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程标准】
知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推广,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2)了解苏联的几次改革造成的影响。(3)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4)培养学生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介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改革失败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遭遇的挫折
【本课结构】
本课内容共三目,第一目是“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主要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第二目是“苏联的发展与改革”,主要讲述了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第三目是“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主要讲述了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本课重难点】
重点: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难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
【新课情景导入】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西欧各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设问: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的同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如何呢 为此,它们各自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探究新知】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3的内容,分组讨论思考回答: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东欧的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波兰等;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等;拉丁美洲的古巴。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在东欧,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并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苏共还加强了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在亚洲,苏联与中国建交,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多媒体展示材料:
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同重工业相比,差距悬殊。1926—1940年,苏联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有1.5%。
1949年,苏联成功试爆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但苏联每年的皮鞋产量仅1.63亿双,全国1.7亿人口平均每人每年不到一双皮鞋……
教师提问:赫鲁晓夫为什么要改革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苏联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经济发展不均衡、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苏联模式严重束缚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师提问: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回答: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养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2.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报告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生日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批评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地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材料二 赫鲁晓夫看到美国种玉米对发展畜牧业收益甚大,于是强行要求在苏联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1953年全苏的玉米播种面积只有350万公顷,赫鲁晓夫却要求到1960年扩大为2800万公顷,八年中要增加七倍。由于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赫鲁晓夫的玉米种植计划遭到了集体农庄庄员的消极抵制,最终破产。
教师提问: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学生回答: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教师引导:赫鲁晓夫是苏联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他的改革失败了。
3.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执政后也进行了改革,但他的改革不仅没有冲破苏联模式,反而使这一模式更加僵化。
教师提问: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教师补充:勃列日涅夫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是,苏联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4.教师提问: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什么相似点
学生回答:①内容上,都涉及经济领域;②结果上,都失败了,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③影响上,都加剧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
教师引导: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此时的苏联已经病入膏肓,经济大幅下滑,民族矛盾公开尖锐化,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不改革就难以为继的历史关头。戈尔巴乔夫借鉴和吸取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经验和教训,开始对苏联社会进行一场艰难而又雄心勃勃的改革。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多媒体给出戈尔巴乔夫的人物简介,学生阅读材料及教材回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措施及结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背景:苏联经济发展面临停滞局面,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措施:先是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结果:苏联的政治体制急剧变化,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2.幻灯片出示“拆除柏林墙”的图片及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经济停滞,商品长期匮乏,供应紧张,当时的波兰处在严重困境中。……波兰政局的动荡在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紧随其后,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先后发生动乱,并最终结束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材料二 波兰的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
——美国《时代》周刊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和教材,归纳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实质。
学生: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仿照苏联模式发展经济,这一点是东欧剧变的一个原因。
教师鼓励其他学生结合材料的内容发言。
教师:那么在以上各种因素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苏联模式。
3.让学生讨论东欧剧变的实质,教师总结:是指东欧国家短期内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4.教师讲述“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遭到失败。这次事件使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教师展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探究。
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但一定要说出理由。最后教师总结:
“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加速了苏联解体,但它只是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苏联模式;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对社会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课堂小结】
二战结束后,在苏联的帮助和扶持下,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壮大,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抗衡。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开始逐步显现,改革成为必然趋势。由于改革未能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加之外部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欧各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被取代,社会主义运动受到重大挫折。我们需要吸取教训,注意结合自己的国情,继续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苏联改革与解体涉及的方面很多,从学生的感觉来说比较遥远,就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对这样的情绪体验和讲解不会引发学生更深、更积极的思考,思考的深度肯定远远不够。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课后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改革首先发生在 (B)(教材P86)
A.斯大林时期 B.赫鲁晓夫时期
C.勃列日涅夫时期 D.戈尔巴乔夫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