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9 09:3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俄国的改革同步练习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分)
1.(本题3分)他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他就是( )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尼古拉一世
2.(本题3分)圣彼得堡在俄罗斯经济、军事、外贸、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下图雕塑是为了纪念这座城市兴建时在位的沙皇而修建的,这位沙皇是( )
A.彼得一世 B.彼得二世 C.亚历山大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3.(本题3分)如果请你给下图中的人物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A.他率领议会军击溃查理一世王军 B.他领导了宪章运动
C.他颁布了《法典》 D.他随使团到西欧进行考察,准备改革
4.(本题3分)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是因为“若不弃小利,而大利难保。”这里的“大利”是指
A.地主利益 B.资产阶级利益 C.国家利益 D.农奴利益
5.(本题3分)1861年,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但仍然存在封建残余的改革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农奴制改革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6.(本题3分)彼得一世生活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主张向西方学习,想让俄国摆脱落后状态。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给俄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
A.强化了封建农奴制 B.赶上了西欧发展水平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7.(本题3分)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所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A.彼得一世改革
B.农奴制改革
C.南北战争
D.十月革命
8.(本题3分)1871年,明治政府推行断发令、废刀令、军队制服和洋服,实行文明开化政策。下列与此改革措施相似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农奴制改革 C.罗斯福新政 D.新经济政策
9.(本题3分)下列有关彼得一世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了贵族地主特权
B.削弱了封建农奴制度
C.阻碍了俄国社会发展
D.强化了沙皇君主专制
10.(本题3分)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发生在18世纪 B.都废除了农奴制
C.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都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________为目标,开启了俄国________的进程。
12.(本题3分)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法兰克王国的开国君主
(2)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事件
(3)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
(4)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1861年,颁布“解放”法令的皇帝
13.(本题3分)影响:
(1)积极:
①通过改革,俄国的( )、( )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700一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渡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 )。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两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 )的进程。
(2)消极:但是,在他的统治下,( )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4.(本题3分)原因:19世纪中期,________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5.(本题3分)内容:
(1)政治:农奴获得人身_________,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经济: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__________。
三、判断题(共15分)
16.(本题3分)1861年,沙俄政府在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中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无偿得到一块土地。( )
17.(本题3分)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俄国沙皇彼得一世。
18.(本题3分)1861年,彼得一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
19.(本题3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0.(本题3分)18世纪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有英国、美国、法国和俄国。 (判断对错)
四、综合题(共40分)
21.(本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解答如下问题
材料一: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迫使沙皇政府走上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100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政治上层建筑作了局部调整。这些变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土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必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历史上哪次改革的内容?谁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材料二中“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制度”叫做什么制度?
22.(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材料二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农奴制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使俄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等级关系出现了松动,贵族地主虽然保持了他们在封建时代的大部分物质利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他们的等级特权开始受到法律的限制,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垄断也发生动摇。工业资产阶级加快成长,到1870年代末,俄国已有工业企业将近28000家。
——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皇政府改革的原因。根据材料一,概括沙皇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给俄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3)综上所述,依据俄国1861年改革,请你谈谈对改革的认识。
23.(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注: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图1为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政府颁发给万玉秀的土地所有权证(地字第柒玖贰号)。
材料二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俄国沙皇(图2)批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的主要内容:
政治上: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经济上: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叫做“份地”),农民只有使用权。
组织上: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mirs)管理。
——摘编自百度百科 俄国农奴制改革
(1)指出材料一中法律文件的颁布时间和材料二中颁布法律文件的沙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俄上述两次改革的不同点。
参考答案:
1.B
2.A
3.D
4.A
5.B
6.D
7.B
8.A
9.D
10.D
11.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近代化
12.(1)克洛维。
(2)光荣革命。
(3)1789年7月14日。
(4)亚历山大二世。
13. 经济 军事 圣彼得堡 近代化 农奴制
14.农奴制
15. 自由 赎买
16.错误
17.错误
18.错误
19.错误:亚历山大二世
改正:彼得一世
20.错误
21.(1)1861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
(2)封君与封臣制度
22.(1)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的落后:加快现代化建设以促进俄国发展的需要;巩固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任何两点即可)
态度:既要依靠贵族,又要触动贵族利益。
(2)变化:社会结构重组,贵族地主、农民、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并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俄国工业企业数量增长:社会性质转型:从封建衣奴制社会逐步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至少回答两点)
(3)改革推动社会发展进步: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废除旧制度。(言之有理即可)
23.(1)时间:1950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2)不同点:①改革的背景不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新生政权迫切需要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政权;俄国沙皇统治内外交困,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经济发展。②改革性质不同:中国的改革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俄国的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③农民获得土地的方式不同:中国农民通过政府没收地主土地,分到了土地;俄国农奴通过高价赎买获得一块份地。④改革后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不同:中国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俄国土地所有制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⑤改革后农民的地位不同:中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俄国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民实际上仍受地主剥削和控制。⑥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中国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俄国改革后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严重制约着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答出四点即可)(以上各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但不超过各题总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