求主要涉及一个概念、两个行为动词和三个结论。一个概念即城镇化的概念,两个行为动词即运用、说明,三个结论即城镇化的过程,城镇化的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其中运用材料要求教师运用各种人文地理数据、图表和地图,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描述城镇化的空间现象:运用思维导图,明确城镇化意义的运行机制。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利弊兼备,须辩证分析问题,并且通过认识与利用城镇化,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乡村与城镇”的第二
节“城镇化”第一课时,由“城镇化的内涵及动力机制”和“城镇化的利弊”两部分组成,对前一节内容有承上作用,即城市化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基于“运用材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这一课标要求,通过观看视频,运用图表分析法、归纳法等,并借多媒体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了解城镇化的概念、标志;运用视频分析城镇化的有利意义,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上饶市信州区某高中高一下半学期的学生。
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莫定了知识基础。
在生活经历上,学生对所在城市有一定了解,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说出城市的变化。然而,由于缺乏从地理视角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对城镇化的概念缺乏准确的认识,对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没有形成整体的思路。在授课对象上,本节课面向上饶市高一年级学生,因此以学生的家乡上饶为例,能让学
生对城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学习兴趣和能力上,由于城镇化反映的是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与过程,因
此学生对该知识的探究兴趣比较浓厚。在挖据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使其掌握地理的时空分析技能,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通过学习,能够说出城市化的概念;
⑵运用具体案例给出的相关资料,归纳出城市化的标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通过读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卫星影像图”,然后自己分析讨论,得出特大城市群的出现的现象是什么;
⑵通过观看案例——“上饶城市发展案例”,归纳城市化的标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城市化相互影响;
⑵通过发上饶东门老街城市化进程的视频,了解到上饶城市化发展,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认识到要为家乡升级改造而努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城镇化的主要标志。
教学难点:城镇化的意义。
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主题是“乡村和城镇” 主要由三节内容组成。“乡村和城镇”是重要的人文地理内容,本章是必修第二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是前一章中人口迁移内容的延续,与后面工业、农业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等内容密切相关,如城镇化会影响郊区的农业区位选择,会使更多的工业在城镇聚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也会影响城镇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当前地球上的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城镇,这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第2节课教学让学生说明城镇化对区域的有利影响,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方法
1.讲解法:城镇化概念逻辑清晰,适合使用讲解法进行教学;
2.启发式教学法:本节课内容难度适中,综合性与实践性强,适合学生基于家乡实地调查进行思考分析,教师仅在旁点拨。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展示上饶近60年发展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心理;播放视频介绍上饶发展的视频,表现生动,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表现力与客观性强,可在短时间内将大量客观知识生动展示在学生面前,利于课堂教学。
4.板书法:通过框架式板书,对城镇化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直观看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也有利于学生课后回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给学生设立情景,通过观看上饶近60年发展视频,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自己的经验,初步得出城镇化是什么。 观看家乡上饶的视频,结合自己的经验,初步得出什么是城镇化。 通过家乡的身边例子,运用学生平常能观察到的城市变化,最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城镇化。
思想探究 结合材料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卫星影像图,观察得出邻近城市在不断合并形成特大城市群,引出问题“这种现象是什么”。 思考与分析特大城市群出现的现象是什么。 提升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基于材料进行推理的能力。
城镇化概念 通过特大城市群的现象引出城镇化的概念。 根据具体案例,跟随老师的引导得出城镇化的概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问题提取信息的能力。
转承 播放上饶城区老照片,引导学生从上饶案例中分析城镇化的标志。 观看上饶城区老照片,分析城镇化标志是什么。 激发学生思考,转接城镇化的标志是什么,通过身边的案例进行分析。
城镇化的标志 介绍上饶近十年城镇人口和城镇化率的图标以及上饶城市总体规划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城镇化的标志。 阅读图表,归纳总结城镇化的标志。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转承 介绍中国农村人口过多的现状,城镇化的落后不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减少贫富差距,从而引出城镇化推动区域的的发展(本节课主要讲有利影响)。 跟随老师的引导,了解中国城镇化的进程。 增强学生的意识,激发学生思考。
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介绍城镇化和区域是相互影响的,引出城镇化对区域的有利影响本节课的难点:城镇化的意义。 学习城镇化与区域的关系。 提升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基于材料进行推理的能力。
城镇化的意义 介绍城镇化的意义对区域的有利影响,并且通过具体案例巩固知识点,增强学生记忆。 学习城镇化的意义,并且能够通过知识点分析具体案例。 培养学生思考学习分析的能力;增强发散思维意识。
课程总结 观看上饶东门老街改造的视频,印证城镇化的意义,引发学生思考还可以做出那些努力来升级改造家乡,对课程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巩固知识点。 观看视频,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上饶东门老街,为上饶的建设建言献策,回顾本堂课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巩固本节课所学,让同学们实地考察建言献策,激发同学们勇于探索创新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 为上饶东门老路的改造升级建言献策。 结合实际,实地考察,给出一份上饶东门老路的升级的建议书。 复习本节课内容,培养学生实地考察探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