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奇妙的“眼睛”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奇妙的“眼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13 21:4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奇妙的“眼睛”》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奇妙的“眼睛”》这首儿童诗,介绍了3种奇妙“眼睛”的特点和作用,内容新奇、有趣,容易使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
  
设计理念
  让学生带着文前提示的问题,充分阅读、质疑、讨论、交流,了解天文望远镜、显微镜和潜望镜的特点和作用,感受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眼、镜”等10个生字。
  2.知道奇妙的“眼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奇妙的“眼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处。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了解有关天文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的知识。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板书“眼睛”),用它可以看书、看报、学习新的知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奇妙的眼睛”(板书完整课题),课文里的眼睛并不是人的眼睛,但也是用来看东西的,所以课文里的“眼睛”这个词加上了引号。它利用科学仪器能够看到人的眼睛不能看到的东西,所以叫“奇妙的眼睛”。“眼睛”到底怎么奇妙?让我们快点走进快乐读书屋,阅读这篇课文吧!
  二、自主读文,研读感悟
  1.阅读文前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把生字宝宝用笔圈出来,画出不理解的字词等。
  2.检查学生自主读书的情况。
  (1)同桌合作,互助互评读文,并互相检查“眼、镜、以、显、极、海、军、战、士、敌”10个字的读音。
  (2)展示自我:你觉得哪句话读得最棒,读给大家听。其余的同学认为他读得好,也可以模仿读,大家共同提高。
  (3)指名分节读文,师生共评。
  3.交流讨论,理解文意。
  (1)小组交流: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么?
  (2)全班交流:奇妙的“眼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处?
  学生在汇报时,教师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深入指导。
  ①“遥远”:用“遥远”说一句话。从“遥远”这个词体会望远镜的特点。
  ②“极小”:把原句中的“极小”换成“小”让学生比较,体会显微镜的特点。
  ③“监视”:让学生结合已有的认识,用自己的话说说“监视”的意思。
  (3)朗读指导: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突出每小节诗中的重点词语。
  (4)练习背诵。(允许学生之间有差异)
  三、交流见闻,深化主题
  1.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仪器能起到“眼睛”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借助自己搜集的资料,了解的知识仿照课文中的语言格式说一说。)
  3.用课件出示文中的插图,师配乐读课文。学生边看边听,感受一下科学的神奇。
  四、反馈知识,总结全文
  学生自由谈在“快乐读书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课文中的3种“眼睛”,在天文学、医学、军事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说它们是奇妙的眼睛,是科学的眼睛,是现代化的眼睛。将来,我们还要制造出更多更先进的“眼睛”,为祖国的各项事业服务。
  五、巩固识字
  以各种方式熟练地认读生字。
  六、拓展、延伸
  1.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注音版)》中相关的文章。
  2.收集有关科学仪器的图片,筹备办一次图片展。