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14 12: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枣庄六中复习试题(第二单元)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积累与运用(20分)
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轻拢漫捻 众妙必备 繁重锁碎 过朝挨昔 迷罔郁闷 悲天闵人 亵读神灵 不知所错
错别字
改正
2.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2分)( )
(1)结果端菜上楼时, 得连人带菜摔倒在地。
(2只得提了提琴到咖啡馆、大餐馆中去拉奏讨钱,忍着 拉一整天也得不到多少钱。
(3)对于学音乐虽不灰心,但有时感到 和郁闷。
(4)我伤心极了,我打着战,风穿过门窗,猛烈 。我的心也跟着猛烈 。
(5)我那时想大概要饿死了。幸而总 碰到救助我的人,这些人是些外国的流浪者。
A 眩晕 耻辱 迷惘 嘶吼 颤动 碰巧 B 头晕 羞辱 迷惘 嘶吼 颤动 侥幸
C 眩晕 羞辱 迷惘 嘶吼 撼动 侥幸 D 头晕 耻辱 迷惑 嘶吼 撼动 竟外
3.对本单元相关知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冼星海是中国现代著名音乐家,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
B、《留学巴黎》一文语言平实,但感人至深。留学巴黎的艰苦日子,沉淀了冼星海汩汩激昂的音符,更凝聚了他深深的爱国情怀与高尚情操。
C、《口技》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林嗣环,本文选自他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D、“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一句使用叠韵、双声,清脆婉转与忧郁艰涩相得益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5.默写(10分)
①《琵琶行》中用“ , ”两句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不愿出场又不得不出场的矛盾心理。
②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琵琶行》中用环境的静寂,听众的的反应侧面烘托音乐美妙,琵琶女技艺高超的句子: , 。
④《李凭箜篌引》中用四样美好的事物描摹声音的句子是 ,

⑤女娲炼石补天处, 。
⑥梦入神山教神妪, 。
⑦吴质不眠倚桂树,
二、诗歌欣赏
琵琶行
  (1)“举酒欲饮无管弦”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2分)
 
 (2)任选角度赏析“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分)
  
(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请简要分析。(3分)
  
(4)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属于什么描写 这种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10题。(17分)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遥闻深巷犬吠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日,微笑,嘿叹,以为妙绝也。
……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而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会宾客大宴 会:
⑵夫令妇抚儿乳 乳:
⑶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⑷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⑸奋袖出臂 奋:
⑹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绝:
7.把下边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⑵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3)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3分)
第一个场面: 第二个场面:
第三个场面:
9.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2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10.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8题。(6分)
他走近窗边,看皓月当顶,疏星闪烁,寒天清廖如洗。啊!这太空多么平和,宇宙多么宁静!可是地面上黑暗正浓,人们不得不屈服在烈风的淫威下。他想起了许多往事……十多年前,在广州的小岛上那间小茅屋里,和母亲依偎在一起听珠江上的风雨声;以后在北京,在那些不安的夜晚,寒风传来远处的枪声和犬吠;他又联想到电影片上那些大水灾中的场面,作浪兴波,吹裂肌肤的烈风……就是这些暴烈的、凛冽的、冷酷的风,它带给人们多少灾难,多少痛苦!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他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这首名诗,眼前浮现“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的老诗人形象。哦,多少年月,多少世纪,你这暴虐的风,无情的风!你摧残了多少幼芽,又伤害了多少善良的心灵!
凭借着这诗句,他脑海中浮现出一种旋律。开始他觉得是那悲天悯人的老诗人在唱,渐渐地觉得母亲也在唱,唱着一种他从来没有听过的激昂的调子。随着这曲调,风声好像也更加猛烈起来了,它拍打着门窗,撞击着墙壁,撕扯着电线,发出尖锐的吼叫和沉重的搏击声……他把这些现实界的音响捕捉了下来,借如木的簧管和坚实的钢琴,把那些声音化成了自己的语言,让它们作为一个女高音(自己母亲的形象)的伴奏。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悲痛,悲痛,夹杂着隐忍的积忿。诗人所倾吐的岂止是个人的感怀!不,这是多少历史年代、多少苦难人民的心声!这是祖国的叹息,这是民族的呻吟!……写下来,写下来,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出来,那无涯的悲愤,那古往今来多少受难的人民的呼号!
15.给加点字注音。(1分)
积忿 ( ) 悲天悯人( )
16.文中提到的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 》。作者将这首诗作为主人公创作的情感线索,以传记纪实的手法,揭示了冼星海艰辛的创作过程。(1分)
17.文中大量运用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分)
18.文中的风雨只是自然界的风雨吗?象征了什么?简要分析。(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17分)
莫扎特的造访
赵丽宏
①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把你引进天堂,音乐家也有烦躁不安的时候。但是,有一位音乐家例外,那便是莫扎特。
②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家的音响中正播放着莫扎特的《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妻子在读一本画报,儿子在做功课,音乐对我们全家都没有妨碍,尤其是像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样的作品,我们三个人都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③我曾经告诉儿子,莫扎特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还不到10岁。儿子睁大了眼睛,惊奇地问:“真的?他是天才?”“是的,是天才,他是上帝派到人间传播美妙音乐的天才。”我这样回答儿子。
④10岁的莫扎特,心里没有任何阴霾,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懂憬。
一切都明丽而鲜亮。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气中闪烁飘荡。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而优美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有什么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膀……
⑤我问儿子,在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中看到了什么。儿子说:“我看见一个金头发的孩子在弹琴。他坐在花园里,身边有很大的喷泉,喷出银色的水花,漫天飞舞。”妻子说:“我看见一条小溪在绿色的山坡上流淌,小溪里都是五彩的石头。”儿子笑着总结:
“有喷泉,也有小溪,还有春天下雨时在树林里听到的声音。”
⑥说完话,我们仍然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除了音乐,家里没有其他声音,然而世界上一切美丽的音响都在我们小小的家中回荡……有莫扎特的音乐陪伴着,家里是多么安静多么美好,连阴郁的天气我们也能感受到阳光灿烂的情调。
⑦我告诉儿子,莫扎特离开人世时,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他甚至没有为自己留下买一口棺材的钱。在风雪中,他被不认识的人埋葬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人们甚至无法在他的墓地上献上一朵小花。
⑧“他为什么那么穷?”儿子的目光里饱含着困惑和不平。
⑨“因为那时音乐不值钱。”我的回答无奈而黯然。
⑩这时,我们的耳边充满了莫扎特的音乐,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乐《第四十一交响曲》。
那是蓝色的海水,平静地冲洗着沙滩;那是人心和天籁的融和,是超越时空的预言,是不死的灵魂在呼吸。天地间回响着那永恒的潮汐,无穷无尽……
(11)“钱算什么?”儿子突然喊道,“钱会烂掉,音乐活在人的心里!”我和妻子相视一笑。
(12)在音乐的流水声中,我们狭小的屋子变得无比宽阔,所有的墙壁都消失了,可以看到最遥远的风景。莫扎特像一个目光平和的天使,在我们的前方翩翩地飘行。我们幻想中所有美丽的地方,他都能引导我们抵达……
(13)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 (选自《散文》,有删改)
19.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
20.文章第(11)段中写到,“我和妻子相视一笑”。说说你对这“一笑”的理解。(3分)
21.文章结尾句“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3分)
22.结合全文,探究莫扎特音乐给听者带来了哪些人生感悟。(3分)
23.阅读全文后,你觉得莫扎特的音乐有哪些特点?(4分)
三、作文(50分)
知识的丰富,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加深,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天长日久地坚持,一点一滴地积累。请以“日积月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字数在600-1000之间。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第二单元素质检测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20分
1.
错别字 漫 必 锁 昔 罔 闵 读 错
改正 慢 毕 琐 夕 惘 悯 渎 措
2.C3.C4.D5.略参考答案
  (1)为下文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埋下伏笔。
  (2)言之成理即可。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大弦的声音比喻作急雨;将小弦的声音比喻作私语;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琵琶声的高低缓急。
  (4)属于环境描写。以景色的寂静寥廓,侧面烘托出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的状态,从侧面表现了琵琶女弹奏的动人。
二、阅读理解
(一)6.①适逢,正赶上,正当。②喂奶③夹杂④说出⑤扬起⑥消失,停止。
7.①宾客们心情稍稍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得分点“意”、“稍稍”)(2分)
②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其中的一种声音来。(得分点“虽”、“端”)(2分)
③ 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得分点“股”、“走”)(2分)
8.(3分)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第三个场面:失火、救火。(意对即可)
9.B
10.不能,①与“百口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句群形成对比,更能衬托出技艺的高超。②与开头形成呼应,结构更完整。
(二)11看到了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党派分裂、国民党大屠杀的情形。这一切更加深了我眷念、隐忧、焦虑。
12. 生活的艰难和国家的危难已经不容许他平静地去创作。
13.《游子吟》是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母爱深深敬意的名作,作者借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怀。
14. 示例 那个雨夜,伫立窗前,潇潇夜雨漫天而下。七彩的路灯在雨中迷蒙,路面上绚丽的水洼,映射出迷幻的灯光。我静静凝望,思绪飞到了那个留给我记忆的家园,故乡,我能找得见回家的路吗?
(三)15.fèn mǐn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环境描写起了烘托作用,渲染了创作时的艰难处境,也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
18.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社会的风雨,社会的黑暗,民族的危亡,以及对和平与光明的期盼都让作者心情澎湃,情不能已。
(四)
19.采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旋律对人的美妙感受;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听觉转化为视觉,将抽象的音乐描写得具体可感。
20.这是一种欣慰的笑,儿子起初为莫扎特两袖清风,一无所有,感到困惑和不平。但在莫扎特音乐的感染下,他突然意识到金钱并不算什么,音乐才是永恒的。儿子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成长。
21.照应题目,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莫扎特的感谢之情,感谢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给人带来了享受和感慨,感谢莫扎特的人生态度给人带来了思考和启迪。
22.人与自然要相融合,人与人要和睦相处,心胸要开阔(或“心灵要净化”)要追求美好人生等。
23.特点:明丽鲜亮,轻盈圆润,充满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有着儿童的梦幻,平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