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庖丁解牛》
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 能够翻译课文。3.掌握本文有关的文化常识4.背诵这篇文章
学习任务1
课前学,记常识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主要思想:清静无为。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代表作《庄子》。据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唐玄宗于天宝初年诏封其为南华真人,《庄子》亦被奉为《南华真经》。
庄子:
一、作者简介
《庄子》的散文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庄子》被人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
二、作品介绍
三、庄了思想
一、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
二、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至消极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三、提出辨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
学习任务2
译课文,析层次
一、解题
孔子问志
《庖丁解牛》是《庄子 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
庖:厨师。 丁:厨师的名字。
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译:名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分割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抵住的地方,砉砉作响,进刀时发出騞的声音,(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替,给
分割
倚靠
踩
抵住
哗
响
进
嚯
节奏
第一部分:描绘庖丁解牛的情景。
二、翻译课文
文惠君曰: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
好啊
译:梁惠王说:“嘻!好啊! (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
盍何,怎么
2.1:梁惠王的赞叹,引出下文
庖丁释刀对曰: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译:厨师放下刀子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 (已经)超过了(一般的)技术。当初我刚开始分割牛的时候,没有不是 (完整的)牛的。二年之后去曾见到完整的牛了。
放下
天道,自然的规律
超过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瓠乎!
用
接触
感官之知
精神活动
依照
自然结构
击
隙,空隙
引刀进入
空隙
顺着
本来的结构
枝:支脉
经脉
附在骨上的肉
筋骨结合处
大骨
译:现在这个时候,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觉器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顺着天然的纹理,击入大的缝隙,引导进入空处,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容易使刀开转折) 不曾用刀去尝试,更何况大骨呢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更换
一般的
断,指用刀砍断骨头
磨刀石
开刃
译:技术高明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砍骨头。 现在我的刀已用了十九年了,所分割的有几千头牛了,但是刀口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用
形作名
宽绰的样子
空隙
因此
即使这样
交错聚结
戒惧
警惕
眼睛
因为
动作
拟声词
散落
译:那牛骨节间有空隙,但是刀刃没有厚度;用没有厚度的刀刃 刺入有空隙的骨节,很宽绰的样子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有余地 了,因为这个原因(用了)十九年但是刀刃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虽然这样,每次遇上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难以 下刀,就小心翼翼因为它警惕,眼睛因为它而凝视不动,动作因为它慢下来。运刀非常轻微,哗啦一声骨肉已经分离,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了。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揩拭
译: (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这件事四下环顾,为这一成功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拭擦好刀把它收起来。”
2.2:庖丁谈自己解牛的经历和经验
2.3:梁惠王称赞庖丁,顿悟养生之道
2.:记录梁惠王和赞庖对话,暗示养生之道
课文总结
明道理,解主旨
1 .庖丁解牛经过哪几重境界
目有全牛
(不懂规律)
目无全牛
(懂得规律)
游刃有余
(运用规律)
2.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
1.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的追求(寻道);
2.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寻规律,运用规律(遵道);
3.谨慎小心,尊重规律。 (慎行)
4.谦虚低调,不夸耀技能。 (藏锋)
4.从这篇课文中我们还可以读到哪些“人生之道”呢?
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热爱本职,了解规律,掌握规律
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抓住本质,用心处事
3.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顺其自然,不强求
4.技经肯綮之未尝——
避开锋芒,知难而退、从长计议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还可以读到哪些“人生之道”呢?
5以无厚入有间——
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6.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
不莽撞,谨慎行事
7.善刀而藏之——
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休养生息,养精蓄锐
5.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成语?
①游刃有余:
现代人使用它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②目无全牛:
一般用来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③踌躇满志:
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一般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
踌躇满志,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5.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成语?
④切中肯綮:
切中,正好击中. 肯綮,是指骨肉相连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关键.
切中肯綮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一下子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⑤批郤导窾——
批:击;郤:空隙;窾:骨节空处。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5.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成语?
⑥新硎初试——
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亦作“发硎新试”。
⑦官止神行:
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5.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成语?
⑧庖丁解牛:
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⑨善刀而藏:
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
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课文总结
做练习,固所学
一、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
1.砉然向然
向,通响
2.技盖至此乎
盖,通盍
3.技经肯綮之未尝
技,通枝
4.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
二、分析下列句子的多义词
族
(1)族庖月更刀
众,一般的
(2)每至于族
丛聚、集结之处
为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替
(2)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两处都是动词,分别译为解、作为
然
(1)砉然向然 / 因其固然 / 怵然为戒
助词,形容词或副词词尾,表状态
(2)虽然,每至于族
代词,这样
乎
(1)技盖至此乎
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2)依乎天理
介词,相当于“于”
(3) 而况大軱乎
反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4)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形容词词尾
三、分析下列句子的古今异义词
(1)所见无非全牛(无非)
古义:没有不是
今义:只,不外乎
(2)依乎天理(天理)
古义: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今义:天然的道理
(3)虽然,每至于族(虽然)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视为止,行为迟(行为)
古义:动作因此
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5)每至于族(族)
古义: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今义: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
(6)吾见其难为( 难为)
古义:很难做
今义:使人为难
(7)因其固然 (固然)
古义:本来的样子
今义:表示承认某一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
否认乙事实
四、分析下列句子的词类活用
1.以无厚入有间
厚,形容词名用,厚度
2.良庖岁更刀
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3.族庖月更刀
月,名词作状语,每月
五、分析下列倒装句
技经肯綮之未尝
未尝技经肯綮,宾语前置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于硎新发,介宾后置
合于《桑林》之舞
于《桑林》之舞合,介宾后置
六、分析下列句子的省略句
1.如土委地
如土委(于)地
2.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怵然为(之)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七、判断句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也”表判断) 臣所好者道也。
“……者……也”表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