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8 23:1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程标准】
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及特点。(2)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实质和影响。(3)培养学生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将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进行比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只要这一矛盾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2)了解罗斯福的生平以及他实施的新政,学习他临危不惧、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的决心
【本课结构】
本课内容共两目,第一目是“从繁荣到危机”,主要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尤其是美国的经济繁荣发展,在繁荣的表象下,爆发了经济大危机;第二目是“罗斯福新政”,主要讲述了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罗斯福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使美国逐渐走出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两目内容之间关系密切,经济大危机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本课重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表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评价罗斯福新政。
【新课情景导入】
教师用幻灯片出示图片: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的总统。
问题:华盛顿和林肯为什么被称为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被称为“合众国之父”;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
教师过渡:有人说华盛顿使美国获得新生,林肯拯救了美国,而罗斯福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是如何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他对美国的主要贡献。
【探究新知】
一、从繁荣到危机
1.教师用幻灯片出示图片,介绍“柯立芝繁荣”。
柯立芝总统时期出现了“柯立芝繁荣”。在这一时期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渗透到无线电产品、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的生产中,这些产品的低廉价格使得它们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美国在西方各国中率先迎来大众消费的曙光。
问题:
(1)这一繁荣局面出现在何时
(2)这一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这种繁荣局面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吗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8的内容进行思考。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20世纪20年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美国在一战中大发战争财。
(3)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在经济繁荣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教师过渡:锃亮的汽车、种类繁多的电器产品,一切都显得那么富足和舒适。一时间,乐观主义情绪弥漫在整个美国上空。1929年年初,新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真的如胡佛总统所说,美国的未来是“光辉灿烂,充满希望”的吗 当时哪些矛盾的存在已经使危险即将降临美国了呢
教师出示幻灯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8的内容,解释“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3.教师用幻灯片出示经济大危机爆发时的美国社会状况:
教师讲述: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地跌落,人们疯狂地甩卖股票,整个交易所大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这一天成为可怕的“黑色星期四”。然而,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29日,交易所股价再度狂跌。
让学生阅读教材P59的内容,说出经济大危机的表现:①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②失业人数激增,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③穷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艰难度日,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销毁大量商品。
教师用幻灯片出示史料:
以销毁“剩余”商品和焚毁“多余”农产品来保持高昂价格,保证高额利润被认为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如果一种经济制度竟不知道怎样处置自己所生产出来的“多余”产品,而在群众普遍遭到贫困、失业、饥饿和破产的时候却不得不把它们焚毁掉,那么这种经济制度本身就给自己宣判了死刑。
——斯大林
问题:
(1)造成材料中这种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一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决定了过剩商品不可能无偿分配给劳动人民;二是商品过剩也是相对的,不可能满足全体劳动者的需求;三是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盲目扩大生产的同时尽力压低工人工资,使得劳动人民购买力低下。
(2)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4.教师用幻灯片出示图表材料:
材料一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产量下降 超过40% 近40% 28.4% 16.5% 1/3 三分之一以上
外贸额缩减 70% 60%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500万~1700万 超过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超过3000万
材料二
教师提问:结合上述材料,总结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农运动高涨。
二、罗斯福新政
1.教师出示幻灯片:
教师讲解: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中,美国受到沉重打击。大批银行家、股票经纪人因为破产而自杀,以致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悲凉的幽默话:“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大量工人失去了工作,忍受饥饿,流离失所。但面对这场大危机,胡佛政府不愿出面实施救济、扭转局势,而是一味坚持自由放任政策,让人们自己想办法摆脱困境。于是人们在失望和愤怒之余,开始发出抗议的声音:一排排用从垃圾里捡来的破铁罐、碎木片、纸板、薄铁皮和粗麻布搭起的临时居住的小棚子叫“胡佛屋”,由众多“胡佛屋”组成的临时棚户区,被称作“胡佛村”;失业者手里提着的捡破烂的口袋叫“胡佛袋”;晚上裹在身上御寒的旧报纸称作“胡佛毯子”;等等。这既是对胡佛这位曾被称为“救济工程师”、后被叫作“饥饿总统”的讽刺,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控诉。
2.教师用幻灯片出示图片:
教师讲述:在美国陷入危机时,有一个人站出来力挽狂澜,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1932年,罗斯福赢得总统大选,1933年成为第32任美国总统。他在竞选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被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上台后,罗斯福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大力推行“新政”。
情景模拟:假如你是罗斯福,你将如何带领美国人民解决以下问题:
(1)银行信用缺失,金融业无法正常运行。
(2)企业倒闭、开工不足问题。
(3)农产品过剩问题。
(4)就业问题。
学生可结合教材P61的内容进行回答。
教师用幻灯片出示表格,归纳出罗斯福所采取的措施
项目 具体内容
整顿金融体系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调整农业政策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推行“以工代赈”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教师设问:
(1)这些措施都体现了什么政策
(2)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走社会主义道路。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回答。
教师总结:
(1)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罗斯福实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稳定资产阶级的统治,罗斯福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能因为政府干预了经济,就认为罗斯福是在走社会主义道路。
学生质疑阶段,引导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提出自己的问题,之后各小组组长进行整理,在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教师最终进行解答。
教师提问: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教师总结:①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②新的特点: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实行了一些有利于民众的措施。③新的起点: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继续发展。
3.教师用幻灯片出示材料: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分析: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调节经济的手段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结合胡佛的做法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答案。
教师总结:由原来的市场自我调节,变成了由政府干预来调节。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是国家干预经济。
4.教师用幻灯片出示图文资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心,人民生活好转,社会矛盾缓和,社会趋于稳定,美国国内一度出现的法西斯组织没有了市场,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不仅没有被破坏,反而得到了巩固。
提出设问: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以及教材P61的内容,总结罗斯福新政的积极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师用幻灯片出示材料: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教师提问:罗斯福新政真的“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了吗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没有。因为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引起的,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就不可能消除这一基本矛盾。而罗斯福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5.拓展思考一:有人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他们分别是谁 有何突出成就 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 我们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回忆中国改革开放的内容进行比较回答。
教师总结:罗斯福和邓小平。成就:罗斯福通过新政使美国走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同点:他们两人都有直面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都勇于创新、善于借鉴;都以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幸福为己任。启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经济体制改革要结合国情,与时俱进。
拓展思考二:你如何评价罗斯福 我们要学习他哪些精神 从罗斯福新政中,你得到的历史启迪有哪些
引导学生结合罗斯福的生平、贡献以及罗斯福新政成功的经验进行思考。
教师总结:
评价: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政治家、改革家。
精神:作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品格和在困难面前大胆改革、勇于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启迪:制定经济政策要符合实际,尊重经济规律;政府应当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调控,要稳定农业,推动工业发展,注重产业结构的协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提高收入,扩大内需;等等。
【课堂小结】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的经济危机,它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生产和销售的矛盾不断尖锐化,直接导致了危机的爆发。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之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对策。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课后活动】
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教科书介绍的哪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三方面的内容 (教材P62)
[答案] Recovery(复兴):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协商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等等。
Relief(救济):推行“以工代赈”,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等等。
Reform(改革):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2.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强调:“我们应该恐惧的唯一东西,就是恐惧本身……”根据这句话,结合所学知识,你能理解经济大危机时人们的心理吗 (教材P62)
[答案] 能。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政府把解决失业问题放在了所有任务的首位,开始用对待战争一样的态度来对待失业问题;在整体的政策上放弃了以往的自由放任主义,开始采取国家干预手段,由政府直接募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增强了民众渡过危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