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课内知识过关专题卷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两句诗描写的不是儿童生活呢?(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C.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下列对《月是故乡明》理解有误的是( )。
A.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衬托出作者对故乡的一往情深。
B. “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月夜忆舍弟》。
C. 这篇散文以月亮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D.这篇散文以“故乡的月亮”开篇,以“月是故乡明”结尾,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写出了农村生活的繁忙景象,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稚子用彩丝穿冰当银钲的做法新颖有趣,充满智慧。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体现出一种晚归的悠然闲适。
D.范成大、杨万里、雷震都是宋代的诗人。
4.对课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范成大,描写了农村初夏时紧张的劳动气氛,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B.《稚子弄冰》作者是杨万里,这首诗写了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把稚子的喜乐与失望写得栩栩如生。
C.《村晚》作者是陆游,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祖父的园子》作者是萧红,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二、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作者是南宋诗人范成大。( )
2.杨万里是南宋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 )
3.“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这一句是比喻句。( )
4.《月是故乡明》中“我”之所以怀念故乡的小月亮,是因为“我”不喜欢大城市。( )
5.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说明黄瓜长势喜人。 ( )
三、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本单元的三首古诗词是《 》《 》《 》,描写的都是 的生活。
2.《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 。
3.《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 ,课文描写“我”在祖父园子里 、 、 、 、 等活动,都很有趣。
4. ,村庄儿女各当家。
5.敲成玉磬穿林响, 。
四、阅读古诗和短文,完成练习。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解释诗中的加点字。
(1)漪:___________(2)腔:____________
2.“山衔落日浸寒漪”一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一个“_______”字,写出了日落西山,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的情形,可见诗人是怀着一颗童心来描写事物的。
3.从第三、四两句诗中可以体会到牧童_________的特点,这一点可以从“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处看出来。
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侧重写人的活动。
B.诗人描写一个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笛子的牧童,表现出他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C.夕阳西下,孩童晚归,表现出诗人对孩子顽劣的气愤和对他不懂珍惜时间的劝诚。
D.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感觉。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梅花魂(节选)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母亲:“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偶尔——( ) 唯独——( ) 训斥——( )
2.选文的前两句通过“不甚在意”和“分外爱惜”的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画出选文中描写外祖父动作的句子。
4.“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我”害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奇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外祖父认为这么白的梅花不应该弄脏。
B.外祖父认为这幅墨梅图价值连城,不应该弄脏。
C.外祖父认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是有气节的中国人的象征,是不容玷污的。
参考答案:
一、1.D2.B 3.A4.C
二、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作者是南宋诗人范成大。(√)
2.杨万里是南宋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
3.“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这一句是比喻句。(× )
4.《月是故乡明》中“我”之所以怀念故乡的小月亮,是因为“我”不喜欢大城市。( ×)
5.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说明黄瓜长势喜人。 (× )
三、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 村晚 儿童
2.季羡林
3.萧红 栽花 拔草 种菜 铲地 浇水
4.昼出耘田夜绩麻
5.忽作玻璃碎地声
四、1.水中的波纹。曲调。
2.拟人衔
3.调皮天真、悠闲自在横牛背信口吹4.C
五、1.示例:有时 只有 呵斥
2.对比 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视和喜爱
3.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4.“我”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很不高兴 那幅墨梅图怎么就那么重要呢?难道比古玩还值钱吗?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