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分)
1.(本题3分)19世纪70-90年代,美国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40%,资本总额却增加了300%,从21亿美元上升到65亿美元;20世纪初,美国大公司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6%,它所雇佣的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75%以上,产值接近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0%。材料表明美国
A.蒸汽动力大量应用 B.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C.西部地区得到开发 D.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本题3分)“我所留下的全部可变换为现金的财产,将以下列方式予以处理:这份资本由我的执行者投资于安全的证券方面,并构成一种基金;它的利息将每年以奖金的形式,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这是我唯一有效的遗嘱”。立此遗嘱的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他是
A.英国人戴姆勒 B.美国人诺贝尔
C.瑞典人诺贝尔 D.德国人戴姆勒
3.(本题3分)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源泉。下列人物与科技发明搭配正确的是
A.莱特兄弟——轮船 B.卡尔 本茨——火车 C.斯蒂芬森——汽车 D.爱迪生——灯泡
4.(本题3分)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下列情景不可能见到的是( )
A.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泰晤士间为时尚
B.街上电线杆林立,夜晚城市霓虹灯闪烁
C.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肉冒着浓烟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5.(本题3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中国人向往的幸福生活。“电灯电话”这类用品出现于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新技术革命
6.(本题3分)伦敦市场1907年5月2日的物价变化情况当天就传到了纽约。这是由于发明了( )
A.飞机 B.电报 C.轮船 D.网络
7.(本题3分)全球经济演变的本质就是科技突破带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工业革命都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
B.两次工业革命最早都在多国同时发生
C.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D.两次工业革命中都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8.(本题3分)下列关于下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该时期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②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③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手工工场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本题3分)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B.蒸汽时代的到来
C.电气时代的到来 D.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10.(本题3分)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A.放映机——美国爱迪生 B.电磁感应现象——英国法拉第
C.现代炸药——瑞典诺贝尔 D.煤气内燃机——德国戴姆勒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1825年,__________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____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2.(本题3分)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________让人类飞向蓝天的梦想成为现实。
13.(本题3分)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____________开始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
14.(本题3分)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了。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了“______”;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报等纷纷问世,人类进入了“______”。
15.(本题3分)____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1876年,德国人____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____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德国工程师____发明了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的____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降低了生产成本,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三、判断题(共15分)
16.(本题3分)“二战”后,美国首次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富强的国家。________。(判断对错)
17.(本题3分)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工业革命
材料 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许多技术上的发明都是一些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的工匠依据实践的经验而取得的成果,只有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初步地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在19 世纪,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通过新技术的逐步传播来带动后进国家,其发展进程缓慢而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而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的进程也是比较迅速的……
(1)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加广泛和深远。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都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
③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显著的特点。
④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发展的进程迅速。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次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共同影响。(至少写出两点)
18.(本题3分)“19世纪70年代,新能源开始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材料中的新能源是电力。
19.(本题3分)公路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 )
20.(本题3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工具方面的发明是内燃机、汽车、飞机。( )
四、综合题(共40分)
21.(本题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德国在农业中大量施用化肥。每公顷农业用地施用的化肥由1880年的1.7公担增加到1913年的20.1公担,全部农业过磷酸钙的施用由1890年的500万公担增加到1913年的2000万公担。从1881年到1913年,德国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约75,谷物年产量从1730万吨增加到2790万吨。
材料二 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摘自于沛主编《世界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德国农业大量施用化肥的历史影响。(回答2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世界粮食日的设立,留给我们哪些启示?(回答2点)
22.(本题15分)科技创新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以前,世界各地的棉纺织业都属于手工业经济。英国消费者对印度棉织品的狂热需求,推动了英国棉纺织工业的飞速前进。18世纪的技术变革使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近代工厂制度建立起来。从而使棉纺织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规模经济成为可能.
——摘编自马瑞映、杨松《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产业的体系化创新》
材料二 1770—1861年英国煤产量变化图 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8世纪后半叶开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英国为例,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65年的60亿英镑,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资产阶级推动了议会改革,选民人数由50万增加到了81.3万。政府先后出台了《济贫法修正案》、《工厂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等,逐渐成为一个“福利国家”。
在工业革命中,很多工厂沿河而建,大烟囱冒出的浓烟笼罩市区,工厂废弃物对河流构成严重污染。
(1)依据材料一,概括生产力提高的表现有哪些?
(2)材料二中,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怎样相同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城市、社会等角度中选取一个分析西方工业革命的进步性并指出工业化带来的主要问题。
23.(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厂、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求了,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
材料二
材料三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的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汽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随着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使人类发展进入什么时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科技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A
6.B
7.C
8.C
9.C
10.D
11. 斯蒂芬森 本茨
12.飞机
13. 现代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14.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15. 内燃机 奥托 戴姆勒 狄塞尔 本茨 福特汽车
16.错误
17.(1)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④未涉及。
(2)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发展工业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
18.正确
19.正确
20.错误
21.(1)有利于粮食产量的增加;满足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土壤退化和水、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2)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加强对农业的投入;保护世界可耕地面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消除全球饥荒和营养不良现象;控制全球人口过快增长等。(言之有理也可)
22.(1)表现:18世纪的技术变革使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近代工厂制度建立等。
(2)煤炭用量的上升,主要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石油产量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内燃机的发明和大量使用。
(3)西方工业革命带动西方经济的发展,为以后殖民扩张提供物质基础。主要问题:工业化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23.(1)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3)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时科技是把双刃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